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2
7
收藏
分享

耳廓丹毒一例

孙华启内科-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更新时间:2021-10-23 10:08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19岁,学生

【病案介绍】

主诉

左耳廓及周围红肿热痛5天

现病史

5天前,患者左耳廓无明显诱因出现肿胀,耳周、耳后皮肤红肿,触痛,伴低热,体温37.2℃,无寒颤,头疼,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系统治疗来就诊,门诊以"丹毒"收住院。发病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1月前,患者无诱因左耳廓反复起红色丘疹、脱屑,伴瘙痒,搔抓后伴浆液渗出,自行外用酒精治疗,症状稍减轻,20天前耳道内有浆液渗出,伴内耳道疼痛,逐渐加重,在外院及我院耳鼻喉科就诊,均未明确诊断,予"罗红霉素囊"150mg,bid,po,治疗2天,症状减轻,自行停药,症状反复。

既往史

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无肝炎及结核病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及献血史,无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

查体

T:37.2℃,P:90次/分,R:21次/分,BP:125/80mmHg
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通畅无畸形,口唇无紫绀,咽腔充血,两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9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皮肤科检查:左耳廓,左面颊、乳突部位红肿,皮温高,触痛明显,无水疱、血疱。

辅助检查

血细胞分析(2020.02.07本院 标本号37):白细胞 6.62 10^9/L;红细胞5.19 10^12/L;血小板 19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 64.10%;淋巴细胞比率24.80%;C-反应蛋白定量18.4mg/L。大小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丹毒

诊断依据

1.患者为年轻男性 2.左耳廓,左面颊、乳突部位红肿,皮温高,触痛明显 3.1月前,患者左耳廓出现湿疹 4.C-反应蛋白定量18.4mg/L升高

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    患者多有接触外界刺激物的病史,常有瘙痒病变区域无灼热、疼痛和触痛。 

2.类丹毒:患者常有海鲜类食物接触史。常发生在手部,很少有显著的全身中毒症状。皮损处无发热,触痛,色泽不如丹毒鲜亮。 3.蜂窝织炎    好发于四肢、面部、外阴和肛周等部位。皮损中心部位红肿最明显,与周围正常组织间境界不清,严重时可形成深部化脓和组织坏死。

诊治经过

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1.2 ivgtt q8h,一清胶囊 1.0 tid po;红光照射治疗,改善局部循环,抗炎止痛;局部中药塌渍清热解毒消肿;放血疗法,清热凉血,促进皮疹消退。3天后体温正常,7天后,耳廓红肿热痛消失,红斑消退,继续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天,防止复发。

诊断结果

丹毒

【分析总结】


丹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皮肤病,大多数由乙型溶血链球菌侵袭皮肤粘膜微小损伤感染所致;最常见部位是下肢和面部,多发生在年轻人、老年人、过劳者、有淋巴水肿和慢性皮肤溃疡的人群,足癣、趾甲真菌病、慢性湿疹和鼻炎是引起小腿及面部丹毒的主要诱发因素。病变区域与正常组织间有明显的界线,有时在红斑基础上可发生水疱或血疱。病情多在4~5天达高峰,炎症消退后,局部可能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和脱屑。该患者是19岁,男性病人,考虑是耳部湿疹引起,需系统正规治疗,否则易形成慢性丹毒,反复发作。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抗感染,红光照射,局部中药塌渍及放血疗法等治疗14天,临床治愈。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裴建芳 中医五官科主治医师

应该和耳软骨炎相鉴别

叶海杉 耳鼻咽喉头颈科副主任医师

美中不足就是没有耳廓的图片让我们体会一下。为何没有跟耳廓软骨膜炎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