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1
0
收藏
分享

食管胃粘膜异位一例就诊过程

姜悦哲儿科-儿科综合 主任医师

更新时间:2021-07-16 16:25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8

【病案介绍】

主诉

恶心、反酸1个月,呕血2天

现病史

患儿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反酸,烧灼感,家长予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数天,症状未见缓解;入院前2天患儿出现呕血,共2次,为鲜红色,量少,无黑便,今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呕血原因待查”收入院;患儿发病以来,进食稍差,睡眠安,二便正常

既往史

患儿平时身体健康。既往无类似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无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已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乙脑疫苗。

查体

T:37.3℃,P:80次/分,R:28次/分,BP:120/70mmHg
T:37.3℃,P:80次/分,R:28次/分,BP:120/70mmHg。

精神略不振,神志清,面色正常,呼吸平稳,左上臂卡疤阳性,无鼻扇,唇红,咽部无充血,双扁桃体I度肿大,表面无充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未触及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四肢活动自如,神经系统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

总胆汁酸:4.60 umol/L,

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 .全片以中性分叶为主.中性分叶及淋巴细胞形态比例.未见明显异常,凝血项测定(4项):凝血酶原时间 11.10 s、百分比活度 104.90 %、国际标准化比值 0.9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24.00 s、纤维蛋白原 2.49 g/L、凝血酶时间 18.70 s,降钙素原测定(定量):0.01 ng/ml。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荧光定量PCR):阴性。

肾功测定(6项):尿素 4.79 mmol/L、肌酐 48.50 umol/L、二氧化碳 25.23 mmol/L、尿酸 260.0 umol/L、肌酐/尿酸 0.19、胱抑素C 0.99 mg/L,葡萄糖测定(空腹):5.41 mmol/L,离子测定(6项):钾 4.31 mmol/L、钠 139.0 mmol/L、氯 107.5 mmol/L、钙 2.53 mmol/L、磷 1.50 mmol/L、镁 1.01 mmol/L。

肝功(13项)+心肌酶谱测定(6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8.6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31.4 U/L、天门冬氨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69、总蛋白 71.7 g/L、球蛋白 25.3 g/L、白蛋白 46.4 g/L、白球比 1.83、谷胱甘肽还原酶测定 75.40 U/L、总胆红素 6.3 umol/L、直接胆红素 3.1 umol/L、间接胆红素 3.20 umol/L、碱性磷酸酶 183.8 U/L、γ-谷氨酰胺转移酶 14.7 U/L、α-羟丁酸脱氢酶 256.1 U/L、乳酸脱氢酶 334.1 U/L、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 0.77、肌酸激酶 212.5 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 30.0 U/L、肌红蛋白 18.30 ug/L。

ASO:抗链球菌素O 17.30 U/ml。

血细胞分析(五分类):白细胞 7.72×10^9/L、淋巴细胞比率 32.90 %、单核细胞比率 8.50 %、中性粒细胞比率 55.90 %、红细胞 4.65×10^12/L、血红蛋白 130.0 g/L、血小板 308.00×10^9/L,C—反应蛋白测定:3.3 mg/L。

肝胆胰脾彩超: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整,表面光滑,实质回声均匀,管腔结构显示清,门静脉宽约6mm,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无扩张。胆囊大小正常,壁光整,透声好。胰腺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匀。脾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匀。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呕血原因待查

诊断依据

1、恶心、反酸1个月,呕血2天。

2、查体:T:37.3℃,精神略不振,呼吸平稳,腹软。

鉴别诊断

1、消化道溃疡:剑突下有烧灼感或饥饿痛,反复发作、进食后缓解的上腹痛,呕吐,呕血、便血,胃镜可确诊,本患儿呕血2次,需注意该病可能,待完善胃镜检查协助诊治。

2、假性呕血:如鼻、咽、喉、口腔出血,经吞咽后再行呕出的假性呕血,患儿呕血2次,查体咽、口腔及鼻腔黏膜无出血,故不支持本病。

诊治经过

入院后予奥美拉唑静点,矛头蝮蛇血凝酶肌注止血,补液支持治疗。入院后查胃镜:食管黏膜光滑,距门齿15cm见片状黏膜呈橘色改变,表面光滑,齿状线距门齿35cm,贲门关闭好,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体黏膜光滑,胃角呈弧形,胃窦黏膜红白相,以红相为主,蠕动规则,幽门圆,光滑,轮缩好,十二指肠球部所见黏膜未见明显异常,降段黏膜未见明显异常,诊断意见:食管胃黏膜异位。目前患儿无呕血,无黑便,无恶心,查体腹软,入院治疗1天,考虑疾病临床好转,请示上级医师同意后出院。

诊断结果

食管胃黏膜异位

【分析总结】


食管胃粘膜异位症是一种先天性异常的疾病,一般无明显危害,患者常同时合并有胃酸过度分泌的疾病,此病一般仅在胃镜检查时会发现,近年来随着电子胃镜广泛普及检查和治疗技术的提高,本病病历有所增加。此患儿为8岁男孩,近一月出现恶心、反酸症状,后出现呕血2天,加之患者胃镜检查有典型的食管上段边界清楚的橘色改变,均为典型的食管胃粘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明确,此病如无临床症状,可暂不作特殊治疗,但由于异位粘膜具有泌酸功能,可引起食管溃疡、出血、或并发胃食管反流病,可进行抑酸治疗,此患者即选择出院口服药物治疗:1.出院后予抑酸:奥美拉唑口服8周,保护胃粘膜:麦滋林1包/次,日3次口服6周;2.出院后3-6个月复查胃镜;3.合理饮食,预防感染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马丽俊 妇产科综合副主任医师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