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女,69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腔隙性脑梗死
【治疗方案】肠溶阿斯匹林 ( 拜耳 ) ,阿托伐他汀钙片;营养神经:腺苷钴胺;改善头晕症状:天麻素;改善循环、扩血管:注射用曲克芦丁 ( 布瑞金 ) ,注射用血栓通 ( 冻干 ) ,倍他司汀,尼麦角林;等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腔隙性脑梗死
2021/05/18 我院急诊查血细胞分析、 C 反应蛋白:正常。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 79.10ng/ml ,B 型钠尿肽前体:正常。快速生化:随机血糖 7.77mmol/l ,尿素 7.9mmol/L ,谷草转氨酶 47u/L ,肌酸激酶 178u/L ,电解质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新冠病毒核酸:阴性。 09:43 查头、胸部 CT 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腔隙灶、脑萎缩、脱髓鞘),建议 MRI 进一步检查;右侧额骨局部骨质增生硬化,请结合临床;两肺纹理增强,右肺上叶、左肺下叶实性结节,建议结合临床及隔期复查;扫及包括上腹部:脂肪肝。 2021.05.21 头颅 MRI :
1. 轻度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改变(脑萎缩、脱髓鞘);
2.CE-MRA 示:右侧椎动脉纤细,颅内动脉轻度硬化改变。
2021.05.22 颈椎 MR :
1. 颈 5-6 、颈 6-7 椎间盘向后突出;
2. 颈椎骨质增生。
1.动脉夹层相关性卒中:颈动脉和椎动脉夹层是导致 TIA 和卒中的相对常见的原因,尤其在年轻患者中。严重的头颈部创伤可能导致动脉夹层,但是有大约一半是自发性的或由轻微损伤所致。动脉夹层可导致缺血性卒中,表现类似脑栓塞,需查 MRI 和 MRA 或 CTA 明确诊断。
2.卵圆孔未闭( PFO )相关性卒中: PFO 是房间隔的胚胎性缺损,伴有或不伴有房间隔动脉瘤。 PFO 会显著增高高危患者的卒中风险,需查食道超声心动检查或 TCD 发泡试验可鉴别。
入院后予以:
1.II 级护理 , 洼田饮水试验评估 , 低盐饮食 , 测血压、心率 qd, 陪护 1 人 , 急性期康复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 控烟及健康教育 , 防跌倒;
2.药物上予以:二级预防:肠溶阿斯匹林 ( 拜耳 ) ,阿托伐他汀钙片;营养神经:腺苷钴胺;改善头晕症状:天麻素;改善循环、扩血管:注射用曲克芦丁 ( 布瑞金 ) ,注射用血栓通 ( 冻干 ) ,倍他司汀,尼麦角林;等治疗。症状逐渐好转,精神状态可,住院 13天,经上级医师查房后准予出院 .
此例患者面部麻木来院就诊,完善头颅磁共振及ct后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腔隙性脑梗死,经过治疗好转。造成面部麻木的原因较多,常见有以下几点:
1.感染性因素:比如由感染引起的面部组织损伤或者面部神经发炎,比较常见的有三叉神经炎症;
2.神经压迫:比如三叉神经压迫会出现面部麻木的症状,此外颈椎病变一部分也会压迫到三叉神经,从而引起面部麻木的症状;
3.血管病变:比如有血管硬化、狭窄、斑块的患者容易造成大脑缺血、缺氧,从而出现面部支配区域的缺血、缺氧,表现为麻木症状;
4.内分泌代谢因素:比如存在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贫血等因素,也会造成面部的麻木症状,需要纠正相关疾病来改善症状;
5.系统全身因素: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睡眠障碍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精神因素,也会造成面部的麻木症状。需要根据系统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对因治疗。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版权所有:珠海横琴杏林普康综合门诊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全部评论
学习了腔隙性脑梗死
学习了腔隙性脑梗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