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0
0
收藏
分享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发布人:

s****4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5-31 21:33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46岁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女, 46 岁。
因双侧腹股沟红斑、条索状肿块伴 疼痛 1 年于 2015 年 6 月 10 日来我院就诊。

现病史

患者 1 年 前右侧腹股沟区无明显诱因出现 3 cm×5 cm 大红斑伴 皮肤松弛,上覆较多细小鳞屑,疼痛明显。于当地医院 诊断为“股癣”,给予伊曲康唑 200 mg,每日 2 次口 服,治疗 2 周后病情无好转。其后红斑逐渐增大,其下 出现质硬结节,于当地医院行彩超检查,提示“右侧腹 股沟区皮下组织增厚,回声增强,淋巴结肿大”,诊断为“血管炎”,给予治疗(具体不详)后,无好转,遂至我院 就诊。

既往史

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

系统检查无异常。双侧腹股沟区均可 扪及数个直径 1~1.5 cm 大淋巴结,质韧,无压痛,活动 度可。皮肤科检查:右侧腹股沟可见大片浸润性红斑, 边界不清,其下可触及 4 cm×10 cm 的条索状肿块,质 地硬,边界清楚,上覆少许黄褐色鳞屑,触痛明显,皮 温增高,皮损表面皮肤松弛,左侧腹股沟可见大片浸 润性红斑(图 1),未扪及皮下肿物,无明显触痛,皮温 不高。

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正 常。皮损处鳞屑涂片真菌镜检阴性。腹股沟彩超示:双 侧腹股沟区淋巴结增大,部分结构异常,考虑淋巴瘤? 下腹部及盆腔增强 CT 示: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以 右侧为著,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双下肢动、静脉彩超 示:左侧股总静脉返流,双下肢动脉微小粥样硬斑块。 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造血细胞增生活跃,三系均有,未 见明确淋巴组织肿瘤浸润。 右侧腹股沟区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轻度肥厚,真皮内大量小到中等大的淋 巴样细胞浸润(图 2A),可见淋巴细胞亲表皮现象(图 2B), 真皮浅中层部分区域毛细血管扩张,散在多核巨细胞(图 2C)。抗酸染色阴性。弹性纤维染色示:部分区域弹性纤维 减少(图 2D)。免疫病理检查示淋巴样细胞 CD2(图 3A)、 CD5(图 3B)、CD4(图 3C)阳性,CD7、CD8、CD20 均阴性。 多核巨细胞 CD68/PGM-1 阳性。TCR-γ 基因重排查见克隆 性扩增峰(图 4)。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诊治经过

患者于烧伤整形外科评估,无手术切除指征。于 肿瘤科行 COP 方案(硫酸长春新碱 4 mg 第 1 天,环磷酰 胺 600 mg 第 1 天,** 100 mg 第 1 天~第 5 天)化疗 2 个疗程。患者右侧腹股沟区肿块明显缩小,疼痛减轻。出 院后病情复发,右侧腹股沟区肿块变大,疼痛明显,于当地 医院再次行 COP 方案化疗 6 个疗程,电话随访,患者诉病 情无明显好转,活动后皮温明显增高,疼痛加剧,左侧腹股 沟皮损无明显变化。继续随访中。

【其他】


【讨论】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granulomatous slack skin, GSS)由 Convit 等[1]于 1973 年首次报告,当时命名为慢性进 行性萎缩性皮肤硬皮病(progressive, atrophying, chronic granulomatous dermohypodermitis)。Ackerman[2]于 1985 年回 顾分析后将本病命名为 GSS 并沿用至今。2005 年世界卫 生组织(WHO) -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将本病 暂时划归为蕈样肉芽肿的变异型,属于皮肤 T 细胞淋巴 瘤,具有惰性生物学行为[3]。本病通常与霍奇金淋巴瘤和其他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相关[4]。 GSS 罕见,迄今国内外仅报道 70 余例,其中国 内报道 10 余例[5-9]。本病发病原因不明,有文献报 道外伤可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2, 4, 10]。本病可发生于 儿童至成年期的任何阶段,好发于 30~40 岁的中年 男性,男女比例 2.9∶1[4, 11]。临床表现已皮肤缓慢松 弛、下垂为特征,腋窝和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好 发,也可泛发全身。早期 GSS 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 性,可为红斑鳞屑样表现,也可为血管萎缩性皮肤 异色病样改变。此后病情缓慢进展,皮损逐渐增大, 出现浸润性、边界清楚的松弛性斑片或斑块,形如 悬垂样或吊钟状,皮肤松弛悬垂是由于弹性纤维被 组织细胞吞噬造成数量减少所致。患者通常无明显 自觉症状,也可伴有瘙痒或疼痛。皮肤外扩散罕见[12], 偶有肺、脾及淋巴结受累的报道[11,13]。本例患者表 现为腹股沟区浸润性红斑、肿块,皮损部位皮肤松 弛,临床表现与文献报道一致。 本病在组织病理学上具有特征性,表现为小 到中等大的淋巴样细胞在真皮**层呈带状排 列,可有或无亲表皮现象,真皮内可见多核巨细胞 及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每个多核巨细胞在细 胞质内可见 20~30 个细胞核[14],甚至可多达 40 余 个[15]。电镜下的典型特征为多核巨细胞吞噬弹性 纤维。Verhoeff-van Gieson 染色可见弹性纤维减 少或消失。以上组织学特征可累及真皮全层甚至 皮下组织[15]。免疫表型研究显示浸润的细胞主要 是 CD4 ( +)、CD45RO ( +)的 T 淋巴细胞,也有 CD30( +)和全 T 细胞标记(CD3、CD5、CD7)缺失 的报道[4, 16]。多核巨细胞起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 表达 CD14 和 CD68[3-4,16]。TCR-γ 基因重排有助于 本病的确诊。研究表明,在此类肉芽肿性 T 细胞淋 巴瘤中,TCR-γ 基因重排敏感性可达 94%,特异 性高达 96%,高于反应性肉芽肿性疾病[17]。 GSS 需与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granulomatous mycosis fungoides, GMF)相鉴别。GMF 临床可表 现为斑片、斑块、红皮病、肿块、皮肤异色症样斑片 或环状肉芽肿样皮损[18];但与 GSS 不同的是,GMF 往往无皮肤松弛下垂且皮肤外器官受累常见[12]。 二者组织病理改变有所重叠,均有非典型淋巴细 胞浸润、肉芽肿和多核巨细胞,但 GMF 中多核巨 细胞的细胞核较少且弹性纤维减少不明显。此外, 本病在临床上还需与获得性皮肤松弛症和皮肤松 垂相鉴别,组织病理学上与网状组织细胞瘤、淋巴 瘤样肉芽肿病等相鉴别。 本病尚无统一治疗方案。既往文献报道单独 或联合应用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UVA)、放疗、化疗、甾体药物、硫唑嘌呤、免疫调节剂(干扰素-α 和 干扰素-γ)及局部手术切除等可取得一定疗效,但是 结果并不理想[15]。近年来,有应用细胞因子、融合分子、 单克隆抗体及局部使用维 A 酸等治疗 GSS 的报道,但 临床疗效并不肯定[19]。部分学者认为 GSS 是恶性肿瘤, 具有潜在的致命性,倾向使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本病, 但过于积极的治疗可能会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 病情进展,因此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 素,如疾病分期、治疗方案的毒性和耐受程度以及患者 的依从性等[15]。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