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0
0
收藏
分享

双侧输卵管脓肿一例

乞铧凉外科-普通外科 副主任医师

更新时间:2018-09-25 15:18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42岁

【病案介绍】

主诉

女性,42岁
间断性下腹痛伴发热7天。

现病史

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腹痛痛,为隐痛伴阵发***痛,不能自行缓解,伴发热,最高体温达39.2℃,于当地使用抗生素(具体不详),腹痛及发热无明显改善,遂于2015-11-24至外院就诊,行B超示:子宫多发肌瘤;双附件区液性为主的混合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积脓(左附件区:72*44*54mm;右附件区81*43*55mm);盆腔积液(子宫直肠凹见19mm液性暗区)。盆腔CT平扫示:两侧附件区囊性肿块(右侧较大,约42*81mm),阑尾显示欠清;下腹部肠系膜稍混浊,盆腔少量积液。腹盆腔CT增强示:1.肝内少许低密度小结节,考虑肝囊肿;2.子宫多发肌瘤;3.两侧双附件区管状为主低密度灶,考虑右输卵管囊肿,两侧输卵管积液伴感染。盆腔少量积液。查糖类抗原125:71.5U/mL。于2015-11-25收治入院后,予拉氧头孢针1.0 bid,奥硝唑液200mL,依替米星200mg qd抗感染治疗,2015-11-26化验室回报血培养阳性,为G-感染,改用美罗培南1.0g q8h,奥硝唑200mL qd、依替米星200mL qd抗感染,昨日于我院急诊就诊,予以亚胺培南1.0qd,依替米星100mg bid,甲硝唑0.5 bid静滴,下腹痛及发热情况较前好转,患者为进一步诊治,于我院妇科门诊就诊,2015-11-28B超示:子宫体内部回声不均,前壁下段低回声区33*24*26mm,右前壁低回声区44*26*35mm,后壁边界模糊等回声区:39*35*38mm。子宫右侧不均质区:92*56*86mm。内见分隔及细回声点,右卵巢似见包裹其内。子宫左侧不均质区:90*65*47mm,内见分隔及细回声点。诊断意见: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双附件不均质肿块。

既往史

2年前行头颅MRI示:两侧基底节区及额叶多发性腔梗缺血灶。 已婚,0-0-3-0。初潮13岁,月经规律,6/28,量中,痛经(-)。

查体

T:37.9℃,P:90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
妇科检查:妇科检查: 外阴:已婚经产式;**:通畅;宫颈:轻糜,触血(+);宫体:宫体触诊不清,盆腔内可及一不规则包块,达脐下两指,与子宫边界不清,触痛(+),不活动,固定。

辅助检查

尿常规、肝肾功能功能、电解质、空腹血糖、凝血功能、病毒与螺旋体检查无明显异常。 血常规:C-反应蛋白 77↑mg/L,白细胞计数 12.81↑x109/L,中性粒细胞:87%,血红蛋白 75↓g/L,红细胞计数 3.91×1012/L,血小板计数 603↑×109/L。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女性盆腔脓肿(双侧输卵管脓肿) 2、子宫平滑肌瘤 3、腔隙性脑梗死。

鉴别诊断

1、妊娠子宫:妊娠有停经史,子宫随停经月份增大,借助B超可以确诊; 2、卵巢肿瘤:多无月经改变,可借助B超等协助诊断; 3、子宫腺肌症:有子宫增大的表现,但子宫腺肌症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B超提示子宫均匀增大;子宫肌瘤一般不会引起痛经,B超提示有低回声包块。

诊治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奥硝唑+美平抗感染治疗15天,同时予蔗糖铁纠正贫血、皮硝外敷等对症治疗,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39℃—36+℃),腹痛缓解。14天后复查血常规正常,妇科B超示(单位:mm):双附件液性占位,输卵管卵巢脓肿形成可能 (右卵巢旁无回声区55*48*64 ,子宫左侧混合性回声:59 * 41*41 ),较入院前(2015-12-28)子宫右侧不均质区:92*56*86mm ,子宫左侧不均质区:90*65*47mm 明显好转,现患者一般情况好,且连续1周体温<37.5℃,无腹痛。注意休息和营养,禁性生活和盆浴2月。

诊断结果

1、女性盆腔脓肿(双侧输卵管脓肿) 2、子宫平滑肌瘤 3、腔隙性脑梗死

【分析总结】


妇科门诊随访,如有发热、腹痛等不适,及时就诊;根据随访情况。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