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介绍】
主诉
【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6岁,
【 主诉】
因“反复结节性皮炎9年,右侧肢体乏力3年,再发伴吞咽困难4个月”于2011年5月3日收住我科。
【 现病史】
患者9年前出现全身皮疹,以四肢、背部为主,为红色斑丘疹,伴明显瘙痒,反复发作,曾出现左侧上臂皮下包块,后自行消退。当时查血常规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百分比0.34,绝对值2.9×109/L),曾在我院皮肤科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仍有复发。3年前(2009年11月16日)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拟诊“脑梗死”曾在我科治疗,当时杏血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9,绝对值2.9x10'/L.查头颅MRI提示:左额颞叶、侧脑窜基底节区多发小灶新鲜梗死病灶(图1,2)。右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多发陈旧性梗死病灶。予阿司匹林、甲泼尼龙、羟基尿片等治疗,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有所减少(百分比0.13.绝对值1.1×109/L),偏瘫症状好转,遗留右侧肢体轻瘫。本次因“右侧肢体乏力加重伴吞咽困难4个月”而再次入院。查头颅MRI示:两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软化灶。给予阿司匹林、**等治疗。
【 体格检查】
血压125/7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两侧肢体痛觉对称,右侧肢体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淡红色丘疹、结节,大部分已经破溃,表面有血痂,伴有抓痕。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47,绝对值5.8×109/L;余指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7mm,超敏C反应蛋白O.81mg/L,类风湿因子<20U/flll.血免疫球蛋白E>3000U/ml;自身免疫抗体均阴性。脑脊液细胞学、生化及免疫学正常。粪便检查未见寄生虫虫卵。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B超及肌电网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之后)重度狭窄,前交通开放,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头颅MRA:丽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显示不清,两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可见;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图3),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经患者同意。行患处皮肤病理***组织检查:皮肤颗粒层水疱,疱内见个别嗜酸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皮及真皮有嗜酸性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4)。
【 初步诊断】
结合上述病史特点,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hypereosinophilicsyndrome,IHES),脑梗死,脑动脉炎。
【 讨论】
IHES由Hardy和Anderson于1968年首先提出,是一种病因不明,外周m中嗜酸粒细胞增多,伴多种脏器受累且预后较差的综合征。该病可侵犯多个系统,神经系统病变少见。其诊断标准包括:(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1.5×109/I.),并持续6个月以上;(2)出现多系统脏器损害,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3)不能找到可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病因。本例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IHES临床以哮喘、心脏受损常见,但如本例以皮疹和脑梗死为主要表现者临床罕见。患者皮疹特点为全身份布反复发作的结节性斑丘疹,伴瘙痒,皮下出现包块,可消退。皮肤***组织检查可见表皮及真皮嗜酸性细胞浸润。患者神经系统损害主要累及脑动脉,而周围神经未见损害。头颅MRI显示两侧大脑皮质及皮质下、脑室旁、基底节区呈斑点状,斑片状多发病灶,病灶新旧不一。DSA显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但未见斑块。血管影像及头颅MRI符合脑动脉血管炎。病理检查发现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推测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参与脑动脉的炎症反应。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未提示炎症反应,可能与血管炎非活动期,或激素治疗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IHES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故预后较差。治疗措施应个体化,以达到控制器官损害。延长生存期为目的。目前临床以免疫抑制剂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现病史
【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6岁,
【 主诉】
因“反复结节性皮炎9年,右侧肢体乏力3年,再发伴吞咽困难4个月”于2011年5月3日收住我科。
【 现病史】
