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0
0
收藏
分享

母女同患褐青色痣2 例及家系调查

h*********y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5-31 21:32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2岁

【病案介绍】

主诉

女, 2 岁。
女, 28 岁,为例 1 之母。
双侧颧部褐色斑疹1 年半。

现病史

其 母诉患儿约半岁开始双侧颧部出现少量淡褐色斑 疹,后皮疹逐渐增多,颜色较前加深,遂来就诊。
患者 11 岁左右无意中发现双颧部出现米粒大小浅褐色斑疹并逐年增 多累及颞部及眶周,皮损颜色加深至黑褐色,妊娠期 皮损加重明显,无长期服用药物史及使用化妆品等 病史,曾在外院诊断为“太田痣”,未行治疗。

既往史

患者 既往身体健康

个人史

家系调查: 该家系 4 代共 19 人,其中 10 人患病,无近亲结婚史。追溯到曾祖母患病,因年代久 远,同辈其他人员是否存在发病已无从考证;外公辈 5 人, 2 男 3 女,均患病,外公皮损最明显; 母亲及两 个弟弟均患病,大弟皮损明显,小弟皮损较轻,均为 不同程度的双侧颧部、颞部褐色斑疹, 3 人均在 6 ~ 11 岁发病;先证者半岁左右患病。

查体

一般状况良好,发育正常,各系统检查 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 双侧颧部对称分布淡褐色 圆形斑疹,部分融合成斑片( 图 1 ~ 2) 。
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 情况:双侧颧部、颞部、眶周对称分布的圆形、深褐色 斑疹,直径1 ~3mm,孤立不融合( 图3) 。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褐青 色痣。
褐青 色痣。

【其他】


【家族史】患 儿为足月第1 胎,自然顺产,母乳喂养,父母非近亲 结婚。
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否认其他遗传性 家族疾病史。
【讨论】褐青色痣 ( naevus fuscoceruleus zygomaticus, NFZ) 又称 Hori 氏痣、获得性双侧太田痣样斑,是东亚地区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本病好发于 26 ~ 30 岁中青年女性[1],主要表现为双侧颧部、颞部对称 分布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较清楚孤立存在的蓝灰色 或褐色斑疹,亦可融合成斑片状。该病通常分三型, 轻型:皮损仅分布在颧部,且颗粒数少,为浅褐色;中 型:颗粒偏大,为灰褐色; 重型: 分布广且呈片状,累 及面部双侧颞部、下眼睑与鼻翼处[2]。NFZ 的病因 尚不十分清楚,多认为受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约42%的患者有明确阳性家族史[3],长期暴露于紫 外线、长期使用化妆品、内分泌改变可触发该病[2]。 NFZ 临床表现与太田痣、黄褐斑相似,极易混淆,应 注意鉴别,三者主要区别在于: ①皮损特点: NFZ 为对称均匀分布在颧、颞部的斑疹,一般不累及 黏膜及巩膜,皮损出现较晚; 太田痣常单侧分布 在颧、颞部及眼结膜,呈深青色融合性斑片,病 因多与遗传有关,发病年龄较早; 黄褐斑多表现 为颧部对称性黄褐色斑片,亦可累及前额、眉 弓、鼻部及上唇、下颏部,性激素水平改变为发 病重要因素,口服避孕药、精神抑郁也能诱发; ②组织病理: NFZ 表皮正常,在真皮浅层可见少 量黑色素细胞; 太田痣在真皮深层可见多数较 密集的梭形黑素细胞分布; 黄褐斑表皮棘层、基 底层黑素颗粒和黑素细胞增多,真皮浅层噬黑 素细胞增多[45] 。本文 2 例患者的典型皮损特点符合 NFZ 的诊断,遗憾的是,因皮损位于面部,患 者拒绝行病理检查,故无相关病理资料。以往 NFZ 的治疗多采用冷冻、化学剥脱术、CO2 激光、外用祛 斑药等,因疗效不确切已逐渐淘汰,现公认有效的治 疗手段为 Q 开关激光,常用的波长包括 Q-1 064nm, Q-755nm,Q-开关Nd: YAG 倍频532nm 和 Q-694nm, 其 中Q-1 064nm 波长激光在特异性吸收和穿透深度两 方面均达到了满意效果,疗效显著[6]。 本文 2 例患者有明确家族史,从该家系谱分析 NEZ 病因与遗传存在联系,Yang 等[7]报道的1 例亚 洲女性患者,其家族 4 代 25 位成员中患病者有 7 例,连续遗传、男女皆可患病,同样提示该病为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例家系中患者起病年龄较 小,幼年时期发病的 NEZ 患者也曾有报道[8]。事实 上,NEZ 的发病年龄应早于过去的文献记载,可能 的原因是既往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病史询问 欠详细,同时患者对该病重视度不够导致就诊时间 推迟,现随着人们对美观逐渐重视,年轻就诊患者人 数已逐渐增多。另外,是否存在与遗传因素相关的 患者发病年龄提前现象,目前尚不能肯定,有阳性家 族史还未出现皮损的人群需提高警惕,应避免过多 日晒及长期应用化妆品,一旦出现皮损尽早治疗。 遗传是 NFZ 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但国内外关于该病家系报道及遗传学分析较少,其发病机制与基因层 面的关联还需要临床医生继续研究与探讨。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