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1
0
收藏
分享

反复关节疼痛7月,发现皮疹及尿异常2月入院

w****3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3-07-16 14:22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13岁

【病案介绍】

主诉

: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症状,并有排尿困难和轻微尿痛症状,以耻骨上膀胱区疼痛明显,曾以尿路感染经常诊治,症状略有改善,并且经常复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天前患者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和排尿困难,并感膀胱区剧痛难忍,并出现肉眼全程血尿,呈暗红色,伴有凝血块,在当地卫生院留置尿管引流尿液,抗感染止血治疗,无任何好转,遂转至我院。入院前几天精神差,纳差,频繁恶心呕吐,为草绿色样胃液。

现病史

患儿7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膝关节和踝关节肿痛,无游走性,不伴发热,RF阴性,ASO182U/ml,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阿斯匹林等治疗,关节疼痛仍反复发作。2月前右趾关节也肿痛,医生发现躯干有米粒大小红色斑丘疹,无腹痛、便血及水肿,查体:T36℃P85次/分R23次/分BP128/92mmHgW42kg.查体合作,神清,营养中等,慢性病容,贫血貌,无柯兴面容,双眼睑轻度水肿,咽稍充血,扁桃体Ⅰ度大,鼻副窦区无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心律85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四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明显水肿,躯干和双下肢散在2cm大小红色皮疹,以双膝关节周围多见,不高出皮面,压之褪色。

辅助检查

患儿7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膝关节和踝关节肿痛,无游走性,不伴发热,RF阴性,ASO182U/ml,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阿斯匹林等治疗,关节疼痛仍反复发作。2月前右趾关节也肿痛,医生发现躯干有米粒大小红色斑丘疹,无腹痛、便血及水肿,查体:T36℃P85次/分R23次/分BP128/92mmHgW42kg.查体合作,神清,营养中等,慢性病容,贫血貌,无柯兴面容,双眼睑轻度水肿,咽稍充血,扁桃体Ⅰ度大,鼻副窦区无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心律85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四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明显水肿,躯干和双下肢散在2cm大小红色皮疹,以双膝关节周围多见,不高出皮面,压之褪色。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给予强的松20mg/天,维生素C和黄芪等治疗。
停用强的松,改用异烟肼、利福平抗结核治疗。3天前复查尿蛋白定量2.14g/24h,以"肾病综合征"收入我院。近10天来精神食欲减退,小便约2000ml/天,大便正常,体重增加约6Kg.该患儿过去无肾脏病、肝炎和结核病史。家族史无肾脏病患者,个人史无特殊。分析思考与讨论:1、诊断该患儿的思路是什么?2、下一步应该完善哪些资料?3、治疗方案?

诊断结果

"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

【其他】


【1周前出现低热、咳嗽,并咯血1次】 ,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w****3楼主 荣誉会员