患者9年前出现全身皮疹,以四肢、背部为主,为红色斑丘疹,伴明显瘙痒,反复发作,曾出现左侧上臂皮下包块,后自行消退。当时查血常规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百分比0.34,绝对值2.9×109/L),曾在我院皮肤科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仍有复发。3年前(2009年11月16日)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拟诊“脑梗死”曾在我科治疗,当时杏血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9,绝对值2.9x10'/L.查头颅MRI提示:左额颞叶、侧脑窜基底节区多发小灶新鲜梗死病灶(图1,2)。右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多发陈旧性梗死病灶。予阿司匹林、甲泼尼龙、羟基尿片等治疗,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有所减少(百分比0.13.绝对值1.1×109/L),偏瘫症状好转,遗留右侧肢体轻瘫。本次因“右侧肢体乏力加重伴吞咽困难4个月”而再次入院。查头颅MRI示:两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软化灶。给予阿司匹林、**等治疗。
【 体格检查】
血压125/7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两侧肢体痛觉对称,右侧肢体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淡红色丘疹、结节,大部分已经破溃,表面有血痂,伴有抓痕。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47,绝对值5.8×109/L;余指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7mm,超敏C反应蛋白O.81mg/L,类风湿因子<20U/flll.血免疫球蛋白E>3000U/ml;自身免疫抗体均阴性。脑脊液细胞学、生化及免疫学正常。粪便检查未见寄生虫虫卵。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B超及肌电网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之后)重度狭窄,前交通开放,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头颅MRA:丽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显示不清,两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可见;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图3),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经患者同意。行患处皮肤病理***组织检查:皮肤颗粒层水疱,疱内见个别嗜酸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皮及真皮有嗜酸性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4)。
【 初步诊断】
结合上述病史特点,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hypereosinophilicsyndrome,IHES),脑梗死,脑动脉炎。
【 讨论】
IHES由Hardy和Anderson于1968年首先提出,是一种病因不明,外周m中嗜酸粒细胞增多,伴多种脏器受累且预后较差的综合征。该病可侵犯多个系统,神经系统病变少见。其诊断标准包括:(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1.5×109/I.),并持续6个月以上;(2)出现多系统脏器损害,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3)不能找到可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病因。本例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IHES临床以哮喘、心脏受损常见,但如本例以皮疹和脑梗死为主要表现者临床罕见。患者皮疹特点为全身份布反复发作的结节性斑丘疹,伴瘙痒,皮下出现包块,可消退。皮肤***组织检查可见表皮及真皮嗜酸性细胞浸润。患者神经系统损害主要累及脑动脉,而周围神经未见损害。头颅MRI显示两侧大脑皮质及皮质下、脑室旁、基底节区呈斑点状,斑片状多发病灶,病灶新旧不一。DSA显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但未见斑块。血管影像及头颅MRI符合脑动脉血管炎。病理检查发现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推测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参与脑动脉的炎症反应。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未提示炎症反应,可能与血管炎非活动期,或激素治疗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IHES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故预后较差。治疗措施应个体化,以达到控制器官损害。延长生存期为目的。目前临床以免疫抑制剂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既往史
【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6岁,
【 主诉】
因“反复结节性皮炎9年,右侧肢体乏力3年,再发伴吞咽困难4个月”于2011年5月3日收住我科。
【 现病史】
患者9年前出现全身皮疹,以四肢、背部为主,为红色斑丘疹,伴明显瘙痒,反复发作,曾出现左侧上臂皮下包块,后自行消退。当时查血常规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百分比0.34,绝对值2.9×109/L),曾在我院皮肤科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仍有复发。3年前(2009年11月16日)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拟诊“脑梗死”曾在我科治疗,当时杏血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9,绝对值2.9x10'/L.查头颅MRI提示:左额颞叶、侧脑窜基底节区多发小灶新鲜梗死病灶(图1,2)。右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多发陈旧性梗死病灶。予阿司匹林、甲泼尼龙、羟基尿片等治疗,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有所减少(百分比0.13.绝对值1.1×109/L),偏瘫症状好转,遗留右侧肢体轻瘫。本次因“右侧肢体乏力加重伴吞咽困难4个月”而再次入院。查头颅MRI示:两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软化灶。给予阿司匹林、**等治疗。
【 体格检查】
