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血RH阴性血孕妇产男婴RH溶血病对症治疗方式
发布人:
陈莹中医科-中医儿科 主治医师
更新时间:2021-11-12 11:21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58分钟
【发病原因】无
【临床诊断】无
【治疗方案】无
【治疗结果】无
【病案重点】无
【病案介绍】
现病史
患儿为第二胎,第二产,孕38+3周,单胎,因疤痕子宫于09:39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73千克,出生时出头困难,羊水脐带,胎盘正常。生后给予**,清理呼吸道后患儿哭声可,听诊心律正常,因患儿母亲血型B型RH阴性血,不规则抗体阳性,为求进一步观察治疗,以高危儿转入新生儿科,患儿生后已排便,未排尿,未开奶。
既往史
母亲为RH阴性血,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
查体
T:36℃,P:130次/分,R:30次/分,BP:68/40mmHg
体重3.73千克,患儿精神反应好,呼吸平稳。身皮肤苍白,无皮疹及出血点。前囟平软,张力不高。颈软,咽部无充血,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140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腹软,肠鸣音正常,脐带包扎完整,无渗血渗液,未扪及包块。肝脏肋下两cm。吸吮、觅食反射活跃,四肢肌张力正常。
辅助检查
2018-04-11快速血糖病房3.6mmol/L。
2018-04-11红细胞系统血型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检查: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微柱法ABO血型鉴定:B型,RH阳性。
2018-04-11血常规分析:白细胞22.29*10^9/L,红细胞4.84*10^12/L,血红蛋白173g/L,血小板25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6.5%
,淋巴细胞比率29.3%,中性粒细胞数16.15*10^9/L,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3.06*10^9/L。
2018-04-12肝功:总胆红素256umol/L,直接胆红素15.8umol/L,间接胆红素245.3umol/L。
2018-04-14血常规分析:白细胞7.16*10^9/L,红细胞3.77*10^12/L,血红蛋白131g/L,血小板23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33。6%,淋巴细胞比率39%,中性粒细胞数3.42*10^9/L,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2.80*10^9/L,超敏C反应蛋白<1mg/L。
2018-04-15肝功:总胆红素156umol/L,直接胆红素14.3umol/L,间接胆红素141.7umol/L。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高危儿2.新生儿RH溶血病观察
鉴别诊断
新生儿ABO溶血病相鉴别,本病多见于母亲为O型血,患儿为A型、B型血型者,抗体放散试验,游离抗体试验阳性,但相比RH溶血,病情相对较轻,实验室检查可相鉴别。
诊治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红细胞系统血型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检查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微柱法ABO血型鉴定B型RH血型阳性。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131g/L。根据患儿的检查结果提示,RH溶血病诊断明确,但入院时未出现明显的贫血现象,入院后给予免疫球蛋白封闭抗体、蓝光照射退黄保暖及补足热卡等治疗,共治疗五天。患儿经皮测胆红素为12mg/dl,血总胆红素为156umol/L,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嘱患儿出院后3到5天***复查黄疸,一周以后复查血常规,注意有无贫血情况,三个月之后再进行免疫接种。
诊断结果
1.新生儿RH溶血病2.新生儿心肌损伤
【分析总结】
新生儿Rh溶血病是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发生免疫反应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可以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如果不予治疗,大多情况严重患病的胎儿就会发生死亡。Rh溶血病也可导致新生婴儿黄疸(皮肤、眼睛变黄)、贫血、大脑损伤、心衰甚至死亡,但不会影响母亲健康。为了预防Rh溶血病,Rh阴性血型妇女的所有孩子都应在出生时做一个Rh血型检测。所有怀有Rh阳性血型孩子的Rh阴性血型母亲应在分娩后72小时注射一种纯血液Rh免疫球蛋白,这可以预防95%以上的Rh阴性血型妇女的致敏。然而一些研究显示,大约有2%的孕妇在分娩前就已经发生了致敏。因此从预防早期致敏考虑,可以在孕28周和分娩后给孕妇注射Rh免疫球蛋白。Rh阴性血型的妇女在自然流产、异位妊娠、人工流产或输入Rh阳性血后都应当注射Rh免疫球蛋白。此外,在进行了羊膜腔穿刺术和胎儿绒毛膜活检术后也应注射Rh免疫球蛋白。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