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2
7
收藏
分享

脑出血合并珠网膜下腔出血保守治疗效果如何

发布人:

原华英内科-普通内科 副主任医师

更新时间:2021-12-17 14:55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66岁,农民

【病案介绍】

主诉

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意识模糊12小时。

现病史

患者昨日9时出现言语不利,肢体无力,摔倒在地,后逐渐嗜睡,今晨出现恶心、呕吐,故入院。本次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气喘,无腹痛、腹泻。来时,患者意识不清,偶可叫醒。

既往史

1年前患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治疗后好转。平素无高血压病史。

查体

T:37.3℃,P:70次/分,R:20次/分,BP:123/72mmHg
推入病房,意识模糊,嗜睡,可叫醒,简单应答,不能对答。认知功能减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视力视野不能配合。面部感觉不能配合。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双下肢肌张力高,左侧上肢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力0级,触痛觉不合作。双侧巴宾斯基征(+)。脑膜**征:颈无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左肺可闻及少量痰鸣音。心律7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

即刻血糖:6.7mmol/L;电解质(入院后第二天):*钠133.6mmol/L;生化:*总胆红素25.1umol/L,直接胆红素9.2umol/L,*葡萄糖6.16mmol/L,同型半胱氨酸36.9umol/L,总胆汁酸14.58umol/L;血凝:*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5.6Sec。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心电轴正常 心电图大致正常。头颅CT诊断: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腔隙性脑梗死。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2.蛛网膜下腔出血; 3.腔隙性脑梗塞死。

诊断依据

1.病史:1年前患蛛网膜下腔出血。 

2.症状: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意识模糊12小时。 

3.体征:体温37.3℃ 脉搏70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23/72mmHg 意识模糊,嗜睡,可叫醒,简单应答,不能对答。认知功能减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视力视野不能配合。面部感觉不能配合。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双下肢肌张力高,左侧上肢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力0级,触痛觉不合作。双侧巴宾斯基征(+)。脑膜**征:颈无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左肺可闻及少量痰鸣音。心律7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双下肢无浮肿。 

4.辅助检查:即刻血糖:6.7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心电轴正常 心电图大致正常。头颅CT诊断: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腔隙性脑梗死。

鉴别诊断

1.脑梗死:多有高血压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出现头痛、头晕,伴局灶性体征,头颅CT示片状低密度影。 

2.颅内占位:进展性头痛、呕吐,伴肢体瘫痪,头颅CT、MRI可帮助诊断。 

3.脑炎:急性起病的发热、头痛、呕吐,查体有脑膜**征,压力升高,病原学检查帮助诊断。

诊治经过

吸氧、脑保护、脱水、调控血压、止血、能量、纠正电解质、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监测生命体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辅助予以患侧肢体气压治疗、针灸理疗、电动起立床等康复训练。住院1月,患者可扶持站立。

诊断结果

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2蛛网膜下腔出血; 3腔隙性脑梗塞死; 4低钠血症; 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分析总结】


患者老年男性,1年前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有明确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此次急性起病,有明确的定位体征,结合头颅CT,诊断明确: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患者近1年发生两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呈岛状出血,再出血风险高;不排除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病因,住院期间向家属建议到上级医院做脑血管造影,明确出血病因,必要时行手术或介入治疗,降低出血风险。患者家属不接受,要求保守治疗。向家属交代病情,嘱其院外继续康复锻炼。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u****0 新手达人

您好,请问一下患者无高血压史,血压也正常,为什么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

陆丙丁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不能除外烟雾病可能,建议发病后一个月行血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