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0
3
收藏
分享

“PT”方案结合中药治疗肺腺癌并纵膈淋巴结转移一例

发布人:

马常天外科-胸外科 副主任医师

更新时间:2021-10-12 09:11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63岁,农民

【发病原因】**性新冠病毒感染

【临床诊断】**性新冠病毒感染

【治疗方案】**性新冠病毒感染

【治疗结果】**性新冠病毒感染

【病案重点】**性新冠病毒感染

【病案介绍】

主诉

确诊肺腺癌5个月,化疗7周期后。

现病史

患者因“胸痛、咳嗽、胸闷”多次就诊于上级医院,多次行支气管镜检查未能明确诊断。2019年9月2日因上述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胸部+上腹部增强CT示: 1.支气管炎,2.符合左肺中心型肺癌并纵膈、左肺多发转移CT平扫及增强表现,3.肝右叶钙化灶。9月11日支气管镜病理示:考虑(隆突)低度恶性腺癌。免疫组化:CD34(血管+),P40(-),Calponin(+),CK5/6(-),CK(+),CK8/18(+),Ki67(+,约10%),NapsinA(-),TTF-1(-),P63(-)。基因检测无突变,遂2019年9月25日、10月16日、11月7日、11月28日、12月19日、2020年1月12日、2月4日予以“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7周期,辅以扶正抑瘤等对症处理,化疗过程耐受,期间出现Ⅳ度骨髓抑制,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期间复查影像学检查提示病情稳定。今日为行新周期化疗再次***。入院症见:患者时有咳嗽,咳吐少量白痰,无痰中带血,纳眠可,二便畅。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冠心病等重大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否认重大外伤、其他手术及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

T:36.6℃,P:78次/分,R:19次/分,BP:143/73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可,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均等,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

辅助检查

胸部CT:1.左肺下叶不规整结节灶,与2019.11.06本院CT片比,未见明显变化;纵隔及左肺门区多发增大淋巴结,考虑转移可能性大,未见明显变化。2.双肺少许炎症、纤维灶,请结合临床。CEA 5.38ng/ml。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左肺腺(T3N3M0 ⅢB期),左肺、纵隔淋巴结转移,化疗7周期后。

诊断依据

1.患者男,63岁,因“确诊肺腺癌5个月,化疗7周期后”入院。 

2.查体: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均等,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3.辅助检查:胸部CT:1.左肺下叶不规整结节灶,与2019.11.06本院CT片比,未见明显变化;纵隔及左肺门区多发增大淋巴结,考虑转移可能性大,未见明显变化。2.双肺少许炎症、纤维灶,请结合临床。CEA 5.38ng/ml。

鉴别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病理诊断明确,暂不鉴别。

诊治经过

入院后完善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肿瘤标志物、胸部+上腹部增强CT等辅助检查评估病情。中医中药以“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扶正祛邪”为治则治疗。西医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患者病情稳定。

诊断结果

左肺腺(T3N3M0 ⅢB期),左肺、纵隔淋巴结转移,化疗7周期后。

【分析总结】


该患者有长期大量吸烟史,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后出现胸闷、咳嗽、咳痰等症状,并逐渐加重。多次在当地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后在我院行支气管镜病理示:考虑(隆突)低度恶性腺癌。胸部CT提示左肺中心型肺癌并纵膈、左肺多发转移,已处于晚期。在治疗上,“PT”方案合理的结合抗癌中药能在短期内缩小肿块、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该例患者的治疗特点是化疗结合中医中药治疗,经治疗以后一般状况良好,无明显不适,中医药治疗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