血压125/7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两侧肢体痛觉对称,右侧肢体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淡红色丘疹、结节,大部分已经破溃,表面有血痂,伴有抓痕。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47,绝对值5.8×109/L;余指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7mm,超敏C反应蛋白O.81mg/L,类风湿因子<20U/flll.血免疫球蛋白E>3000U/ml;自身免疫抗体均阴性。脑脊液细胞学、生化及免疫学正常。粪便检查未见寄生虫虫卵。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B超及肌电网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之后)重度狭窄,前交通开放,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头颅MRA:丽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显示不清,两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可见;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图3),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经患者同意。行患处皮肤病理***组织检查:皮肤颗粒层水疱,疱内见个别嗜酸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皮及真皮有嗜酸性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4)。
【 初步诊断】
结合上述病史特点,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hypereosinophilicsyndrome,IHES),脑梗死,脑动脉炎。
【 讨论】
IHES由Hardy和Anderson于1968年首先提出,是一种病因不明,外周m中嗜酸粒细胞增多,伴多种脏器受累且预后较差的综合征。该病可侵犯多个系统,神经系统病变少见。其诊断标准包括:(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1.5×109/I.),并持续6个月以上;(2)出现多系统脏器损害,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3)不能找到可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病因。本例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IHES临床以哮喘、心脏受损常见,但如本例以皮疹和脑梗死为主要表现者临床罕见。患者皮疹特点为全身份布反复发作的结节性斑丘疹,伴瘙痒,皮下出现包块,可消退。皮肤***组织检查可见表皮及真皮嗜酸性细胞浸润。患者神经系统损害主要累及脑动脉,而周围神经未见损害。头颅MRI显示两侧大脑皮质及皮质下、脑室旁、基底节区呈斑点状,斑片状多发病灶,病灶新旧不一。DSA显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但未见斑块。血管影像及头颅MRI符合脑动脉血管炎。病理检查发现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推测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参与脑动脉的炎症反应。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未提示炎症反应,可能与血管炎非活动期,或激素治疗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IHES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故预后较差。治疗措施应个体化,以达到控制器官损害。延长生存期为目的。目前临床以免疫抑制剂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个人史
【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6岁,
【 主诉】
因“反复结节性皮炎9年,右侧肢体乏力3年,再发伴吞咽困难4个月”于2011年5月3日收住我科。
【 现病史】
患者9年前出现全身皮疹,以四肢、背部为主,为红色斑丘疹,伴明显瘙痒,反复发作,曾出现左侧上臂皮下包块,后自行消退。当时查血常规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百分比0.34,绝对值2.9×109/L),曾在我院皮肤科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仍有复发。3年前(2009年11月16日)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拟诊“脑梗死”曾在我科治疗,当时杏血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9,绝对值2.9x10'/L.查头颅MRI提示:左额颞叶、侧脑窜基底节区多发小灶新鲜梗死病灶(图1,2)。右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多发陈旧性梗死病灶。予阿司匹林、甲泼尼龙、羟基尿片等治疗,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有所减少(百分比0.13.绝对值1.1×109/L),偏瘫症状好转,遗留右侧肢体轻瘫。本次因“右侧肢体乏力加重伴吞咽困难4个月”而再次入院。查头颅MRI示:两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软化灶。给予阿司匹林、**等治疗。
【 体格检查】
血压125/7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两侧肢体痛觉对称,右侧肢体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淡红色丘疹、结节,大部分已经破溃,表面有血痂,伴有抓痕。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47,绝对值5.8×109/L;余指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7mm,超敏C反应蛋白O.81mg/L,类风湿因子<20U/flll.血免疫球蛋白E>3000U/ml;自身免疫抗体均阴性。脑脊液细胞学、生化及免疫学正常。粪便检查未见寄生虫虫卵。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B超及肌电网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之后)重度狭窄,前交通开放,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头颅MRA:丽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显示不清,两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可见;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图3),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经患者同意。行患处皮肤病理***组织检查:皮肤颗粒层水疱,疱内见个别嗜酸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皮及真皮有嗜酸性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4)。
