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0
0
收藏
分享

右侧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患者一例

发布人:

李宏康复医学科-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更新时间:2018-11-24 09:45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70岁,农民

【病案介绍】

主诉

右侧半身不遂、言语蹇涩2个月,加重3天。

现病史

患者缘于2个前在安静状态下无明确诱因出现右侧半身不遂,不能持物及站立行走。言语含混不清,无头痛、头晕及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抽搐。立即到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脑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具体治疗方案不详,病情稳定后出院。目前仍右侧肢体瘫痪,言语蹇涩,为行康复治疗,今入我院治疗。

既往史

有“糖尿病”病史2个月,空腹血糖最高达16mmol/L。“高血压”病史2个月,血压最高达160/100mmHg。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心脏病”等病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重大手术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

查体

T:36.0℃,P:90次/分,R:16次/分,BP:160/95mmHg
T:36.0℃ ,P:90次/分,R:16次/分,BP:160/95/mmhg。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9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减退。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动充分,未及眼震。口角向右侧歪斜,伸舌右偏。肢体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右上肢II期,右手II期,右下肢II期,肌张力正常,右侧巴氏征阳性。翻身、起坐、移乘、进食、穿脱衣、如厕等均需完全介助。

辅助检查

心电图:窦性心律,90次/分,电轴左偏。头颅CT: 左侧基底节区、双侧放射冠区及右侧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灶,部分软化,脑萎缩。空腹血糖9.8mmol/L。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脑梗死(恢复期) 右侧偏瘫 言语障碍 2.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3.2型糖尿病

鉴别诊断

①.脑出血:多有高血压病史,起病急,表现头痛、头晕、呕吐,偏瘫、意识障碍,头颅CT示高密度血肿灶。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发于50-70岁,起病突然,历时短暂,偏瘫等症状体征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常反复发作,头颅CT无责任病灶。

诊治经过

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I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予阿司匹林肠溶胶囊口服、奥扎格雷钠静点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以调脂,肌氨肽苷静点以营养神经,奥拉西坦胶囊口服以营养脑细胞,银杏叶片、消栓肠溶胶囊口服、灯盏花素静点以活血化瘀,替米沙坦片口服以降压,二甲双胍缓释片口服以降糖,丁苯酞静点以保护线粒体,改善脑灌注。康复治疗予中频电治疗、激光治疗、低频治疗、拔罐治疗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超声波联合治疗以改善脑血流、气压治疗以预防静脉血栓,运动疗法促进运动功能恢复,起立床训练站立功能恢复,配合针灸治疗。

诊断结果

1.脑梗死(恢复期) 右侧偏瘫 言语障碍 2.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3.2型糖尿病

【分析总结】


本例患者是由于脑梗死引起的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障碍。血压、血糖偏高。要注意坚持服用替米沙坦片等药物治疗,控制好血压,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消除致病危险因素。坚持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抑制血小板聚集,形成二级预防方案,防止复发。要注意饮食控制,不要吃甜食或者太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多饮温开水,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适当锻炼,做好康复训练,重点提高右侧肢体运动能力和言语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