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0
1
收藏
分享

甲状舌管**状癌1例

g****g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6-04 16:49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29岁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女,29岁,
以“发现颏部肿物4年余”为主诉收治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4年前发现颏部一肿物,约“核桃”大小,无疼痛、麻木等自觉症状。近1年自觉肿物逐渐增大,无明显不适症状。患者自诉有“甲亢”病史4年余,平日行中药等保守治疗。

查体

于颏下区中线处可触及一肿物,约6.0 cm×4.0 cm,于肿物表面可触及一较大凸起,质地硬,边界清,活动度差,无压痛,颌下及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

B超结果回报:颏下混合性占位(考虑粘液表皮样Ca不除外);CT结果示:颏下囊性占位病变;ECT结论:甲状腺双叶肿大,核素摄取弥漫性增强,符合甲亢改变,颏下肿物未见明显核素摄取(图1~3)。入院行常规检查,理化结果示:TSH:0.05mIU/L↓,FT4:28.97pmol/L↑,FT3:10.09pmol/L↑,余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排除手术禁忌后,于全麻下行“颏部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呈囊性状,沿囊壁与周围组织间锐性分离,见肿物左侧及后缘与舌骨浅面粘连较重,完整摘除肿物,保留舌骨。肿物约5.0×4.0 cm大小,内含淡黄色囊液,剖面呈多房型(图4),包膜较完整。结果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囊壁样物由纤维结缔组织及少许横纹肌组织构成,其内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符合囊肿。术后病理结果回报:纤维横纹肌组织中可见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局部呈**状增生,部分区域细胞呈片状,细胞多角形,核椭圆形,核仁明显,伴钙化,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19(+),TTF-1(+),TG(+),CyclinD1(+),Galectin-3(+)。诊断:甲状舌管**状癌。另见淋巴结3枚,未见癌转移0/3(图5)。治疗结果及预后:患者术后术区愈合状态良好,无明显其他不适症状,术后未行其他辅助治疗,目前随访5个月,现无复发。

【其他】


【讨论】在胚胎的第3、4周时,甲状腺始基形成,并逐渐向间质内生长,形成甲状舌管。第6、7周时甲状舌管发育至甲状软骨以下水平,其远端发育形成甲状腺,而后甲状舌管退化消失。如果因某种原因退化不全,则可在颈部正中甲状腺下降途径中的任何部位残留,形成甲状舌管囊肿。TDCa较为罕见,在所有甲状舌管囊肿的病例中约占1%,其组织病理学类型中以**状癌最为常见,文献中报道不一,约占80%~85%,其次为鳞状细胞癌,约占5%~6%,其他还包括**状-滤泡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等。TDCa的发病年龄从6~84岁,最常见于40岁左右,男女比例约为1:1.5。TDCa无明显临床表现,患者大多以颈部无痛性肿块为主诉就诊,术前常被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往往需术后病理确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目前较为常见且具有诊断价值的术前检查,Choi等对48例患者进行了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75%患者的被诊断为甲状腺**状癌。然而Choi等认为,在所有的甲状舌管癌患者特别是在儿童中,其诊断率并不高。但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可提高对肿瘤的诊断率。甲状舌管囊肿在CT中表现为边界清楚、囊壁薄而光滑等低密度影像。而TDCa在CT中最常表现为囊肿内出现实性结节,其次还可能出现钙化、囊壁增厚或边界不规则等表现。同时肿物内含钙化灶可能是**状癌特定的影像学特征。对于TDCa的来源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TDCa为甲状腺癌转移而来,甲状舌管可作为转移瘤的天然通道。有文献报道,在14%~33%的TDCa病例可在甲状腺组织中发现癌灶。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甲状舌管癌是原发于甲状舌管内残余组织。尚未见报道甲状舌管癌中存在髓样癌成分,髓样癌组织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这也支持了肿瘤原发于甲状舌管的观点。甲状舌管囊肿及TDCa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Sistrunk术式,该术式强调将肿物、甲状舌管及部分舌骨一并切除。单纯行囊肿摘除术的预后较Sistrunk术差,有文献报道,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100%。甲状舌管**状癌经淋巴转移较低,约为11%~25%,远处转移率约为1.3%。在Choi等回顾分析的163例患者中,43例甲状腺组织中发现癌灶,36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分别占26%和22%。因此认为如果甲状腺组织中发现可疑病变或出现颈淋巴结肿大者,应同期行甲状腺全切术及颈淋巴清扫术,同时术后应密切随诊。综上,甲状舌管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甲状舌管**状癌最为常见,确诊往往依赖于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TDCa具有一定的颈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较为少见。单纯临床检查不易诊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合超声引导可提高诊断率。TDCa的预后良好,Sistrunk术式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术后应密切随诊。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