【 初步诊断】
结合上述病史特点,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hypereosinophilicsyndrome,IHES),脑梗死,脑动脉炎。
【 讨论】
IHES由Hardy和Anderson于1968年首先提出,是一种病因不明,外周m中嗜酸粒细胞增多,伴多种脏器受累且预后较差的综合征。该病可侵犯多个系统,神经系统病变少见。其诊断标准包括:(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1.5×109/I.),并持续6个月以上;(2)出现多系统脏器损害,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3)不能找到可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病因。本例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IHES临床以哮喘、心脏受损常见,但如本例以皮疹和脑梗死为主要表现者临床罕见。患者皮疹特点为全身份布反复发作的结节性斑丘疹,伴瘙痒,皮下出现包块,可消退。皮肤***组织检查可见表皮及真皮嗜酸性细胞浸润。患者神经系统损害主要累及脑动脉,而周围神经未见损害。头颅MRI显示两侧大脑皮质及皮质下、脑室旁、基底节区呈斑点状,斑片状多发病灶,病灶新旧不一。DSA显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但未见斑块。血管影像及头颅MRI符合脑动脉血管炎。病理检查发现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推测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参与脑动脉的炎症反应。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未提示炎症反应,可能与血管炎非活动期,或激素治疗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IHES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故预后较差。治疗措施应个体化,以达到控制器官损害。延长生存期为目的。目前临床以免疫抑制剂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查体
T:36.70℃,P:81次/分,R:19次/分,BP:110/85mmHg
【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6岁,
【 主诉】
因“反复结节性皮炎9年,右侧肢体乏力3年,再发伴吞咽困难4个月”于2011年5月3日收住我科。
【 现病史】
患者9年前出现全身皮疹,以四肢、背部为主,为红色斑丘疹,伴明显瘙痒,反复发作,曾出现左侧上臂皮下包块,后自行消退。当时查血常规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百分比0.34,绝对值2.9×109/L),曾在我院皮肤科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仍有复发。3年前(2009年11月16日)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拟诊“脑梗死”曾在我科治疗,当时杏血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9,绝对值2.9x10'/L.查头颅MRI提示:左额颞叶、侧脑窜基底节区多发小灶新鲜梗死病灶(图1,2)。右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多发陈旧性梗死病灶。予阿司匹林、甲泼尼龙、羟基尿片等治疗,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有所减少(百分比0.13.绝对值1.1×109/L),偏瘫症状好转,遗留右侧肢体轻瘫。本次因“右侧肢体乏力加重伴吞咽困难4个月”而再次入院。查头颅MRI示:两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软化灶。给予阿司匹林、**等治疗。
【 体格检查】
血压125/7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两侧肢体痛觉对称,右侧肢体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淡红色丘疹、结节,大部分已经破溃,表面有血痂,伴有抓痕。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47,绝对值5.8×109/L;余指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7mm,超敏C反应蛋白O.81mg/L,类风湿因子<20U/flll.血免疫球蛋白E>3000U/ml;自身免疫抗体均阴性。脑脊液细胞学、生化及免疫学正常。粪便检查未见寄生虫虫卵。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B超及肌电网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之后)重度狭窄,前交通开放,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头颅MRA:丽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显示不清,两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可见;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图3),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经患者同意。行患处皮肤病理***组织检查:皮肤颗粒层水疱,疱内见个别嗜酸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皮及真皮有嗜酸性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4)。
【 初步诊断】
结合上述病史特点,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hypereosinophilicsyndrome,IHES),脑梗死,脑动脉炎。
【 讨论】
