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0
0
收藏
分享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一例

发布人:

周延超外科-普通外科 医师

更新时间:2018-09-15 10:33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78岁

【病案介绍】

主诉

男性,78岁,
突发意识不清2小时。

现病史

晨起被家属发现歪坐在椅子上,呼之不应,四肢自然伸直,无肢体抽查,无眼球上翻,无恶心、呕吐,无呼吸急促,无二便失禁,家属呼叫120送至我院急诊,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

既往史

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多年;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异常。

查体

T:36.5℃,P:66次/分,R:20次/分,BP:148/85mmHg
。 发育正常,体型肥胖、轻度昏迷,双侧外耳道可见少许血迹,双侧乳突无压痛,双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颈无抵抗,气管居中。心肺腹未及明显异常。 专科情况:轻昏迷,高级神经活动检查不合作。颈无抵抗,Kernig、Brudzinski征阴性。双眼球位置居中,未见眼球震颤,左瞳孔直径4.0mm,光反射消失,右侧瞳孔直径2.0mm,对光反射迟钝。未见面肌抽搐,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无变浅。悬雍垂居中,双侧腭弓对称,双侧咽反射减弱。口腔中舌位居中,未见舌肌萎缩及震颤。四肢肌张力减低,双侧肢体坠落试验疾病对称,四肢痛**可见回缩,双侧运动对称,未见不自在运动。四肢腱反射(+),双侧对称,病理征阴性。攻击运动及感觉检查不合作。

辅助检查

头颅核磁共振未见异常。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昏迷查因:基地动脉尖综合征?2.高血压病2级 极高危组 3.2型糖尿病。

鉴别诊断

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在安静状态起病,逐步进展后达高峰,头颅c有缺血性改变。 2脑膜炎:有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有一定过程,脑脊液呈炎性改变 3.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多在产后发病或病前有感染史,面部及头皮可见静脉扩张,脑膜**征阴性,脑脊液一般无血性改变 。

诊治经过

全脑血管造影术+基地动脉血栓溶栓术 术中见右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各段未见异常。右侧椎动脉非优势,右椎动脉V4段比赛,左椎动脉见V1段严重渔区,基地动脉末端比赛,大脑后动脉、小脑前动脉未见显影,后交通动脉开发。术中由于左椎严重迂曲,无法到达制定区域,改为局域溶栓。术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抗感染、脱水机对症处理。

诊断结果

1.昏迷查因:基地动脉尖综合征?2.高血压病2级 极高危组 3.2型糖尿病。

【分析总结】


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一晕、恶心呕吐15例;头痛5例;有意识障碍19例,包 drome 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于1980年由caplan首次发现并命名,是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交叉的部位,即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形成1个“干” 字形区域。各种原因引起该区域的循环障碍,可导致单侧或双侧,2个或2个以上相应供血区域如中脑、丘脑、丘脑下部、小脑、枕叶、颞叶内侧部和桥脑上部多发梗死(缺血改变),临床表现已运动障碍、意识行为异常和视觉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本病诊断要点:(1)多为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2)急性起病;(3)多有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心脏病病史,尤其房颤史、眩晕史等危险因素;(4)首发症状多为眩晕呕吐和视物模糊,或突发意识障碍为主;(5)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孑L异常、运动及感觉异常伴锥体束征、偏盲或皮质盲、行为异常及记忆障碍、视幻觉以及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异常运动等;(6)头颅MRI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6],脑梗死以丘脑和中脑为主,同时出现一侧或双侧枕叶、颞叶、小脑等梗死灶的不同分布和多样组合,尤其双侧丘脑“蝶形”病灶,即可确诊。脑血管造影能直接观察基底动脉及分支的狭窄和闭塞情况,可明确诊断。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