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介绍】
主诉
【讨论】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表皮内肿 瘤。 本病起源于末端汗管[1],多见于老年人。 好发于下 肢、躯干[2],也可发生于胸部、面部等其他部位。 皮损多 表现为角化性红斑或褐色斑块。 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和小汗腺汗孔瘤、 真皮导管 瘤、小汗腺腺瘤都属于良性小汗腺导管瘤[3]。 可以根据 肿瘤位置进行区分, 如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局限于表 皮;小汗腺汗孔瘤发生于表皮,向下延伸进入真皮;真 皮导管瘤位于真皮中下部分。 但因其细胞起源相似, 容易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有时可以在一个特殊皮损 中见到两个或更多亚型共存的现象。 在组织病理上,单纯性汗腺棘皮瘤表现为表皮内 境界清楚的肿瘤团块, 肿瘤细胞类似汗孔瘤细胞,体 积较鳞状细胞小,大小较均一,呈卵圆形或立方形,有 细胞间桥,核呈空泡状可见小核仁,细胞无异形性。 胞 质中含有糖原,符合小汗腺分化的特点。 肿瘤团块内 多数可以见到衬以嗜酸性小皮缘的导管腔和 (或)胞 质内空腔。 免疫组化对本病的诊断仅有提示意义,肿 瘤细胞有时表达上皮膜抗原(EMA),但通常不表达癌 胚抗原(CEA)[1,4]。 本例患者的皮损组织病理可见衬 以嗜酸性小皮缘的汗腺导管腔及腔内嗜酸性分泌物等结构,诊断明确,因此未加做免疫组化检查。 鉴别诊断方面,在病理上,单纯性汗腺棘皮瘤需要 与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和鲍恩病鉴别。 克隆型脂溢性 角化病由基底细胞和鳞状细胞形成巢状或鳞状涡,细 胞具有角化的潜能,可形成角囊肿,缺乏衬以嗜酸性小 皮缘的导管腔;黑素较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多。鲍恩病很少表现为表皮内巢状改变;细胞有非典型性,可见角 化不良;也无明显的导管分化。 肿瘤团块内的衬以嗜 酸性小皮缘的导管腔是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区别于克 隆型脂溢性角化病和鲍恩病的比较特征性的表现[5]。 虽然免疫组化对本病的诊断仅有提示意义,但新的标 记蛋白基膜聚糖蛋白(lumican)的发现也对本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依据。 Takayama 等[6]发现 28 例单纯 性汗腺棘皮瘤患者中有 22 例肿瘤细胞表达基膜聚糖 蛋白, 而他们在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中却几乎没 发现基膜聚糖蛋白的表达, 他们因此提出基膜聚糖蛋 白是鉴别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和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的 重要标记蛋白。 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是良性肿瘤,但亦有恶变风险, 日本学者发现 70 例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患者中有7 例 发生恶变[7],因此一旦确诊本病,建议尽早手术切除病灶。参考文献略。
来源:刘 晨,房思宁,郑利雄等,单纯性汗腺棘皮瘤[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8,47 (4):223-225 。
现病史
【讨论】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表皮内肿 瘤。 本病起源于末端汗管[1],多见于老年人。 好发于下 肢、躯干[2],也可发生于胸部、面部等其他部位。 皮损多 表现为角化性红斑或褐色斑块。 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和小汗腺汗孔瘤、 真皮导管 瘤、小汗腺腺瘤都属于良性小汗腺导管瘤[3]。 可以根据 肿瘤位置进行区分, 如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局限于表 皮;小汗腺汗孔瘤发生于表皮,向下延伸进入真皮;真 皮导管瘤位于真皮中下部分。 但因其细胞起源相似, 容易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有时可以在一个特殊皮损 中见到两个或更多亚型共存的现象。 在组织病理上,单纯性汗腺棘皮瘤表现为表皮内 境界清楚的肿瘤团块, 肿瘤细胞类似汗孔瘤细胞,体 积较鳞状细胞小,大小较均一,呈卵圆形或立方形,有 细胞间桥,核呈空泡状可见小核仁,细胞无异形性。 胞 质中含有糖原,符合小汗腺分化的特点。 