IHES由Hardy和Anderson于1968年首先提出,是一种病因不明,外周m中嗜酸粒细胞增多,伴多种脏器受累且预后较差的综合征。该病可侵犯多个系统,神经系统病变少见。其诊断标准包括:(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1.5×109/I.),并持续6个月以上;(2)出现多系统脏器损害,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3)不能找到可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病因。本例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IHES临床以哮喘、心脏受损常见,但如本例以皮疹和脑梗死为主要表现者临床罕见。患者皮疹特点为全身份布反复发作的结节性斑丘疹,伴瘙痒,皮下出现包块,可消退。皮肤***组织检查可见表皮及真皮嗜酸性细胞浸润。患者神经系统损害主要累及脑动脉,而周围神经未见损害。头颅MRI显示两侧大脑皮质及皮质下、脑室旁、基底节区呈斑点状,斑片状多发病灶,病灶新旧不一。DSA显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但未见斑块。血管影像及头颅MRI符合脑动脉血管炎。病理检查发现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推测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参与脑动脉的炎症反应。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未提示炎症反应,可能与血管炎非活动期,或激素治疗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IHES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故预后较差。治疗措施应个体化,以达到控制器官损害。延长生存期为目的。目前临床以免疫抑制剂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6岁,
【 主诉】
因“反复结节性皮炎9年,右侧肢体乏力3年,再发伴吞咽困难4个月”于2011年5月3日收住我科。
【 现病史】
患者9年前出现全身皮疹,以四肢、背部为主,为红色斑丘疹,伴明显瘙痒,反复发作,曾出现左侧上臂皮下包块,后自行消退。当时查血常规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百分比0.34,绝对值2.9×109/L),曾在我院皮肤科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仍有复发。3年前(2009年11月16日)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拟诊“脑梗死”曾在我科治疗,当时杏血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9,绝对值2.9x10'/L.查头颅MRI提示:左额颞叶、侧脑窜基底节区多发小灶新鲜梗死病灶(图1,2)。右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多发陈旧性梗死病灶。予阿司匹林、甲泼尼龙、羟基尿片等治疗,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有所减少(百分比0.13.绝对值1.1×109/L),偏瘫症状好转,遗留右侧肢体轻瘫。本次因“右侧肢体乏力加重伴吞咽困难4个月”而再次入院。查头颅MRI示:两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软化灶。给予阿司匹林、**等治疗。
【 体格检查】
血压125/7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两侧肢体痛觉对称,右侧肢体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淡红色丘疹、结节,大部分已经破溃,表面有血痂,伴有抓痕。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47,绝对值5.8×109/L;余指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7mm,超敏C反应蛋白O.81mg/L,类风湿因子<20U/flll.血免疫球蛋白E>3000U/ml;自身免疫抗体均阴性。脑脊液细胞学、生化及免疫学正常。粪便检查未见寄生虫虫卵。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B超及肌电网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之后)重度狭窄,前交通开放,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头颅MRA:丽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显示不清,两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可见;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图3),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经患者同意。行患处皮肤病理***组织检查:皮肤颗粒层水疱,疱内见个别嗜酸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皮及真皮有嗜酸性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4)。
【 初步诊断】
结合上述病史特点,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hypereosinophilicsyndrome,IHES),脑梗死,脑动脉炎。
【 讨论】
IHES由Hardy和Anderson于1968年首先提出,是一种病因不明,外周m中嗜酸粒细胞增多,伴多种脏器受累且预后较差的综合征。该病可侵犯多个系统,神经系统病变少见。其诊断标准包括:(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1.5×109/I.),并持续6个月以上;(2)出现多系统脏器损害,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3)不能找到可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病因。本例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IHES临床以哮喘、心脏受损常见,但如本例以皮疹和脑梗死为主要表现者临床罕见。患者皮疹特点为全身份布反复发作的结节性斑丘疹,伴瘙痒,皮下出现包块,可消退。皮肤***组织检查可见表皮及真皮嗜酸性细胞浸润。患者神经系统损害主要累及脑动脉,而周围神经未见损害。头颅MRI显示两侧大脑皮质及皮质下、脑室旁、基底节区呈斑点状,斑片状多发病灶,病灶新旧不一。DSA显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但未见斑块。血管影像及头颅MRI符合脑动脉血管炎。病理检查发现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推测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参与脑动脉的炎症反应。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未提示炎症反应,可能与血管炎非活动期,或激素治疗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IHES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故预后较差。治疗措施应个体化,以达到控制器官损害。延长生存期为目的。目前临床以免疫抑制剂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其他】
