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1
0
收藏
分享

上颌侧切牙Ⅲ型牙内陷1例

l****n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7-10 20:43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38岁,汉族。

【病案介绍】

主诉

【讨论】牙中牙是牙内陷最严重的一种,内陷深入的部位有牙釉质和牙本质,在x线片上表现为牙冠中央内陷的空腔,好像牙中包含一个小牙,故称牙中牙。牙中牙可引起牙髓感染、坏死、根尖周病变,而牙中牙根管的复杂性使临床治疗相对困难。目前国际广泛采用的牙内陷分类方法是Oehlers分类法。该分类法依据内陷深度、与根尖牙周相通情况将牙内陷分为3型:I型指内陷终止于牙冠以内且不与髓腔相通;II型指内陷超过釉牙骨质界但未达到根尖周组织,也不与髓腔相通;III型指内陷超过釉牙骨质界,在根尖周形成“第二根尖孔”表现,并与牙髓牙周组织相通。对Oehlers各型在牙内陷中所占比例进行研究发现,I型占69.8%~93.8%,II型占3.1%~26.6%,llI型占3.0%~12.5%。本病例属于III型牙内陷,该类型最易引起牙髓根尖周病变,依据牙中牙的特点,通过x线片易于作出诊断。对于有牙髓或根尖病变的牙中牙应及时治疗。当根尖孔发育完全时多采用根管治疗,当根尖孔未发育完全时先进行根尖诱导,后期再行根管治疗。牙中牙根管治疗的关键是主根管与“内陷”根管都要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临床上一部分病例由于内陷牙釉质的复杂性,制约了根管的预备,主根管和内陷根管同时进行根管充填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于内陷较为严重的Ⅲ型,其内陷结构与根尖区牙周膜相通,根尖周炎发生时,常规根管治疗可能不会使病变愈合。国内陈冀等将Vitapex糊剂注射到根尖适量超填,取得了较好的根尖周病变组织愈合和骨组织修复的效果,本病例也采用此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Vitapex作为碘仿氢氧化钙类糊剂,可促使组织钙化和骨化,而材料本身逐渐被巨噬细胞吞噬,且其成分均匀稳定,流动性好,采用注射式充填可简化操作程序,对主根管和侧支根管均能达到较好的充填效果。牙中牙治疗的关键是主根管及“内陷”根管均要完善治疗,并彻底清除感染。然而由于“内陷”根管系统的复杂性,常加大治疗难度。本病例采用Vitapex根管封药、热牙胶充填及显微镜的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来源:李铎,牛磊, 刘奕. 上颌侧切牙Ⅲ型牙内陷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7, 10(8).

