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已经发生转移,治疗方法不只有放疗和化疗
发布人:
童辉肿瘤科-肿瘤内科 主治医师
更新时间:2023-05-25 10:31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72岁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右肺上叶鳞状细胞癌侵及壁层胸膜
【治疗方案】开胸切除右肺上叶,同时切除右侧第2-4肋骨被侵犯的部分,清扫淋巴结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平稳
【病案重点】右肺上叶鳞状细胞癌
【病案介绍】
主诉
右侧胸部疼痛四个月。
现病史
患者于四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部疼痛,难以忍受,伴咳嗽咳痰,咳白色粘液痰,痰中带血。未服用药物。现为进一步确诊及治疗,来我院就诊。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状态一般、食欲下降,睡眠、体重、大小便未出现明显改变。
既往史
无过敏史、外伤史、手术史,无疫区、疫情、疫水居住史,无牧区、矿山、高氟区、低碘区居住史,无化学性物质、放射物、毒物接触史,无毒品接触史。
个人史:无喝酒、抽烟等不良嗜好。家庭成员均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家族遗传史。
查体
T:36.3℃,P:77次/分,R:20次/分,BP:109/72mmHg
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较差,面色苍白,表情自如,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对答切题,语言流畅,自主体位,步入病房,查体合作。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正常,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右侧腋下区有明显压痛.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尖段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较厚处约1.6cm,内壁不光滑,可见多发嵴样改变,增强扫描空洞壁轻-中度强化,可见肺动脉分支进入空洞壁,病灶与邻近右侧胸膜宽基底相连,分界不清,局部胸膜增厚。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稍增大。
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提示非小细胞癌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右肺上叶肿瘤侵及壁层胸膜
诊断依据
①老年男性患者,右侧胸部疼痛难忍四个月,伴咳嗽咳痰,咳白色粘液痰,痰中带血;
②患者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尖段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较厚处约1.6cm,内壁不光滑,可见多发嵴样改变,增强扫描空洞壁轻-中度强化,可见肺动脉分支进入空洞壁,病灶与邻近右侧胸膜宽基底相连,分界不清,局部胸膜增厚。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稍增大;
③患者行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提示非小细胞癌。
鉴别诊断
①肺结核:肺结核多见于年轻患者,可有反复血痰史,常伴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痰结核杆菌、脱落细胞检查及纤维奇观镜检查及活检可与肺癌鉴别。
②肺炎:肺炎起病急骤,先有寒战、高热等毒血现象,然后出现呼吸道症状,X线表现为云絮影,不呈段叶分布,无支气管阻塞,经抗感染治疗病灶吸收迅速而完全。
诊治经过
患者因右侧胸部疼痛难忍四个月来我院诊疗,同时伴咳嗽咳痰,咳白色粘液痰,痰中带血。患者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尖段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较厚处约1.6cm,内壁不光滑,可见多发嵴样改变,增强扫描空洞壁轻-中度强化,可见肺动脉分支进入空洞壁,病灶与邻近右侧胸膜宽基底相连,分界不清,局部胸膜增厚。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稍增大。患者行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提示非小细胞癌。确诊为右肺上叶肿瘤侵及壁层胸膜。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以及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情况,选择手术治疗。选择开胸切除右肺上叶,同时切除右侧第2-4肋骨被侵犯的部分,清扫淋巴结。术后转入监护室,呼吸机辅助通气1天,术后3天转回普通病房。患者术后咳痰较多,大量黄痰,发热,最高达38.6℃,痰液培养出肺炎克雷伯杆菌。该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床旁气管镜吸痰治疗。术后病理检测结果提示鳞状细胞癌,所取第2、4、7、9、10、11组共13个淋巴结均未发生转移,壁层胸膜受侵犯,所取肋骨未受侵犯。
诊断结果
右肺上叶鳞状细胞癌侵及壁层胸膜
【分析总结】
对于术后需要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应提前告诉患者尽量配合,做到适应呼吸机呼吸,随着呼吸机的气体进出呼吸,不乱拉乱扯连接管道。停用呼吸机后需要做到尽力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肺复张。要尽早下床活动促进引流,促进手术后胸腔内残余气体排出,预防深静脉血栓。对于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肺梗死,它是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它的风险因素包括长期卧床、心脏或胸科手术、老年、既往有心房颤动病史、下肢静脉炎等,该患者为老年人,手术回家后活动量少,坐或卧床时间多,是肺梗死的风险因素。肺梗死的临床表现为气紧、胸闷、呼吸困难,常常在长期卧床突然活动或用力排便时诱发。因此,长期卧床的血栓高风险病人可以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