【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6岁,
【 主诉】
因“反复结节性皮炎9年,右侧肢体乏力3年,再发伴吞咽困难4个月”于2011年5月3日收住我科。
【 现病史】
患者9年前出现全身皮疹,以四肢、背部为主,为红色斑丘疹,伴明显瘙痒,反复发作,曾出现左侧上臂皮下包块,后自行消退。当时查血常规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百分比0.34,绝对值2.9×109/L),曾在我院皮肤科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仍有复发。3年前(2009年11月16日)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拟诊“脑梗死”曾在我科治疗,当时杏血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9,绝对值2.9x10'/L.查头颅MRI提示:左额颞叶、侧脑窜基底节区多发小灶新鲜梗死病灶(图1,2)。右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多发陈旧性梗死病灶。予阿司匹林、甲泼尼龙、羟基尿片等治疗,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有所减少(百分比0.13.绝对值1.1×109/L),偏瘫症状好转,遗留右侧肢体轻瘫。本次因“右侧肢体乏力加重伴吞咽困难4个月”而再次入院。查头颅MRI示:两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软化灶。给予阿司匹林、**等治疗。
【 体格检查】
血压125/7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两侧肢体痛觉对称,右侧肢体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淡红色丘疹、结节,大部分已经破溃,表面有血痂,伴有抓痕。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47,绝对值5.8×109/L;余指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7mm,超敏C反应蛋白O.81mg/L,类风湿因子<20U/flll.血免疫球蛋白E>3000U/ml;自身免疫抗体均阴性。脑脊液细胞学、生化及免疫学正常。粪便检查未见寄生虫虫卵。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B超及肌电网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之后)重度狭窄,前交通开放,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头颅MRA:丽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显示不清,两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可见;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图3),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经患者同意。行患处皮肤病理***组织检查:皮肤颗粒层水疱,疱内见个别嗜酸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皮及真皮有嗜酸性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4)。
【 初步诊断】
结合上述病史特点,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hypereosinophilicsyndrome,IHES),脑梗死,脑动脉炎。
【 讨论】
IHES由Hardy和Anderson于1968年首先提出,是一种病因不明,外周m中嗜酸粒细胞增多,伴多种脏器受累且预后较差的综合征。该病可侵犯多个系统,神经系统病变少见。其诊断标准包括:(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1.5×109/I.),并持续6个月以上;(2)出现多系统脏器损害,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3)不能找到可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病因。本例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IHES临床以哮喘、心脏受损常见,但如本例以皮疹和脑梗死为主要表现者临床罕见。患者皮疹特点为全身份布反复发作的结节性斑丘疹,伴瘙痒,皮下出现包块,可消退。皮肤***组织检查可见表皮及真皮嗜酸性细胞浸润。患者神经系统损害主要累及脑动脉,而周围神经未见损害。头颅MRI显示两侧大脑皮质及皮质下、脑室旁、基底节区呈斑点状,斑片状多发病灶,病灶新旧不一。DSA显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但未见斑块。血管影像及头颅MRI符合脑动脉血管炎。病理检查发现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推测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参与脑动脉的炎症反应。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未提示炎症反应,可能与血管炎非活动期,或激素治疗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IHES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故预后较差。治疗措施应个体化,以达到控制器官损害。延长生存期为目的。目前临床以免疫抑制剂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全部评论
大量出血是不能做急诊胃镜的、做了如果胃里大量积血也是看不清的、得先止血对症处理后才能。这个女的也真胆大、叫人家到药店去、还主治?笑死人!