现病史

【讨论】近年来国外文献证实脑室胸骨分流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脑积水分流方式。利用骨质吸收脑脊液并非首次应用于胸骨,在60年代,Nosik提出了利用乳突吸收脑脊液,但因其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容易出现脑脊液瘘而未予开展。Tubbs等学者通过研究猪以及人类尸体提出可以利用颅骨板障以及髂嵴作为脑脊液引流的“容器”,但该研究未应用于临床。后期Tubbs基于骨内输液技术,首次提出了脑室胸骨分流术。骨髓腔内输液是一种可以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技术,多种输液成分如晶体液、血液制品以及药物可以通过骨髓腔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常存在血压下降,血管塌陷,建立外周血管通路往往十分困难,而骨髓腔由于其“不可塌陷“的特性,成为液体进入循环系统的入口。骨髓腔内含有丰富的静脉窦,可将血液汇聚引流至中央哈弗斯管,骨与骨之间通过Volkmann通道连接,血液或液体经导静脉或者滋养静脉进入循环系统。胸骨柄作为分流置人部位有下列几点优势:其一,胸骨位置表浅,手术操作方便;其二,胸骨位于中线且距离颅骨近,有利于分流管置入,减少了分流管皮下走形过长导致拉扯以及移位;其三,在成人,胸骨柄较胫骨及肱骨含有更多的红骨髓,更加有利于脑脊液的吸收;最后,经胸骨引流的脑脊液回流至乳腺内静脉与奇静脉,他们与骨髓腔内压力梯度可充分引流脑脊液。Tubbs等人在5具人类尸体的胸骨柄中1 h内注射30L水,随后在头部、胸部以及腹部未发现液体渗漏。这个研究小组又在***猴的胸骨柄内注射生理盐水24 h,后经磁共振影像未见血管外液体聚集。他们对2只健康的成年猪进行了同样的操作,2周后2只猪情况稳定,无感染表现已及液体溢出。对于本例病人,患者每日经腹腔端引流脑脊液约为100 ml,置入胸骨内以后无引流不足或过度等表现,临床症状上表现为头痛消失、精神状态好转,影像学表现为无脑室扩张等脑积水特征。这说明胸骨柄可以充分引流吸收脑脊液。脑室胸骨分流术的关键步骤为胸骨柄隧道的制备以及远端分流管的置入。神经外科医生在充分理解胸骨柄解剖的基础上,利用神经外科高速磨钻可以很容易制备胸骨柄隧道。成人胸骨柄一般呈梯形,长约为5.4 cm,宽约为4.9 cm,厚度约为1.2 cm。有学者建议胸骨隧道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4 cm以避免不经意穿透胸骨柄后部皮质而进入上纵膈。本例病人在具体手术过程中骨皮质较容易磨开,内部的骨松质利用铜条可钝性“通开”一纵行孔道,以放置远端分流管。骨髓内输液的并发症虽然不常见,总体并发症小于1%,但临床医师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近期的18例荟萃分析显示1300例骨髓腔内输液的病例未出现感染并发症。尽管在犬类实验中,脂肪或骨髓栓塞概率为89%~100%,但大部分栓塞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很少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胸骨柄内因缺乏黄骨髓且骨髓中脂肪含量较少,故减少了栓塞的发生。胸骨分流术中可能出现医源性胸骨骨折、骨质软化以及病理性骨折,但这些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低。人体放射学研究提示有胫骨输液史的患儿无明显的生长发育延迟,表明骨髓内输液对骨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如果胸骨隧道穿透皮质进入到上纵膈,可能会损伤头臂动静脉以及迷走神经;对于年轻的患者,胸前的瘢痕会影响美观。有报道称对于既往气管切开、胸骨骨折或手术史、严重骨质疏松、临近区域感染的患者,不易进行胸骨分流。本例患者术后无骨折、感染、栓塞等并发症。我们对一例反复出现分流系统远端梗阻的脑积水病人进行了脑室胸骨分流术,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提示脑积水明显改善。这是中国内地首例报道的脑室胸骨分流成功治疗脑积水的病例,相信随着手术经验的增多,此项新技术将成为一个更安全、有效的脑脊液分流方法。来源:陈卓,赵航, 高宇飞,等. 脑室胸骨分流术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 21(5):917-919.

