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1
0
收藏
分享

中医治疗膜性肾病效果显著

发布人:

梁伟楠内科-肾病内科 主治医师

更新时间:2024-04-30 09:21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57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Ⅰ-Ⅱ膜性肾病,高血压

【治疗方案】以调理脏腑为治则,以健脾补肾,化湿泄浊,为治疗法

【治疗结果】病情平稳

【病案重点】膜性肾病

【病案介绍】

主诉

反复足踝部水肿1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

患者1年前因劳累后出现足踝部水肿,呈指凹性,右侧踝部水肿较左侧明显,无明显压痛,无皮疹及溃烂,无尿色改变,无其它不适,饮食、睡眠可,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治疗(具体治疗不详),病情仍有反复;1个月前踝部突然水肿加重,夜尿增多,尿液出现泡沫,遂急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最高180/110mmHg,规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控制尚可。否认糖尿病及冠心病史。

查体

T:36.5℃,P:72次/分,R:19次/分,BP:125/80mmHg
神志清,精神反应可,能够配合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正常,心率72次/分。心律齐,心音无杂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包块,肾区无隆起,双侧足踝部水肿明显,右侧水肿较左侧明显,其余查体均正常。

辅助检查

血便常规未见异常。尿常规:尿蛋白3+,潜血2+;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3.34mg/24h。肝功能:总蛋白55.6g/L,白蛋白:28.6g/L。(如图)肾穿刺结果示:Ⅰ-Ⅱ膜性肾病。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膜性肾病;2.高血压

诊断依据

1.依据患者表现为双足踝水肿,夜尿增多,尿液可见泡沫,化验结果:尿液可见蛋白尿、潜血阳性,肝功能提示低蛋白,考虑本病,需进一步肾穿刺活检检查明确诊断。

2.依据患者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180/110mmHg,可诊断。

鉴别诊断

1.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可以有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或hbv的血清血异常,病理表现为具有增殖性病变的非典型膜性肾病,在肾组织中能够检测出hbv抗原,结合该患者年龄及化验结果不支持该诊断。

2.膜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常见于年轻女性,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系统损害的表现,结合该患者年龄及症状,不支持该诊断。 

诊治经过

入院后行肾穿刺活检检查,病理结果回报:Ⅰ-Ⅱ膜性肾病。考虑到患者曾在当地医院经过西医治疗后,效果欠佳,病情反复,于是采用中医治疗方案。 首先以调理脏腑为治则,以健脾补肾,化湿泄浊,为治疗大法,具体方药如下: 黄芪 杜仲 酒萸肉 附子 芡实 金樱子 茯苓 白术 白茅根 醋延胡索 龙骨 牡蛎 黄署葵花 川芎 丹参 天麻 钩藤 石决明,共7剂,每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餐后内服;给予中成药:补肾消浊颗粒 1袋 3/日;金水宝片 4片 3/日;五苓胶囊3粒 2/日;给予西药:呋塞米片 1片 3/日。上述7剂中药服完后,复诊时患者诉足踝部水肿减轻,小便泡沫减少,夜尿减少。 上述中药基础上加菟丝子,猪苓,共14剂,每日一剂,早、晚饭后服。中成药及西药同前。上述14剂中药服完后,患者足踝部水肿明显减轻,小便泡沫明显减少,夜尿1-2次。复查尿常规:尿蛋白:2+,潜血:+-;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4g/24h。 上述中药基础上去天麻 钩藤 石决明 菟丝子,共30剂,每日一剂,早、晚饭后服。中成药及西药同前。复查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7g/24h。

诊断结果

1.Ⅰ-Ⅱ膜性肾病  2.高血压

【分析总结】


中医认为,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如大量蛋白尿、水肿等,多是由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所致。本方配合补肾消浊颗粒、金水宝片口服以补肾益精,活血祛瘀降浊;五苓胶囊 、呋塞米片以利水消肿。诸药配合应用,使肾气得以固,精气得以充,正气得以旺,水肿、湿热瘀等病理产物得以消,故而使疾病得以愈。 长期以来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一直存在着争议。因部分病人在起病后几个月甚至数年可能出现自发缓解,而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本身存在副反应。该患者起病初,就诊于当地医院,经过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病情反复。考虑这种情况,于是采用中医治疗方案。经过中医治疗疗法,患者症状缓解,取得不错的效果。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高怀娥 妇产科综合主治医师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