参考答案: 病史特点: (1)12岁男性患儿,病程7月。 (2)有血尿、大量蛋白尿(定性++++以上)等肾脏损害,但无肾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3)肾外表现有关节疼痛(肢体大小关节疼痛肿胀、无游走性及功能障碍),皮疹(躯干红色的斑丘疹,无双下肢和臀部出现大小不等、对称分布的以伸侧为主的紫癜以及蝶形红斑),贫血、咳嗽、咯血等。 (4)血沉快,血清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阴性。 诊断思路:   该患儿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可以从多个临床症状出发进行鉴别诊断。但是我们可以抓住肾脏疾病的表现——血尿和蛋白尿,将这些临床表现分为肾脏表现和肾脏外表现进行分析。肾脏疾病围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分析:这些临床表现是肾脏病吗?是肾小球疾病还是肾小管疾病?如果是肾小球疾病,属于哪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原发还是继发?病理类型如何?肾脏功能如何?   该患儿有大量蛋白尿(定性为尿蛋白+++以上,定量在50mg/kg.d以上),首先考虑该患儿为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不同程度的水肿,但是前二者为主要诊断依据,在病程早期可以没有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可以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在排除继发性和先天性肾病后才能诊断原发性肾病。   (1)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肾病型):过敏性紫癜肾炎是在过敏性紫癜过程中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等肾脏损害表现,是儿童继发性肾病的最常见病因,以年长儿多见。肾脏症状多发生在过敏性紫癜发病后6个月内,以10~15天时为高峰。血尿是紫癜性肾炎最具特征性表现,常为肉眼血尿,病情轻时只有镜下血尿,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严重病人可以出现肾病综合征。中华儿科学会肾脏病学组在2000年11月珠海会议制定:在过敏性紫癜过程中(发病6月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等肾脏损害表现,即诊断紫癜性肾炎。发现有典型皮肤紫癜是诊断紫癜性肾炎的关键。该患儿为12岁男性儿童,有关节疼痛、皮疹和肾脏损害,可以考虑过敏性紫癜,但是缺乏典型的过敏性紫癜的皮肤表现,在没有失血的情况下,不应该出现贫血,并且咳嗽、咯血和肺部浸润也不能解释,故可以基本上排除。极少数不典型患儿可以作肾活检,如果光镜基本改变是局灶阶段性或弥漫性系膜增生,有时有不同程度的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有IgA颗粒样弥漫性肾小球沉积,大部分分布在系膜区,也有分布在内皮细胞区域的,在排除其他疾病后也可以考虑该诊断。   (2)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肾脏表现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国外报道为50%~80%,肾活检可达100%),主要侵犯学龄期女孩。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可轻可重,轻者只有轻微蛋白尿或镜下血尿,重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详细的临床病史调查和查体有助于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多数狼疮性肾炎患儿在出现肾脏的临床表现时会出现一些用原发性肾炎无法解释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体重降低、蝶形红斑、关节炎、脱发、口腔溃疡、贫血、肝脏肿大等出现多系统、多脏器损害,这时就需要进一步做相关检查如血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血清补体来排除狼疮性肾炎。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2年修订的诊断标准,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除符合SLE诊断标准外,尚应具有肾脏累及表现;持续阳性的蛋白尿及镜下血尿(特别是镜下万花筒样尿液改变)以及肾功能的改变等。该患儿有肾脏、皮肤、关节、肺和血液系统等多脏器多系统损害,可以考虑为狼疮性肾炎,但是该患儿为12岁男性患儿,血清抗核抗体谱(-),不符合狼疮的表现。可以进一步寻找狼疮细胞、查血清补体C3,作皮肤活检,必要时作肾脏活检明确诊断。   (3)原发性小血管炎肾脏损害:原发性小血管炎是系统性疾病,肾脏和肺是最常常受到累及的器官,主要指Wegener肉芽肿病和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肺出血约占小血管炎病人的30%-50%,肾脏常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的阶段性纤维素样坏死和新月体形成,如不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则进展迅速,常可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随着对于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研究深入,临床医师认识的提高及ANCA 检测的逐步推广,使该病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儿童原发性小血管炎最常见于Wegener肉芽肿。对于临床上有反复上呼吸道症状,鼻炎和副鼻窦炎,肺部炎症或咯血,经抗生素治疗无效,伴有血尿、蛋白尿等肾脏损害的患者,应高度警惕Wegener肉芽肿的可能,应检测ANCA。诊断可以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0年制订的诊断标准:①.鼻或口腔炎症:痛或无痛性口腔溃疡、脓性或血性鼻分泌物。②.胸部X线异常:胸片示结节、固定浸润灶或空洞。③.尿沉渣异常:镜下血尿?>5/HP?,或红细胞管型。④.病理:动脉壁、动脉周围或血管外部区域有肉芽肿炎症。有2项阳性即可诊断。c-ANCA阳性对诊断意义大。即使缺乏病理学依据,c-ANCA亦可帮助诊断Wegener肉芽肿。在90年代后期,依赖临床表现和高滴度的c-ANCA即可确诊,需活检确诊的比例较前下降。应该详细询问病史,有无鼻炎、鼻窦炎,作皮肤活检、做血的ANCA。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的诊断重点应放在狼疮性肾炎和原发性小血管炎,需要继续检查抗核抗体谱、狼疮细胞和ANCA。结果:抗核抗体谱(-)、狼疮细胞(-)、血清c-ANCA(+)、抗蛋白酶3抗体(+),提示原发性小血管炎。仔细询问病史,该患儿1年前因经常鼻塞、流涕,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并给予抗过敏治疗,鼻塞无好转。   入院后1周做肾活检,常规镜检:染色切片中见7-8个肾小球。其中2个小球有肉芽肿,余小球均有细胞纤维或纤维性新月体形成,肾小管上皮浊肿,水样变性,少数小管萎缩,少数小管腔内见蛋白管型,局灶区间质内有淋巴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增生。免疫荧光:IgG、IgA、C3、IgM均阴性,结合临床诊断Wegener肉芽肿成立。   治疗:W G 一经确诊应积极使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联合治疗。激素仍是首选药物, 活动期强的松用量为1~1.5mg/kg/d)。细胞毒药物首选环磷酰胺, 用量为2mg/kg/d), 美国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 环磷酰胺对90% 的W G 有效, 75%的患者可完全缓解。对有肾脏受累或肺脏严重病变者, 可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对环磷酰胺不能耐受者可使用甲氨喋呤等。病情缓解后强的松在2 月内应逐渐减量维持, 环磷酰胺则维持6~ 12 月。复方新诺明多用于局限型W G 或病情较轻的患者, 亦可和激素、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可减少复发率。其他治疗有免疫球蛋白静脉免疫封闭、血浆置换等。如不进行治疗,W G 1 年死亡率为83% , 2 年死亡率可达90%。环磷酰胺、强的松联合治疗可使W G 5 年死亡率降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