查体

【讨论】近年来国外文献证实脑室胸骨分流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脑积水分流方式。利用骨质吸收脑脊液并非首次应用于胸骨,在60年代,Nosik提出了利用乳突吸收脑脊液,但因其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容易出现脑脊液瘘而未予开展。Tubbs等学者通过研究猪以及人类尸体提出可以利用颅骨板障以及髂嵴作为脑脊液引流的“容器”,但该研究未应用于临床。后期Tubbs基于骨内输液技术,首次提出了脑室胸骨分流术。骨髓腔内输液是一种可以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技术,多种输液成分如晶体液、血液制品以及药物可以通过骨髓腔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常存在血压下降,血管塌陷,建立外周血管通路往往十分困难,而骨髓腔由于其“不可塌陷“的特性,成为液体进入循环系统的入口。骨髓腔内含有丰富的静脉窦,可将血液汇聚引流至中央哈弗斯管,骨与骨之间通过Volkmann通道连接,血液或液体经导静脉或者滋养静脉进入循环系统。胸骨柄作为分流置人部位有下列几点优势:其一,胸骨位置表浅,手术操作方便;其二,胸骨位于中线且距离颅骨近,有利于分流管置入,减少了分流管皮下走形过长导致拉扯以及移位;其三,在成人,胸骨柄较胫骨及肱骨含有更多的红骨髓,更加有利于脑脊液的吸收;最后,经胸骨引流的脑脊液回流至乳腺内静脉与奇静脉,他们与骨髓腔内压力梯度可充分引流脑脊液。Tubbs等人在5具人类尸体的胸骨柄中1 h内注射30L水,随后在头部、胸部以及腹部未发现液体渗漏。这个研究小组又在***猴的胸骨柄内注射生理盐水24 h,后经磁共振影像未见血管外液体聚集。他们对2只健康的成年猪进行了同样的操作,2周后2只猪情况稳定,无感染表现已及液体溢出。对于本例病人,患者每日经腹腔端引流脑脊液约为100 ml,置入胸骨内以后无引流不足或过度等表现,临床症状上表现为头痛消失、精神状态好转,影像学表现为无脑室扩张等脑积水特征。这说明胸骨柄可以充分引流吸收脑脊液。脑室胸骨分流术的关键步骤为胸骨柄隧道的制备以及远端分流管的置入。神经外科医生在充分理解胸骨柄解剖的基础上,利用神经外科高速磨钻可以很容易制备胸骨柄隧道。成人胸骨柄一般呈梯形,长约为5.4 cm,宽约为4.9 cm,厚度约为1.2 cm。有学者建议胸骨隧道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4 cm以避免不经意穿透胸骨柄后部皮质而进入上纵膈。本例病人在具体手术过程中骨皮质较容易磨开,内部的骨松质利用铜条可钝性“通开”一纵行孔道,以放置远端分流管。骨髓内输液的并发症虽然不常见,总体并发症小于1%,但临床医师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近期的18例荟萃分析显示1300例骨髓腔内输液的病例未出现感染并发症。尽管在犬类实验中,脂肪或骨髓栓塞概率为89%~100%,但大部分栓塞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很少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胸骨柄内因缺乏黄骨髓且骨髓中脂肪含量较少,故减少了栓塞的发生。胸骨分流术中可能出现医源性胸骨骨折、骨质软化以及病理性骨折,但这些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低。人体放射学研究提示有胫骨输液史的患儿无明显的生长发育延迟,表明骨髓内输液对骨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如果胸骨隧道穿透皮质进入到上纵膈,可能会损伤头臂动静脉以及迷走神经;对于年轻的患者,胸前的瘢痕会影响美观。有报道称对于既往气管切开、胸骨骨折或手术史、严重骨质疏松、临近区域感染的患者,不易进行胸骨分流。本例患者术后无骨折、感染、栓塞等并发症。我们对一例反复出现分流系统远端梗阻的脑积水病人进行了脑室胸骨分流术,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提示脑积水明显改善。这是中国内地首例报道的脑室胸骨分流成功治疗脑积水的病例,相信随着手术经验的增多,此项新技术将成为一个更安全、有效的脑脊液分流方法。来源:陈卓,赵航, 高宇飞,等. 脑室胸骨分流术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 21(5):917-919.