收获很多
学习了。可是现在这种混饭吃的一姐还不算少的了!无语了。
胃镜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方法现今巳开展如下内容: (1)胃镜下止血剂的应用①在内镜直视下应用内镜注射针注射:将止血剂或硬化物注入以达止血目的,常用药有肾上膜素液以收缩血管,或高渗盐水使局部形成高渗环境,使其周围局部组织水肿;使血管壁的类纤维蛋白变J 性,则出血血管内腔狭窄、闭塞、血栓形成;或直接注射立止血或1%乙氧硬化醇止血。②内镜下喷洒止血剂:对准出血病灶喷洒止血剂,如孟氏液( llesnom s solution)即碱式硫酸铁液,此液有强烈收敛作用,可促进血小板血栓、纤维蛋白血栓以及红细胞聚集,在出血灶表面形成一层膜而达到止血。用量为5%、10% 的孟氏液10 - 30毫升;还有组织结合剂如起基氧化丙烯醋、聚氨醋、环氧醋;巴立酶(立止血)或凝血酶等,其止血效果仅 为暂时性。 (2)电凝止血采用电灼探头按压在出血灶上,高频电凝,血变性凝固,而达止血目的,但当凝固册皮脱落时则易再 出血,此法烧灼不能时间过久,仅数秒钟即足够。另外此法对动脉出血的止血效果差。 (3)微波止血利用微波经过组织产生热能起凝固止血作用,因为这种热能一般不超过1∞"C,故比激光、电凝安全。 微波止血是利用针状凝固电极,故凝固的深度与**深度等同,且对黠膜表层凝固少;如若用杆状或球状微波极,则黠膜表层凝固面广而深度浅,由此根据病变情况采取不同微波极就可起不同功效。一般微波功率用30 - 40瓦平均15秒可达止血。微波能止血的血管是小动静脉,动脉管径<2毫米,静 脉<3毫米。 (4)激光止血临床常用Nd-YAG激光,因其功率大,穿透力强,故止血效果好,但易致穿孔等并发症。一般取70 -80瓦0.5 - 1.0秒采用反复发射激光直至止血为止。其止血效果虽好,但复发率高,有报告称复发出血率达30%。 (5)热电极止血电极一般温度高达140 - 150"C ,一般每 次15焦耳、时间1秒,可反复热电极止血直至血液凝固(止血)。 (6)夹钳止血经内镜下用金属夹钳对准出血管夹钳压 迫止血,根据病灶范围需要确定夹钳数目,在内镜下经夹钳后,不出血后才取出内镜。止血夹钳经数天或数月自行脱落, 一般不出现再出血等并发症。有人曾报告用此法治疗过食管 静脉曲张的出血。 胃镜检查是可有一定创伤,**性恶心呕吐在所难免,因此行使检查时需要仔细谨慎,防止引发大出血而休克。因此个人觉得对于少量出血患者可以检查,对于较大量的活动性出血还是不做为好。稳定后再查不迟。
回复 落魄医生1 既然是主治医师怎么会连这个常识性的东东都不知道啊!落魄医生应该好好给那位女医生上一课的,或者让她到爱爱医论坛来深造! 呵呵,她不归我管哦
回复 2楼 落魄医生1 既然是主治医师怎么会连这个常识性的东东都不知道啊!落魄医生应该好好给那位女医生上一课的,或者让她到爱爱医论坛来深造!
难道她没见过胃镜下止血吗?
年轻啊,太年轻啊,不认真没有责任心,我刚刚毕业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经历。至于医院里面的医生,很多都是这样的,和药店有关联。没办法啊,为了经济搞活自己的口袋很重要。
在等……还在等……
话说,患者来到了县医院.....挂号......走进以消化内科一诊室。 接诊的是一主治医师,女性,也就三十多岁吧。 医生问:怎么了? 患者答:胃疼,黑便。怕是胃出血了,以前我有胃病的。 医生说:那我给你开点药,到医院对面的xxx药店去买吧,医院里的贵。 患者说:我们那里的大夫让我来这里做个胃镜...... 医生怒:什么?现在要是胃出血的话就不能做胃镜的!做出事来,谁负责啊?你们那的医生能负责吗?这个申请单我不敢开。 患者晕:.......那我给我们那的大夫打个电话吧... 我的电话**响起,电话接通。 我:喂... 患者:大哥(这个患者是我一个朋友的亲戚,朋友叫我哥,他也这么叫了),县医院的大夫说了,现在不能做胃镜啊。 我疑惑:为什么啊? 患者:她说了,胃出血时不能做胃镜的,她说她不敢给开,怕出事。 我倒....... 我:那你就再换个医生开单子吧。 后来,患者和那个医生大吵一架..... ................................... 按:对于上消化道出血首先必须做消化道内镜诊断,甚至治疗的。 我真搞不懂一个消化内科的专科医生这个常识都不懂吗? 我发誓,我的患者绝不会让他们再去这个医院做检查了,难怪有人把这个医院叫做“屠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