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右大腿肌间血管瘤,行切除手术
发布人:
王东伟骨科-骨外科 主任医师
更新时间:2024-01-26 11:09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12岁,学生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右大腿肌间血管瘤
【治疗方案】全麻下行右大腿血管瘤广泛切除手术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右大腿肌间血管瘤
【病案介绍】
现病史
患者在6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发现右大腿处有一质韧包块,局部略有疼痛,未经治疗,包块逐渐增大,逐来就诊,门诊摄MR示:右大腿血管瘤。门诊以右大腿血管瘤为诊断收入院治疗。病来无发热,无头晕头迷,无胸闷气急,无胸腹痛,饮食睡眠尚可,无大小便失禁,体重无减轻。
既往史
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
生于本地,未到过疫区,无不良嗜好。
查体
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
一般情况: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主动体位,步入病房。表情如常,神志清晰,查体合作,呼吸平稳,语言流利,语声有力。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专科检查:右大腿前内侧可触及一20*5*5cm 质韧包块,压痛阳性,活动度差,右髋膝关节活动尚可,右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右足趾感觉运动良好。
辅助检查
MR示:右大腿前内侧血管瘤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右大腿肌间血管瘤
诊断依据
1.病史:发现右大腿肿物6个月。
2.查体:右大腿前内侧可触及一20*5*5cm 质韧包块,压痛阳性,活动度差,右髋膝关节活动尚可,右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右足趾感觉运动良好。
3.影像学检查:MR示:右大腿前内侧血管瘤
鉴别诊断
脂肪瘤:多好发于皮下组织,活动度可,生长缓慢,无压痛,彩超或者磁共振可以鉴别。该患磁共振检查明确故可排除。
脂肪肉瘤;影像学显示为肿瘤体积较大,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部分肿瘤内可见液性区,更长表现为高回声,血供相对丰富。根据影像学检查可以暂排除。
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血型、凝血系列、肝肾功、血离子、心电图、肺CT),患者入院后于局麻下行瘤体病理穿刺检查,确诊为右大腿肌间血管瘤,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于入院第7天全麻下行右大腿血管瘤广泛切除手术。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0.5Q12静点以抗感染,给予注射用七叶皂甙钠10mg静点以消肿,48小时内冷敷,48小时后红光治疗,局部中医透药治疗,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膝关节屈伸训练。定期换药,术后12天拆线,见切口1/甲愈合。患者治愈出院,嘱其2、4、6周、3月门诊复查,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继续康复功能锻炼,术后2周可以拄拐半负重行走。
诊断结果
右大腿肌间血管瘤
【分析总结】
血管瘤即胚胎性成血管组织血管异常增生,是一种良性的错构瘤,病理状态下表现为血管过度形成,随后出现自发性血管退化。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肢体肿胀,如果发生在关节附近还会伴有功能障碍。X线检查见“静脉石”具有重要诊断意义,MR检查可出现典型的血管流空信号。手术切除是治疗血管瘤的唯一办法,术后应定期随诊复查,复发病例应争取再次手术。
该患儿根据MR检查诊断为右大腿肌间血管瘤,行血管瘤切除手术治疗,术中见瘤体与骨膜存在粘连,且局部侵袭骨皮质,广泛彻底切除瘤体,刮除侵袭的股骨骨皮质,术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定期换药,患者治愈出院,嘱其2、4、6周、3月门诊复查,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继续康复功能锻炼,术后2周可以拄拐半负重行走。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