肿瘤团块内 多数可以见到衬以嗜酸性小皮缘的导管腔和 (或)胞 质内空腔。 免疫组化对本病的诊断仅有提示意义,肿 瘤细胞有时表达上皮膜抗原(EMA),但通常不表达癌 胚抗原(CEA)[1,4]。 本例患者的皮损组织病理可见衬 以嗜酸性小皮缘的汗腺导管腔及腔内嗜酸性分泌物等结构,诊断明确,因此未加做免疫组化检查。 鉴别诊断方面,在病理上,单纯性汗腺棘皮瘤需要 与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和鲍恩病鉴别。 克隆型脂溢性 角化病由基底细胞和鳞状细胞形成巢状或鳞状涡,细 胞具有角化的潜能,可形成角囊肿,缺乏衬以嗜酸性小 皮缘的导管腔;黑素较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多。鲍恩病很少表现为表皮内巢状改变;细胞有非典型性,可见角 化不良;也无明显的导管分化。 肿瘤团块内的衬以嗜 酸性小皮缘的导管腔是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区别于克 隆型脂溢性角化病和鲍恩病的比较特征性的表现[5]。 虽然免疫组化对本病的诊断仅有提示意义,但新的标 记蛋白基膜聚糖蛋白(lumican)的发现也对本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依据。 Takayama 等[6]发现 28 例单纯 性汗腺棘皮瘤患者中有 22 例肿瘤细胞表达基膜聚糖 蛋白, 而他们在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中却几乎没 发现基膜聚糖蛋白的表达, 他们因此提出基膜聚糖蛋 白是鉴别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和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的 重要标记蛋白。 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是良性肿瘤,但亦有恶变风险, 日本学者发现 70 例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患者中有7 例 发生恶变[7],因此一旦确诊本病,建议尽早手术切除病灶。参考文献略。
来源:刘 晨,房思宁,郑利雄等,单纯性汗腺棘皮瘤[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8,47 (4):223-225 。
查体
【讨论】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表皮内肿 瘤。 本病起源于末端汗管[1],多见于老年人。 好发于下 肢、躯干[2],也可发生于胸部、面部等其他部位。 皮损多 表现为角化性红斑或褐色斑块。 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和小汗腺汗孔瘤、 真皮导管 瘤、小汗腺腺瘤都属于良性小汗腺导管瘤[3]。 可以根据 肿瘤位置进行区分, 如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局限于表 皮;小汗腺汗孔瘤发生于表皮,向下延伸进入真皮;真 皮导管瘤位于真皮中下部分。 但因其细胞起源相似, 容易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有时可以在一个特殊皮损 中见到两个或更多亚型共存的现象。 在组织病理上,单纯性汗腺棘皮瘤表现为表皮内 境界清楚的肿瘤团块, 肿瘤细胞类似汗孔瘤细胞,体 积较鳞状细胞小,大小较均一,呈卵圆形或立方形,有 细胞间桥,核呈空泡状可见小核仁,细胞无异形性。 胞 质中含有糖原,符合小汗腺分化的特点。 肿瘤团块内 多数可以见到衬以嗜酸性小皮缘的导管腔和 (或)胞 质内空腔。 免疫组化对本病的诊断仅有提示意义,肿 瘤细胞有时表达上皮膜抗原(EMA),但通常不表达癌 胚抗原(CEA)[1,4]。 本例患者的皮损组织病理可见衬 以嗜酸性小皮缘的汗腺导管腔及腔内嗜酸性分泌物等结构,诊断明确,因此未加做免疫组化检查。 鉴别诊断方面,在病理上,单纯性汗腺棘皮瘤需要 与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和鲍恩病鉴别。 克隆型脂溢性 角化病由基底细胞和鳞状细胞形成巢状或鳞状涡,细 胞具有角化的潜能,可形成角囊肿,缺乏衬以嗜酸性小 皮缘的导管腔;黑素较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多。鲍恩病很少表现为表皮内巢状改变;细胞有非典型性,可见角 化不良;也无明显的导管分化。 肿瘤团块内的衬以嗜 酸性小皮缘的导管腔是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区别于克 隆型脂溢性角化病和鲍恩病的比较特征性的表现[5]。 虽然免疫组化对本病的诊断仅有提示意义,但新的标 记蛋白基膜聚糖蛋白(lumican)的发现也对本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依据。 