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24岁,警察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中医诊断: 腹泻 脾肾两虚;西医诊断: 慢性腹泻 药物性肝损害 肛周脓肿
【治疗方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予甘草酸二胺护肝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慢性腹泻,自行用药导致肝损害,并发肛周脓肿保守治疗
间断性腹泻5年,乏力、厌油腻半月,肛周肿痛3天
血常规示:白细胞:6.52*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52.60%,淋巴细胞比率40.70%,中性粒细胞数3.44*10^9/L,淋巴细胞数2.65*10^9/L。肝功能回报示:ALT:180.2U/L,AST101 U/L。肛周B超示:膝胸卧位肛周3点距表皮1.7cm可见一大小0.8*0.4cm低回声包块,边界欠清晰。提示:左侧低回声包块。
1.青年男性,慢性病程,急性发作;
2.患者5年前出现腹泻,淡黄色稀水样,每日大便十余次,每于进食生冷、辛辣食物、饮酒后复发,长期反复发作,间断用药。半月前进食辛辣饮食后腹泻再次出现,并出现乏力、厌油腻,上腹闷胀不适,3天前肛缘隆起一包块,轻度疼痛 ;
3.查体:膝胸卧位3点旁可见隆起一红肿包块,范围约1.2cm*0.8cm大小。包块轻度波动感,触痛明显,膝胸卧位齿线3点可及一凹陷;
4. 血常规示:白细胞:6.52*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52.60%,肝功能回报示:ALT:180.2U/L,AST101 U/L,肛周B超提示:左侧低回声包块。
1.肛周皮脂腺脓肿:该病肿物较小,一般多发散发,与肛门距离不等,严重时可相互串通,形成瘘道,但病变轻浅,与肛门无管道相通,本例患者肛旁可见隆起一红肿包块,指诊包块轻度波动感,触痛明显,膝胸卧位齿线3点可及一凹陷,故可鉴别。
2.肛周疖肿:病灶只位于皮肤或者皮下,表现为肛周肿胀、疼痛,查体局部充血、肿胀,触痛,可及波动感,破溃不形成肛瘘。本例患者肛旁可见隆起一红肿包块,膝胸卧位齿线3点可及一凹陷,可以鉴别。
中医诊断:1.腹泻2.脾肾两虚
西医诊断:1.慢性腹泻2.药物性肝损害3.肛周脓肿
1.患者 青年男性,慢性病程,急性发作;5年前出现腹泻,淡黄色稀水样,每日大便十余次,每于进食生冷、辛辣食物、饮酒后复发,长期反复发作,半月前进食辛辣饮食后腹泻再次出现,并出现乏力、厌油腻,上腹闷胀不适,3天前肛缘隆起一包块,轻度疼痛 ;查体膝胸卧位3点旁可见隆起一红肿包块,范围约1.2cm*0.8cm大小。包块轻度波动感,触痛明显,膝胸卧位齿线3点可及一凹陷;肝功能回报示:ALT:180.2U/L,AST101 U/L,肛周B超提示:左侧低回声包块,诊断明确。
2.患者慢性腹泻病史,腹泻进行性加重,每日大便10余次,少量粘液,无脓血。据患者精神可,腹泻,便次增多,舌质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腹泻,辨证属脾肾两虚。治宜温补脾肾,予中药水煎,取汁100毫升,日三次口服,腹泻消失。
3.根据本例总结经验如下:肛周脓肿,多由大肠杆菌及混合菌感染导致,长期腹泻,可能是诱因,脓肿形成,手术根治可以彻底治愈,如存在手术禁忌症,可以暂时抽吸脓液,减轻症状,待病情稳定,三个月左右瘘管形成,再次行根治手术。术后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促进吸收。患者自行应用药物,致肝功能受损,应用甘草酸二胺,可以快速降低转氨酶,同时配合休息,清淡饮食,一周内降至正常。本例患者长期慢性腹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予中医中药治疗,迅速好转,但需辨证用药,效果更佳。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版权所有:珠海横琴杏林普康综合门诊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全部评论
药物都有副作用,所以用药一定要慎重。
学习了,药物毒性不可忽视。
有病及时诊断治疗,才不至于造成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