辅助检查

【讨论】近年来国外文献证实脑室胸骨分流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脑积水分流方式。利用骨质吸收脑脊液并非首次应用于胸骨,在60年代,Nosik提出了利用乳突吸收脑脊液,但因其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容易出现脑脊液瘘而未予开展。Tubbs等学者通过研究猪以及人类尸体提出可以利用颅骨板障以及髂嵴作为脑脊液引流的“容器”,但该研究未应用于临床。后期Tubbs基于骨内输液技术,首次提出了脑室胸骨分流术。骨髓腔内输液是一种可以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技术,多种输液成分如晶体液、血液制品以及药物可以通过骨髓腔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常存在血压下降,血管塌陷,建立外周血管通路往往十分困难,而骨髓腔由于其“不可塌陷“的特性,成为液体进入循环系统的入口。骨髓腔内含有丰富的静脉窦,可将血液汇聚引流至中央哈弗斯管,骨与骨之间通过Volkmann通道连接,血液或液体经导静脉或者滋养静脉进入循环系统。胸骨柄作为分流置人部位有下列几点优势:其一,胸骨位置表浅,手术操作方便;其二,胸骨位于中线且距离颅骨近,有利于分流管置入,减少了分流管皮下走形过长导致拉扯以及移位;其三,在成人,胸骨柄较胫骨及肱骨含有更多的红骨髓,更加有利于脑脊液的吸收;最后,经胸骨引流的脑脊液回流至乳腺内静脉与奇静脉,他们与骨髓腔内压力梯度可充分引流脑脊液。Tubbs等人在5具人类尸体的胸骨柄中1 h内注射30L水,随后在头部、胸部以及腹部未发现液体渗漏。这个研究小组又在***猴的胸骨柄内注射生理盐水24 h,后经磁共振影像未见血管外液体聚集。他们对2只健康的成年猪进行了同样的操作,2周后2只猪情况稳定,无感染表现已及液体溢出。对于本例病人,患者每日经腹腔端引流脑脊液约为100 ml,置入胸骨内以后无引流不足或过度等表现,临床症状上表现为头痛消失、精神状态好转,影像学表现为无脑室扩张等脑积水特征。这说明胸骨柄可以充分引流吸收脑脊液。脑室胸骨分流术的关键步骤为胸骨柄隧道的制备以及远端分流管的置入。神经外科医生在充分理解胸骨柄解剖的基础上,利用神经外科高速磨钻可以很容易制备胸骨柄隧道。成人胸骨柄一般呈梯形,长约为5.4 cm,宽约为4.9 cm,厚度约为1.2 cm。有学者建议胸骨隧道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4 cm以避免不经意穿透胸骨柄后部皮质而进入上纵膈。本例病人在具体手术过程中骨皮质较容易磨开,内部的骨松质利用铜条可钝性“通开”一纵行孔道,以放置远端分流管。骨髓内输液的并发症虽然不常见,总体并发症小于1%,但临床医师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近期的18例荟萃分析显示1300例骨髓腔内输液的病例未出现感染并发症。尽管在犬类实验中,脂肪或骨髓栓塞概率为89%~100%,但大部分栓塞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很少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胸骨柄内因缺乏黄骨髓且骨髓中脂肪含量较少,故减少了栓塞的发生。胸骨分流术中可能出现医源性胸骨骨折、骨质软化以及病理性骨折,但这些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低。人体放射学研究提示有胫骨输液史的患儿无明显的生长发育延迟,表明骨髓内输液对骨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如果胸骨隧道穿透皮质进入到上纵膈,可能会损伤头臂动静脉以及迷走神经;对于年轻的患者,胸前的瘢痕会影响美观。有报道称对于既往气管切开、胸骨骨折或手术史、严重骨质疏松、临近区域感染的患者,不易进行胸骨分流。本例患者术后无骨折、感染、栓塞等并发症。我们对一例反复出现分流系统远端梗阻的脑积水病人进行了脑室胸骨分流术,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提示脑积水明显改善。这是中国内地首例报道的脑室胸骨分流成功治疗脑积水的病例,相信随着手术经验的增多,此项新技术将成为一个更安全、有效的脑脊液分流方法。来源:陈卓,赵航, 高宇飞,等. 脑室胸骨分流术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 21(5):917-919.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讨论】近年来国外文献证实脑室胸骨分流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脑积水分流方式。利用骨质吸收脑脊液并非首次应用于胸骨,在60年代,Nosik提出了利用乳突吸收脑脊液,但因其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容易出现脑脊液瘘而未予开展。Tubbs等学者通过研究猪以及人类尸体提出可以利用颅骨板障以及髂嵴作为脑脊液引流的“容器”,但该研究未应用于临床。后期Tubbs基于骨内输液技术,首次提出了脑室胸骨分流术。骨髓腔内输液是一种可以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技术,多种输液成分如晶体液、血液制品以及药物可以通过骨髓腔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常存在血压下降,血管塌陷,建立外周血管通路往往十分困难,而骨髓腔由于其“不可塌陷“的特性,成为液体进入循环系统的入口。骨髓腔内含有丰富的静脉窦,可将血液汇聚引流至中央哈弗斯管,骨与骨之间通过Volkmann通道连接,血液或液体经导静脉或者滋养静脉进入循环系统。胸骨柄作为分流置人部位有下列几点优势:其一,胸骨位置表浅,手术操作方便;其二,胸骨位于中线且距离颅骨近,有利于分流管置入,减少了分流管皮下走形过长导致拉扯以及移位;其三,在成人,胸骨柄较胫骨及肱骨含有更多的红骨髓,更加有利于脑脊液的吸收;最后,经胸骨引流的脑脊液回流至乳腺内静脉与奇静脉,他们与骨髓腔内压力梯度可充分引流脑脊液。Tubbs等人在5具人类尸体的胸骨柄中1 h内注射30L水,随后在头部、胸部以及腹部未发现液体渗漏。这个研究小组又在***猴的胸骨柄内注射生理盐水24 h,后经磁共振影像未见血管外液体聚集。他们对2只健康的成年猪进行了同样的操作,2周后2只猪情况稳定,无感染表现已及液体溢出。对于本例病人,患者每日经腹腔端引流脑脊液约为100 ml,置入胸骨内以后无引流不足或过度等表现,临床症状上表现为头痛消失、精神状态好转,影像学表现为无脑室扩张等脑积水特征。这说明胸骨柄可以充分引流吸收脑脊液。脑室胸骨分流术的关键步骤为胸骨柄隧道的制备以及远端分流管的置入。神经外科医生在充分理解胸骨柄解剖的基础上,利用神经外科高速磨钻可以很容易制备胸骨柄隧道。成人胸骨柄一般呈梯形,长约为5.4 cm,宽约为4.9 cm,厚度约为1.2 cm。有学者建议胸骨隧道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4 cm以避免不经意穿透胸骨柄后部皮质而进入上纵膈。本例病人在具体手术过程中骨皮质较容易磨开,内部的骨松质利用铜条可钝性“通开”一纵行孔道,以放置远端分流管。骨髓内输液的并发症虽然不常见,总体并发症小于1%,但临床医师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近期的18例荟萃分析显示1300例骨髓腔内输液的病例未出现感染并发症。尽管在犬类实验中,脂肪或骨髓栓塞概率为89%~100%,但大部分栓塞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很少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胸骨柄内因缺乏黄骨髓且骨髓中脂肪含量较少,故减少了栓塞的发生。胸骨分流术中可能出现医源性胸骨骨折、骨质软化以及病理性骨折,但这些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低。人体放射学研究提示有胫骨输液史的患儿无明显的生长发育延迟,表明骨髓内输液对骨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如果胸骨隧道穿透皮质进入到上纵膈,可能会损伤头臂动静脉以及迷走神经;对于年轻的患者,胸前的瘢痕会影响美观。有报道称对于既往气管切开、胸骨骨折或手术史、严重骨质疏松、临近区域感染的患者,不易进行胸骨分流。本例患者术后无骨折、感染、栓塞等并发症。我们对一例反复出现分流系统远端梗阻的脑积水病人进行了脑室胸骨分流术,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提示脑积水明显改善。这是中国内地首例报道的脑室胸骨分流成功治疗脑积水的病例,相信随着手术经验的增多,此项新技术将成为一个更安全、有效的脑脊液分流方法。来源:陈卓,赵航, 高宇飞,等. 脑室胸骨分流术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 21(5):917-919.

