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女,67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1.乙肝肝硬化 失代偿期;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3.脾大 脾功能亢进;4.重度肠粘连;5.低蛋白血症;6.凝血功能异常;7.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血栓形成;8.肝囊肿;9.肾囊肿
【治疗方案】行“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肠黏连松解术”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行“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肠黏连松解术”
间断上腹部疼痛3天,再发加重2小时
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间断性疼痛,呈阵发性钝痛,可自行缓解,以进食后为著,无放射痛,未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未诊治。2小时前,于早餐后再次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无呕血,休息后上述症状无缓解,遂急诊来院。急诊以“腹痛待查”为初步诊断收入病房。患病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饮食差,二便可,体重无明显变化。10余天前因“呕血”入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考虑“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给予抑酸、止血、输血等治疗后呕血停止,未进一步治疗。
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一般,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乙肝”病史30余年,于2017年级10天前出现呕血,诊断为“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食管静脉曲张”。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10天前曾有输血史,具体量及成分不详。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T:36.9℃,P:68次/分,R:17次/分,BP:114/61/mmHg。发育正常,营养不良,急性病容,表情痛苦,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睑结无苍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舌居中,咽稍红,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胸廓两侧对称,无畸形,肋间隙增宽,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触诊语颤减弱,叩诊双肺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少细小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无震颤,叩诊心界不扩大,心律6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曲张,无手术瘢痕,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压痛和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4次/分。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呈生理性弯曲,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例反射未引出。
肝胆胰脾彩超示:肝符合肝硬化声像图改变;门静脉增宽合并管腔内低回声,脾静脉增宽;脾大;肝内低回声;腹腔积液;肝囊肿;肝病胆囊。
腹部增强CT示:
1.肝硬化、脾大、腹水、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开放);
2.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内充盈缺损,考虑栓子形成;
3.胆囊符合肝硬化表现;
4.腹腔渗出性改变;
5.肝脏多发囊肿;
6.双肾囊肿。
血常规示:白细胞1.88*109/L,红细胞2.62*1012/L,血小板50*109/L。
1. 乙肝肝硬化 失代偿期;2. 食管静脉曲张;3. 脾大 脾功能亢进;4.腹腔积液;5.肝囊肿;6.肾囊肿
1.现病史、既往史:有乙肝慢性病史,既往有呕血发生。
2.查体: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压痛和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4次/分。
3.检查及检验:腹部彩超及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肝硬化、脾大、腹水、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开放)。
1.肝脏病变:如肝脏肿瘤破裂出血、肝脓肿等亦可以引起右上腹疼痛,可结合既往病史及CT、MRI检查结果鉴别;
2.胆囊疾病:急性胆囊炎,也会引起腹痛,伴有恶心、呕吐不适,常发生于进食油腻后,肝胆彩超可以鉴别;
3.右侧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结石,也可以引起右侧腹部疼痛,其疼痛性质为绞痛,泌尿系彩超、尿常规可以鉴别。
患者入院后完善入院常规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结合上腹部CT及彩超检查,患者乙肝肝硬化 失代偿期、食管静脉曲张,脾大、脾亢诊断明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符合手术指证,术前输血纠正贫血及改善营养状况,无绝对手术禁忌后,结合术中情况行“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肠黏连松解术”,术后给予给予抗感染(头孢他啶)、保肝(多洗磷酸胆碱)、抑酸护胃(雷贝拉唑)、化痰(氨溴索)及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并定期彩超复查下肢静脉血栓、监测血常规、肝肾功等血指标,手术切口按时换药。术后患者各项血检查指标(血常规示:白细胞6.91*109/L,红细胞2.72*1012/L,血小板292*109/L。)恢复正常,于术后第9天经腹部彩超确定腹腔积液情况后将腹部引流管拔出,患者病情恢复、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后出院。
1. 乙肝肝硬化 失代偿期;2.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3. 脾大 脾功能亢进;4.重度肠粘连;5.低蛋白血症;6.凝血功能异常;7. 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血栓形成;8.肝囊肿;9.肾囊肿
在我国,门静脉高压症主要有乙肝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症可以引起胃底、食管下端交通支,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前腹壁交通支以及腹膜后交通支的开放,进而引起脾大、脾脏功能亢进、呕血或黑便(粪隐血检查阳性)、腹水,前腹壁静脉曲张。临床上主要是预防及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于有黄疸、大量腹水、肝功能严重受损(Child-Pugh C级)发生大出血,应尽量采取非手术治疗,重点是输血、药物止血(注射垂体加压素)以及应用三腔两囊管。对于没有黄疸、没有明显腹水的病人(Child-Pugh A、B级)发生的大出血,应争取及时或争取短时间准备后手术,目前临床上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是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它不仅保留了食管胃底的静脉侧支,还保留了门静脉的入肝血流,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肝性脑病)。同时术后也应注意腹腔大出血、膈下感染的发生。近年来,术后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也越来越多,这一点也应警惕。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版权所有:珠海横琴杏林普康综合门诊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全部评论
可以应用降低门脉高压的药物,如生长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