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介绍】
主诉
间断头晕6月余。
现病史
患者于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沉,头晕,持续约数小时后好转,无双眼一过性黑蒙,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未予重视,此后头晕间断发作,劳累及卧立位变化后明显,于外院行头颅核磁示:左颞软化灶,双侧基底节,双侧额叶及右侧丘脑腔隙性梗塞及软化灶。现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入我院。刻下症见:头晕间断发作,头昏沉,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偶有头痛,头痛隐隐,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
高血压病病史2年,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病,否认肺结核、肝炎,否认输血史,否认手术史。
查体
T:36.4℃,P:64次/分,R:18次/分,BP:149/84mmHg
T:36.4℃ ,P:64次/分,R:18次/分,BP:149/84/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自主**,查体合作,皮肤未见出血点及蜘蛛痣。皮肤粘膜色正常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大小正常,眼球未见异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未见异常。伸舌居中,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感,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正常,双侧呼吸运动未见异常,双侧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律64次每分,律齐,各脉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腹软无压痛及反受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肠鸣音4次每分。双下肢无水肿,双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辅助检查
头颅核磁示:左颞软化灶,双侧基底节,双侧额叶及右侧丘脑腔隙性梗塞及软化灶。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头晕
痰湿中阻证
鉴别诊断
当与中风病相鉴别:中风病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等为主要表现,其昏扑常与头晕相似,但头晕无半身不遂等症状。
诊治经过
中医治疗以化痰降浊,熄风清热为主,方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方药如下:
清半夏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
天麻12克,炒枳壳12克,蔓荆子15克,蒺藜10g
川芎10克,白芷10克,菊花10克,夏枯草15克
3付,水煎服,日一剂。
诊断结果
头晕
痰湿中阻证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讲的太棒了
.腔隙性脑梗死2.高血压病
中医诊断:中风病(痰阻清窍) 西医诊断:腔隙性脑梗塞
诊断:中医诊断:眩晕病,风痰上扰 西医诊断:1.脑梗死2.高血压病
头晕病(肝阳上亢证)
颈椎源性头晕(供血不足神经压迫)
1.脑梗死 2.高血压 中医:头晕()
西医脑梗塞:中医:头昏,肝阳上亢,天麻钩滕汤十镇肝熄风汤
脑梗,眩晕,痰浊蒙蔽清窍
眩晕症 高血压,高危
脑梗死,中医诊断!中风,痰蒙神窍
当属湿痰阻遏,清窍蒙闭,治宜化痰通窍,健脾升清,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眩晕症(痰湿) 脑梗死 高血压
气虚血瘀,清气不能上充於脑,治则,补气活血化瘀,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10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川芎45克,桂枝6克,地龙6克,桃仁6克,红花6克,王不留30克,牡蛎30克,水蛭5克,水煎服,3贴,一日1贴
1、多发脑梗塞 2、脑供血不足
诊断为风痰上扰请空。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以去风化痰止晕。
建议服用天麻钩藤汤治疗。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西医:脑梗死,脑供血不足。中医:眩晕痰蒙清窍,半夏白术天麻汤。
西医诊断脑梗塞,中医诊断痰湿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