Takayama 等[6]发现 28 例单纯 性汗腺棘皮瘤患者中有 22 例肿瘤细胞表达基膜聚糖 蛋白, 而他们在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中却几乎没 发现基膜聚糖蛋白的表达, 他们因此提出基膜聚糖蛋 白是鉴别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和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的 重要标记蛋白。 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是良性肿瘤,但亦有恶变风险, 日本学者发现 70 例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患者中有7 例 发生恶变[7],因此一旦确诊本病,建议尽早手术切除病灶。参考文献略。
来源:刘 晨,房思宁,郑利雄等,单纯性汗腺棘皮瘤[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8,47 (4):223-225 。
辅助检查
【讨论】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表皮内肿 瘤。 本病起源于末端汗管[1],多见于老年人。 好发于下 肢、躯干[2],也可发生于胸部、面部等其他部位。 皮损多 表现为角化性红斑或褐色斑块。 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和小汗腺汗孔瘤、 真皮导管 瘤、小汗腺腺瘤都属于良性小汗腺导管瘤[3]。 可以根据 肿瘤位置进行区分, 如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局限于表 皮;小汗腺汗孔瘤发生于表皮,向下延伸进入真皮;真 皮导管瘤位于真皮中下部分。 但因其细胞起源相似, 容易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有时可以在一个特殊皮损 中见到两个或更多亚型共存的现象。 在组织病理上,单纯性汗腺棘皮瘤表现为表皮内 境界清楚的肿瘤团块, 肿瘤细胞类似汗孔瘤细胞,体 积较鳞状细胞小,大小较均一,呈卵圆形或立方形,有 细胞间桥,核呈空泡状可见小核仁,细胞无异形性。 胞 质中含有糖原,符合小汗腺分化的特点。 肿瘤团块内 多数可以见到衬以嗜酸性小皮缘的导管腔和 (或)胞 质内空腔。 免疫组化对本病的诊断仅有提示意义,肿 瘤细胞有时表达上皮膜抗原(EMA),但通常不表达癌 胚抗原(CEA)[1,4]。 本例患者的皮损组织病理可见衬 以嗜酸性小皮缘的汗腺导管腔及腔内嗜酸性分泌物等结构,诊断明确,因此未加做免疫组化检查。 鉴别诊断方面,在病理上,单纯性汗腺棘皮瘤需要 与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和鲍恩病鉴别。 克隆型脂溢性 角化病由基底细胞和鳞状细胞形成巢状或鳞状涡,细 胞具有角化的潜能,可形成角囊肿,缺乏衬以嗜酸性小 皮缘的导管腔;黑素较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多。鲍恩病很少表现为表皮内巢状改变;细胞有非典型性,可见角 化不良;也无明显的导管分化。 肿瘤团块内的衬以嗜 酸性小皮缘的导管腔是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区别于克 隆型脂溢性角化病和鲍恩病的比较特征性的表现[5]。 虽然免疫组化对本病的诊断仅有提示意义,但新的标 记蛋白基膜聚糖蛋白(lumican)的发现也对本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依据。 Takayama 等[6]发现 28 例单纯 性汗腺棘皮瘤患者中有 22 例肿瘤细胞表达基膜聚糖 蛋白, 而他们在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中却几乎没 发现基膜聚糖蛋白的表达, 他们因此提出基膜聚糖蛋 白是鉴别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和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的 重要标记蛋白。 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是良性肿瘤,但亦有恶变风险, 日本学者发现 70 例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患者中有7 例 发生恶变[7],因此一旦确诊本病,建议尽早手术切除病灶。参考文献略。
来源:刘 晨,房思宁,郑利雄等,单纯性汗腺棘皮瘤[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8,47 (4):223-225 。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