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0
0
收藏
分享

腹腔镜下右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致皮下气肿的麻醉一例

发布人:

杨晓铭麻醉医学科-麻醉科 副主任医师

更新时间:2018-10-29 16:27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2岁,幼儿

【病案介绍】

主诉

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年余

现病史

患儿于1年前发现右侧腹股沟突出一包块,起初范围较小,突出于右侧腹股沟,坠入阴囊,约鸡蛋大小。多出现在剧烈玩耍或哭闹后,平卧休息后可自行消失。院外未行任何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今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侧腹股沟斜疝"收住入院进一步治疗。 病程中,患儿精神一般,无畏寒发热,食欲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既往体健,无遗传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查体

T:36.8℃,P:84次/分,R:20次/分,BP:90/60mmHg
T:36.8℃,P:84次/分,R:20次/分,BP:90/60/mmhg。神清,发育良好,抱入病房。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部面部无畸形,五官端正,颈软,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可,无明显亢进或减弱。右侧腹股沟突出一约3.0cm*3.0cm大小的肿块突出于阴囊内,包块还纳后外环口扩大约一指头大小,两侧睾丸正常。肿块透光试验阴性。脊柱四肢无异常。

辅助检查

血象显示轻度贫血HGB113g/l,余正常,肝功能碱性磷酸酶偏高252U/L余正常,凝血功能正常。免疫学正常,乙肝抗体阳性 EKG示窦速 X线双肺未见明显异常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右侧腹股沟斜疝

鉴别诊断

1、绞窄性疝:疝内容物进而发生血运障碍,肠管缺血坏死,疝块有红、肿、热、压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并有腹膜炎体症。有时全身感染、高热、畏寒等症状极为明显,重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 2、睾丸鞘膜积液肿块透光试验阳性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此外,肿块有一清楚界限,其上极不与外环处相接。睾丸如被鞘膜积液包裹则不易扪及。肿块不能回纳,亦无可复性病史。如腹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形成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时,虽肿块亦有可复性特征,但可用透光试验作鉴别。 3、精索鞘膜积液:肿块位于腹股沟区睾丸上方,无回纳史,肿块较小,边缘清楚,有囊性感、牵拉睾丸时,可随之而上下移动。但无咳嗽冲击感,透光试验阳性。

诊治经过

1.完善术前相关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全套、心电图等); 2.择期手术(右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修补术); 3.术后行抗炎、止血对症治疗。 麻醉方案: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全麻加静吸复合麻醉) 麻醉经过:静脉开放后,七氟烷及静脉诱导,成功后插管,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术中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头低位手术,术者术野常规消毒铺巾。于脐上缘行5mm皮肤切口,穿刺气腹针制造人工气腹,拔出气腹针,置入5mmTrocar,置入5mm30°腹腔镜,再于脐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处行3mm皮肤切口,置入3mmTrocar,放入3mm分离钳,将肠管推向上腹部。此时发现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患儿颈部及胸部发现有捻发音,出现皮下气肿,立即叫停手术,术者改开腹完成手术。充分给氧,术后患儿测血气值正常,拔管后送ICU观察。

诊断结果

1、右侧腹股沟斜疝 2、皮下气肿

【分析总结】


腹腔镜气腹手术皮下气肿的发生率为2.7%,通常皮下气肿对患者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可自行康复(无需特别处理,24到48小时自行吸收),但严重的皮下气肿可以引起血液中的碳酸浓度升高。高碳酸血症可使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上升2、3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平均动脉压上升,心律加快。 本例为进气压力设置偏高,加上反复穿刺,导致CO2漏至皮下导致皮下气肿,因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及麻醉医师观察发现及时,虽皮下气肿不严重,但是患儿2岁,考虑麻醉手术风险大,改开腹完成手术。 麻醉医生在腹腔镜手术中尽量完善监测,麻醉医生术中要检查额周及颈部皮肤是否形成气肿,密切关注PETCO2是否有异常升高。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