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0
0
收藏
分享

急性荨麻疹的有效诊治方法

发布人:

王玉皮肤性病科-皮肤科 主治医师

更新时间:2025-02-25 15:34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28,公务员

【发病原因】皮肤散在起大小不等片状的淡粉色风团,伴瘙痒,抓挠后风团扩大

【临床诊断】急性荨麻疹

【治疗方案】给予抗过敏给予地氯雷他定胶囊5mg每日一次口服;抗过敏: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g+维生素C注射液2g静点,每日一次;控制病情:甲泼尼龙注射液60mg静点,每日一次。

【治疗结果】无复发情况

【病案重点】急性荨麻疹

【病案介绍】

主诉

皮肤起风团伴瘙痒2天

现病史

2天前晨起是发现皮肤散在起大小不等片状的淡粉色风团,伴瘙痒,抓挠后风团扩大,自行口服氯雷他定片1片,风团此起彼伏,今晨起上述症状较前明显全身起大小不等风团,瘙痒难忍,并伴胸闷,气短。

既往史

平素健康状况一般,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

生于原籍,不吸烟,不喝酒,无冶游史。

查体

T:36.5℃,P:84次/分,R:20次/分,BP:80/50mmHg

呼吸规整,呼吸音正常,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呼气正常,语音传导正常,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心律整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

专科检查:全身皮肤可见突出皮肤大小不等片状突出皮肤表面淡粉色风团,边界清。

辅助检查

化验单回报:咽试子细菌培养及鉴定:草绿色链球菌+干燥奈瑟氏菌+,专项变应原80项-全套:白软干酪IgG68.65。鸡蛋IgG64.10,西兰花IgG64.10,羊肉IgG50.28,总IgE测定:419.75,甲功七项:促甲状腺激素测定:0.245uIU/ml;;血清甲状腺球蛋白:0.493ng/ml,小套肝功系列(病房),乙肝五项,病毒检测、梅毒螺旋体检测,血沉均未见明显异常。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急性荨麻疹

诊断依据

专科检查:全身皮肤可见突出皮肤大小不等片状突出皮肤表面淡粉色风团,边界清。

鉴别诊断

1.丘疹性荨麻疹:初起为风团,很快风团消退,呈现坚实的水肿性红色丘疹,中心可有丘疱疹或水疱,剧痒,愈后易复发。 

2.药物性皮炎:与药物使用相关,皮疹形态多样,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关节痛等。

诊治经过

治疗上给予抗过敏给予地氯雷他定胶囊5mg每日一次口服;抗过敏: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g+维生素C注射液2g静点,每日一次;控制病情:甲泼尼龙注射液60mg静点,每日一次。3天后调整甲泼尼龙注射液40mg静点,每日一次,其他治疗不变,一周后调整治疗甲泼尼龙片20mg,每日一次,口服,每三天减一片,逐渐减量至停用。患者甲泼尼龙片减量停用后,继续给予地氯雷他定胶囊5mg每日一次口服,一周后停用,患者在减量过程中未出现复发的情况,停用药物1周后,我科门诊复诊,电话随访无复发情况。

诊断结果

急性荨麻疹

【分析总结】


急性荨麻疹是指皮肤和黏膜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一种短暂性、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表现为风团和瘙痒。风团是皮肤表面突然出现的红色或苍白色的隆起,形状和大小不一,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而不留痕迹。治疗方面避免诱因:尽量找出并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

药物治疗: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以缓解瘙痒和风团。严重病例:可能需要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急性荨麻疹通常预后良好,通过适当的治疗和避免诱因,大多数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

该患者症状典型,入选后完善检查专项变应原80项-全套:白软干酪IgG68.65。鸡蛋IgG64.10,西兰花IgG64.10,羊肉IgG50.28,总IgE测定:419.75,甲功七项:促甲状腺激素测定:0.245uIU/ml,考虑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大,嘱咐患者急性期间避免食入以上食物,经系统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明显,我科门诊随访,已治愈,电话随访无复发情况。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