诊治经过

【讨论】近年来国外文献证实脑室胸骨分流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脑积水分流方式。利用骨质吸收脑脊液并非首次应用于胸骨,在60年代,Nosik提出了利用乳突吸收脑脊液,但因其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容易出现脑脊液瘘而未予开展。Tubbs等学者通过研究猪以及人类尸体提出可以利用颅骨板障以及髂嵴作为脑脊液引流的“容器”,但该研究未应用于临床。后期Tubbs基于骨内输液技术,首次提出了脑室胸骨分流术。骨髓腔内输液是一种可以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技术,多种输液成分如晶体液、血液制品以及药物可以通过骨髓腔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常存在血压下降,血管塌陷,建立外周血管通路往往十分困难,而骨髓腔由于其“不可塌陷“的特性,成为液体进入循环系统的入口。骨髓腔内含有丰富的静脉窦,可将血液汇聚引流至中央哈弗斯管,骨与骨之间通过Volkmann通道连接,血液或液体经导静脉或者滋养静脉进入循环系统。胸骨柄作为分流置人部位有下列几点优势:其一,胸骨位置表浅,手术操作方便;其二,胸骨位于中线且距离颅骨近,有利于分流管置入,减少了分流管皮下走形过长导致拉扯以及移位;其三,在成人,胸骨柄较胫骨及肱骨含有更多的红骨髓,更加有利于脑脊液的吸收;最后,经胸骨引流的脑脊液回流至乳腺内静脉与奇静脉,他们与骨髓腔内压力梯度可充分引流脑脊液。Tubbs等人在5具人类尸体的胸骨柄中1 h内注射30L水,随后在头部、胸部以及腹部未发现液体渗漏。这个研究小组又在***猴的胸骨柄内注射生理盐水24 h,后经磁共振影像未见血管外液体聚集。他们对2只健康的成年猪进行了同样的操作,2周后2只猪情况稳定,无感染表现已及液体溢出。对于本例病人,患者每日经腹腔端引流脑脊液约为100 ml,置入胸骨内以后无引流不足或过度等表现,临床症状上表现为头痛消失、精神状态好转,影像学表现为无脑室扩张等脑积水特征。这说明胸骨柄可以充分引流吸收脑脊液。脑室胸骨分流术的关键步骤为胸骨柄隧道的制备以及远端分流管的置入。神经外科医生在充分理解胸骨柄解剖的基础上,利用神经外科高速磨钻可以很容易制备胸骨柄隧道。成人胸骨柄一般呈梯形,长约为5.4 cm,宽约为4.9 cm,厚度约为1.2 cm。有学者建议胸骨隧道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4 cm以避免不经意穿透胸骨柄后部皮质而进入上纵膈。本例病人在具体手术过程中骨皮质较容易磨开,内部的骨松质利用铜条可钝性“通开”一纵行孔道,以放置远端分流管。骨髓内输液的并发症虽然不常见,总体并发症小于1%,但临床医师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近期的18例荟萃分析显示1300例骨髓腔内输液的病例未出现感染并发症。尽管在犬类实验中,脂肪或骨髓栓塞概率为89%~100%,但大部分栓塞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很少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胸骨柄内因缺乏黄骨髓且骨髓中脂肪含量较少,故减少了栓塞的发生。胸骨分流术中可能出现医源性胸骨骨折、骨质软化以及病理性骨折,但这些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低。人体放射学研究提示有胫骨输液史的患儿无明显的生长发育延迟,表明骨髓内输液对骨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如果胸骨隧道穿透皮质进入到上纵膈,可能会损伤头臂动静脉以及迷走神经;对于年轻的患者,胸前的瘢痕会影响美观。有报道称对于既往气管切开、胸骨骨折或手术史、严重骨质疏松、临近区域感染的患者,不易进行胸骨分流。本例患者术后无骨折、感染、栓塞等并发症。我们对一例反复出现分流系统远端梗阻的脑积水病人进行了脑室胸骨分流术,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提示脑积水明显改善。这是中国内地首例报道的脑室胸骨分流成功治疗脑积水的病例,相信随着手术经验的增多,此项新技术将成为一个更安全、有效的脑脊液分流方法。来源:陈卓,赵航, 高宇飞,等. 脑室胸骨分流术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 21(5):917-919.

