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介绍】
主诉
面部皮疹1个月
现病史
患者1个月前出现面部皮疹,面部可见散在淡红色或暗红色斑片及小丘疹,表面附着少量灰白色鳞屑,伴有瘙痒,面部可见少量抓痕,入睡后搔抓,引起哭闹及睡眠不安,其母亲曾给予糖皮质激素制剂外搽,皮损有好转但仍反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
既往体健。
查体
T:36.6℃,P:120次/分,R:28次/分,BP:80/45mmHg
查体:神志清,精神反应可,能够配合查体。面部皮肤干燥,面部可见散在淡红色或暗红色斑片及小丘疹,表面附着少量灰白色鳞屑,面部可见少量抓痕,躯干四肢等皮肤未见明显皮损。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正常,心率120次/分。心律齐,心音无杂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其余查体均正常。
辅助检查
血尿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过敏原检测未见异常。(如图)查体可见面部皮肤干燥,面部可见散在淡红色或暗红色斑片及小丘疹,表面附着少量灰白色鳞屑,面部可见少量抓痕。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干燥型婴儿湿疹
诊断依据
依据患者系婴儿,表现为面部皮肤干燥,面部可见散在淡红色或暗红色斑片及小丘疹,表面附着少量灰白色鳞屑,伴有瘙痒,面部可见少量抓痕,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1.脂溢型湿疹: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该患儿皮疹特点不支持本病。
2.渗出型湿疹:多见于较胖的婴儿,红色皮疹间有水疮和红斑,可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抓挠后有黄色浆液渗出或出血,皮疹可向躯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并容易继发皮肤感染。该患儿皮疹特点不支持本诊断。
诊治经过
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对症止痒处理,糖皮质激素制剂地奈德乳膏外搽。由于患儿皮肤干燥,嘱患儿母亲注意面部皮肤保湿,外搽温和的润肤乳。两周之后,患儿复诊,其母亲诉瘙痒较前明显好转,夜间睡眠平稳,但是皮损仍然存在,查体可见其面部红斑范围较前稍缩小,表面仍有散在的红色小丘疹及细小脱屑。由于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皮肤变薄等副作用,停用地奈德乳膏及口服药物。局部皮损处调整治疗方案为外用非糖皮质激素类的免疫调节剂,即他克莫司软膏,嘱患儿家长初次使用时,避免大范围及大剂量涂抹,如有不适,将外用药物清洗。两周之后,患儿再次复诊,面部皮损较前明显消退,原有皮损处遗留淡褐色色素沉着,未见明显新发红斑及丘疹。患儿病情控制,停用药物治疗,嘱患儿家长继续使用润肤乳,不适门诊随诊。
诊断结果
干燥型婴儿湿疹
【分析总结】
婴儿湿疹指发生于婴儿时期的特应性皮炎,好发于2~3个月的婴儿。可能与遗传、免疫、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丘疹疱、水疱等皮损,常伴有瘙痒,如不积极治疗,可能并发感染,影响婴儿睡眠质量,影响生长发育,可通过药物治疗治愈,患儿预后良好。婴儿湿疹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免疫、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不同类型的婴儿湿疹病因相同。
患儿及其父母均无“鼻炎、哮喘”等特应性疾病史,结合患儿皮疹特点,考虑为湿疹。给予口服抗过敏药联合外用激素制剂综合治疗,治疗效果尚可。由于糖皮质激素不能长期使用,后续治疗调整为外用非糖皮质激素类的免疫调节剂他克莫司软膏,局部外用免疫调节剂不会引起皮肤变薄、萎缩等局部副作用,但是可发生轻度的烧灼感,初始外用时应该缓慢适应后使用。病情恢复期,需注意有无发热及原有症状的加重,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复诊。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