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0
0
收藏
分享

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

张豆豆中医科-中医综合科 主治医师

更新时间:2018-10-11 09:56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55岁,工人

【病案介绍】

主诉

周身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半年,加重1周

现病史

患者半年前在淋雨受凉后自觉周身多关节疼痛,尤以小关节明显,晨起关节僵硬约10MIN,无关节红肿、畸形,无跌倒外伤史。至五河县人民医院查风湿五项示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后到南京鼓楼医院住院查抗CCP:阳性。予抗风湿、止痛、调节免疫等药物治疗,症状稍缓解。1周前在夜卧受凉后自觉上述症状较前加重,为求中医诊疗,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痹病”收住院。病程中,神清,周身多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咳痰,食纳可,睡眠欠佳,二便调,体重未见明显减轻

既往史

平素健康状况:一般 疾病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传染病史:否认“结核、伤寒、肝炎”等传染病史 预防接种史:无 预防接种药品: 手术外伤史: 手术史:否认手术史 外伤史:否认外伤史 输血史:无 输血反应:无 药物过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过敏药物名称:无

查体

T:36.3℃,P:107次/分,R:19次/分,BP:144/88mmHg
T:36.3℃ ,P:107次/分,R:19次/分,BP:144/88mmhg。神清,精神可,体型中等,查体合作。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光反射灵敏。心律107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腹部平坦,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周身多关节压痛,尤以小关节明显,疼痛呈对称性,晨起关节僵硬约10MIN,关节无明显红肿、畸形。生理性反射正常,病理性反射阴性。双侧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2016.01.27 (组合)糖基化血红蛋白示:未见异常。2016.01.27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示:ESR 23mm/h。血常规示:LYMPH# 0.88*10^9/L,MPV 5.4fL。生化示:GLU 5.58mmol/L,CREA 46.6umol/L,UA 135.3umol/L,K 3.3mmol/L,CRP 13.77mg/l,HBsAb 阳性(+),RF 阳性(+),hs-CRP >3.0mg/L。手部正位片:未见明显骨折,关节间隙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ST段变化。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 1.痹病(风寒湿痹证) 西医诊断: 1.类风湿性关节炎

鉴别诊断

可与下列疾病鉴别: 1.本病可与骨性关节炎鉴别:为退行性骨关节病,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者。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负重关节,活动时关节痛加重,可有关节肿、积液。手指骨关节炎常被误诊为RA,尤其在远端指间关节出现赫伯登(Heberden)结节和近端指关节出现布夏尔(Bouchard)结节时易被视为滑膜炎。OA通常无游走性疼痛,大多数患者血沉正常,RF阴性或低滴度阳性。X线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疣形成。 2.创伤后关节炎,是膝关节创伤后逐渐出现的关节炎。临床表现与骨关节炎相近,但是有明确的外伤史,如:经关节的骨折,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

诊治经过

患者入科后予完善检查,2016.01.27 (组合)糖基化血红蛋白示:未见异常。2016.01.27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示:ESR 23mm/h。血常规示:LYMPH# 0.88*10^9/L,MPV 5.4fL。生化示:GLU 5.58mmol/L,CREA 46.6umol/L,UA 135.3umol/L,K 3.3mmol/L,CRP 13.77mg/l,HBsAb 阳性(+),RF 阳性(+),hs-CRP >3.0mg/L。手部正位片:未见明显骨折,关节间隙未见明显异常。合肥金域查抗CCP:(+)。治疗上予抗风湿、消炎止痛、护胃等药物治疗,配合**、理疗、磁热等对症处理

诊断结果

中医诊断: 1.痹病(风寒湿痹证) 西医诊断: 1.类风湿性关节炎

【分析总结】


1.患者周身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半年,加重1周,故辨病为“痹病”。系因患者长期熬夜,夜卧贪风,起居不当,感受风寒湿之邪,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留注肌肉、筋骨、关节,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筋脉拘急、失养,故发为疼痛,感受风寒之邪,正气卫外不固,失于温煦,故畏风、恶寒,湿性重着、粘滞,迁延不去,故病势缠绵,日久不愈,舌淡,苔薄白,脉弦紧,皆为风寒湿之象,四诊合参,故辩证属于“风寒湿痹证”范畴。 2.其病因病机为一是因慢性劳损、受寒或轻微外伤,二是由于先天不足,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日久则使关节发生退变及骨质增生而发生本病,病机为患者体弱,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充盈,则筋骨劲强,关节滑利,运动灵活。而肝肾不足,致使筋骨失养,形体疲极而发为本病。又因慢性劳损日久,致气血不和,经脉受阻使筋骨失养更甚,伤及筋骨,反又可累及肝肾,发为该病。痹病因体质差异,病因有别,治疗调摄是否得当等因素,有不同的预后转归。其转归规律一般是风寒湿痹日久化热转化为风湿热痹,风、寒、湿、热痹日久不愈,转为虚实夹杂的王痹以及痰瘀相结、气血亏虚证,久痹不已,内舍其合,转成五脏痹。一般病程短,全身状况好者,预后良好,痹病反复不已,全身状况差者,治疗较难,若关节变形,肌肉萎缩,或伴见心悸、浮肿等脏腑痹症状者,多预后不良。《温病条辨.中焦》说:“寒痹势重而治反易,热痹势缓而治反难,实者单病躯壳易治,虚者兼病脏腑夹痰饮腹满等证,则难治矣” 。针灸与药物积极治疗,预后尚可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