【其他】


【讨论】牙中牙是牙内陷最严重的一种,内陷深入的部位有牙釉质和牙本质,在x线片上表现为牙冠中央内陷的空腔,好像牙中包含一个小牙,故称牙中牙。牙中牙可引起牙髓感染、坏死、根尖周病变,而牙中牙根管的复杂性使临床治疗相对困难。目前国际广泛采用的牙内陷分类方法是Oehlers分类法。该分类法依据内陷深度、与根尖牙周相通情况将牙内陷分为3型:I型指内陷终止于牙冠以内且不与髓腔相通;II型指内陷超过釉牙骨质界但未达到根尖周组织,也不与髓腔相通;III型指内陷超过釉牙骨质界,在根尖周形成“第二根尖孔”表现,并与牙髓牙周组织相通。对Oehlers各型在牙内陷中所占比例进行研究发现,I型占69.8%~93.8%,II型占3.1%~26.6%,llI型占3.0%~12.5%。本病例属于III型牙内陷,该类型最易引起牙髓根尖周病变,依据牙中牙的特点,通过x线片易于作出诊断。对于有牙髓或根尖病变的牙中牙应及时治疗。当根尖孔发育完全时多采用根管治疗,当根尖孔未发育完全时先进行根尖诱导,后期再行根管治疗。牙中牙根管治疗的关键是主根管与“内陷”根管都要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临床上一部分病例由于内陷牙釉质的复杂性,制约了根管的预备,主根管和内陷根管同时进行根管充填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于内陷较为严重的Ⅲ型,其内陷结构与根尖区牙周膜相通,根尖周炎发生时,常规根管治疗可能不会使病变愈合。国内陈冀等将Vitapex糊剂注射到根尖适量超填,取得了较好的根尖周病变组织愈合和骨组织修复的效果,本病例也采用此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Vitapex作为碘仿氢氧化钙类糊剂,可促使组织钙化和骨化,而材料本身逐渐被巨噬细胞吞噬,且其成分均匀稳定,流动性好,采用注射式充填可简化操作程序,对主根管和侧支根管均能达到较好的充填效果。牙中牙治疗的关键是主根管及“内陷”根管均要完善治疗,并彻底清除感染。然而由于“内陷”根管系统的复杂性,常加大治疗难度。本病例采用Vitapex根管封药、热牙胶充填及显微镜的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来源:李铎,牛磊, 刘奕. 上颌侧切牙Ⅲ型牙内陷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7, 10(8).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Y****0 新手达人

这个病例不错 值得同行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