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1
0
收藏
分享

皮肤黄染减轻后复又加重,何因?

孙士礼儿科-儿科综合 副主任医师

更新时间:2018-07-31 09:54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生后9天

【病案介绍】

主诉

患儿,男,生后9天。
发现皮肤黄染减轻后复又加重4天。

现病史

患儿系第5胎,第2产,胎龄39周2天,在市级医院行剖宫产娩出,出生时体重4.10kg。无窒息史。出生时哭声响亮。羊水清,胎盘、脐带无异常。生后半小时开奶成功,给予配方奶喂养。生后10小时左右出现皮肤黄染,未予处理,其母血型为“O,RH-”,查溶血试验示:游离试验阳性;放散试验弱阳性。初步诊断“新生儿溶血症(ABO系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巨大儿”收住新生儿监护室治疗。入院后予谷胱甘肽保肝、茵栀黄颗粒、蓝光照射退黄,人免疫球蛋白、静脉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4天,皮肤黄疸一度好转,经皮测黄疸14mg/dl,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予口服茵栀黄颗粒1/3包冲服,日3次巩固治疗,但近4天来,黄疸不降反升,再次到市级医院复诊,建议回当地医院继续住院治疗。乃转来我院就诊,被收入院治疗。发病以来,食欲可,无发热、无**、无发绀、无抽搐、无呼吸困难,二便可。未发现白陶土样便。

既往史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母孕期健康,孕5产2,第1胎有黄疸病史,诊断不详,曾住院治疗好转。孕2、3、4均因胚胎发育停止而终止妊娠。无糖尿病、肝病等病史,无家族性遗传病病史。

查体

入院查体:T36.5℃P120次/分R40次/分Wt4.0Kg男性患儿,新生儿貌,神志清,精神尚可。全身皮肤粘膜黄染、未见皮疹、出血点或紫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毛发分布均匀,有光泽,前囟门平,张力中等,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巩膜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口唇无紫绀,口腔黏膜光滑,咽部无充血,双增殖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及外生殖器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活动自如,各关节无红肿。余(-)。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辅助检查

经皮测黄疸:24.4mg/dl。血常规:WBC:16.6×10^9/LN:57.40%L21.90%Hb:200g/LPLT254×10^9/L;血型“A”型,RH+;CRP:4.2mg/l。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

鉴别诊断

本例曾在市级医院被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症(ABO系统),经系统治疗4天,皮肤黄染一度好转,出院后皮肤黄染再次加重,仍应首先考虑系病情波动进展,也不排除其它可能的潜在原因: 1.新生儿溶血症:在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据研究,新生儿溶血症概率为:ABO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病的85.3%,Rh溶血病占14.6%,MN(少见血型)溶血病占0.1%。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鉴于其母血型为“O,RH-”,而本例患儿血型为:“A”型,RH+;本例也不能完全除外。 2.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①Gilbert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肝细胞对间接胆红素的摄取和运转功能不足,Y和Z连接蛋白功能低下,不能将间接胆红素运送到光面内质网,从而引起Gilbert综合征。患者可无症状,黄疸可因感染、劳累、酗酒而加重,可出现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症状,肝穿刺无异常,可能有点脂肪变。电镜光面内质网可增大增多。尿胆原不增多,尿胆红素(一)。胆囊造影良好。血中总胆汁酸正常,治疗可用苯**钠30mg日3次。本例无家族史遗传史,缺乏上述特点,可以排除;②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直接II型):亦称Roter综合症。由于肝细胞的摄取(间接胆红素)和将结合胆红素排泌到胆管的作用有先天性障碍,导致间接和直接胆红素增高。但多不超200μmol/L,间接胆红素约占1/3,直接胆红素中40%不是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而是其他结合胆红素(如与硫酸结合的胆红素),血清总胆汁可中度增高,BSP排泄缓慢,但口服胆囊造影剂胆囊显影良好。本例曾在市级医院检查未发现上述特征,可以排除。 3.先天性葡萄醛酸转换酶缺乏症:亦称Crigler-Najiar综合症。间接胆红素不能经结合变为直接胆红素,故血中堆积大量间接胆红素,可进入脑细胞引起核黄疸,引起角弓反张,肌肉强直。血胆红素可高达400-800μmol/L多死于婴儿期。本例一般情况良好,且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可初步排除。 4.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婴肝征,为儿科常见病。是指一组于婴儿期((包括新生)起病、伴有黄疸、病理性肝脏体征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增高的临床症候群。以肝内病变为主,病因复杂,预后悬殊。如能查出病因,明确诊断,就不再称婴肝征。 5.家族性肝内胆汁郁滞黄疸:亦称Byler病,肝细胞将直直接胆红素和胆汁酸排泌到毛细胞胆管中的功能障碍,导致血清中直接胆红素增高。肝细胞中有淤胆,毛细胆管中有胆栓,汇管区有淋巴细胞浸润,偶见肝细胞点状坏死和纤维化。本例虽无家族性遗传病史,但未能完全排除,有待入院后进一步观察。

诊断结果

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巨大儿

【其他】


【诊疗经过】 予谷胱甘肽保肝、蓝光照射退黄,静脉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继续茵栀黄颗粒口服,1/3包,tid,加用苯**30mg/次,q8h。
【病例分析/讨论】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即母亲与胎儿之间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造成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如上所述,在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据研究,新生儿溶血症概率为:ABO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病的85.3%,Rh溶血病占14.6%,MN(少见血型)溶血病占0.1%。 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40%-50%的ABO溶血病发生在第一胎,分娩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其原因是:O型母亲在第一胎妊娠前,已受到自然界A型或B型物质(某些植物、寄生虫、伤寒疫苗等)的**,产生抗A或抗B抗体(IgG)。但是,在母子ABO血型不合中,并不是所有新生儿都会发病,仅1/5发生ABO溶血病,其原因为:①胎儿红细胞抗原性强弱不同,导致抗体产生量的多少各异;②除红细胞外,A或B抗原存在于许多其他组织,只有少量通过胎盘的抗体和胎儿红细胞结合,其余的被组织或血浆中的可溶性的A或B物质吸收。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当临床上病情波动,难以用ABO溶血病解释时,应该考虑Rh血型不合溶血症的可能。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李向宁 中医骨科主治医师

对全身瘙痒,黄疸的病人有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