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86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1.右侧腹股沟斜疝,2.原发性高血压2级,3.腔隙性脑梗塞,4.肝功能损害
【治疗方案】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Shouldice法修补术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Shouldice法修补术
血常规示:白细胞:5.29*10^9/L,红细胞3.97*10^12/L,血红蛋白129g/L,血小板257*10^9/L。生化回报示:ALT:65.7U/L,AST:69U/L,腹股沟B超示:右侧腹股沟腹壁下可见疝囊样回声,疝内容物为肠管,疝口宽约0.4cm,疝囊大小5.0*1.3cm,疝内容物检查过程中可还纳。提示:右侧腹股沟疝。
1.老年男性,慢性病程;
2.患者半年前右侧腹股沟区出现一肿物,平卧位用手还纳入腹腔,后肿物增大,每于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时出现,用手还纳后消失,逐渐下降至阴囊;
3.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4.0cm*6.0cm肿物,降入阴囊,皮色正常,皮温不高,质软,无压痛,用手可将肿物还纳腹腔,压迫内环,嘱患者咳嗽,增加腹压,肿物不复出现,外环口扩大,咳嗽冲击感;
4.腹股沟B超示:右侧腹股沟疝。肝功能示:ALT:65.7U/L,AST:69U/L。
1.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多发生于脚癣或者下肢外伤患者,表现腹股沟区肿物,不能还纳入腹,抗菌药物治疗有效。本例患者发现右侧腹股沟肿物,质软,增加腹压时出现,平卧或用手还纳入腹,B超检查可以鉴别。
2.腹股沟直疝: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肿物,不降入阴囊,皮色正常,皮温不高,质软,无压痛,用手可将肿物还纳腹腔,压迫内环,嘱患者咳嗽,增加腹压,肿物再次出现,外环口无扩大,咳嗽无冲击感。本例患者发现右侧腹股沟肿物,压迫内环,嘱患者咳嗽,增加腹压,肿物不复出现,外环口扩大,咳嗽冲击感可以鉴别。
1.本例患者老年男性,慢性病程;半年前右侧腹股沟区出现一肿物,平卧位用手还纳入腹腔,后肿物增大,每于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时出现,用手还纳后消失,逐渐下降至阴囊;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4.0cm*6.0cm肿物,降入阴囊,质软,用手可将肿物还纳腹腔,压迫内环,嘱患者咳嗽,增加腹压,肿物不复出现,外环口扩大,咳嗽冲击感;腹股沟B超示:右侧腹股沟疝。肝功能示:ALT:65.7U/L,AST:69U/L,诊断明确。
2.治疗方法:腹股沟斜疝合并肝功能受损,需要保肝、降酶等治疗。疝的手术,包括疝囊高位结扎,疝修补。疝修补方法较多,包括利用人工修补材料、传统的Bassini法、McVay法、Halsted法、Shouldice法,以及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等方法。本例患者采用Shouldice法修补,既加强了内环,又修补了腹股沟管薄弱的后壁,且局部张力较小,效果满意。术后出现腔隙性脑梗塞,需要应用活血化瘀、降脂、营养脑细胞等药物积极治疗,避免梗塞范围扩大。
3.根据本例总结如下:腹股沟斜疝合并肝功能不全,首先需要应用药物治疗,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手术,相对安全,尤其老年患者,脏器代偿功能减退,避免术后出现肝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0年,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既往控制良好。术后出现腔隙性脑梗塞,是由于既往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手术应激、疼痛刺激导致,也可能与麻醉后血压波动有关。建议术后患者,如果没有其他禁忌症,早期下床活动,老年患者应用双下肢气压治疗,可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如果发现栓塞症状,积极治疗,由于腹股沟疝术中止血相对可靠,故活血化瘀等药物不属于绝对禁忌症。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版权所有:珠海横琴杏林普康综合门诊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全部评论
学习了,谢谢分享。
学习了
谢谢分享
已学习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过
学习了
***
碰到过一例TAPP术后次日脑梗塞,转神经内科去抗凝治疗,后来出现阴囊区域血肿,反复用注射器抽血水,最后预后挺好的。这种情况就看哪个病更紧急、更危险,权衡利弊。
学习了
学习过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你的分享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