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0
0
收藏
分享

慢性根尖周炎致牙龈反复鼓脓包1例

发布人:

4****5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4-12 11:04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56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女,56
因右上颌牙龈反复鼓脓包1年就诊。

既往史

既往身体健康,于大约6年前在外院行右上颌后牙牙体牙髓治疗及全冠修复治疗,其后无急性牙痛发作史。

查体

右上第一双尖牙(右上4)颊侧根尖部牙槽黏膜可见一直径约3 mm的瘘管样物,充血,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溢出,右上4远中牙颈部色灰暗,探诊可卡住探针尖,探痛不明显,冷诊(一),叩诊(+),无松动,右上第二双尖牙(右上5)及右上第一磨牙(右上6)金属全冠修复,右上5叩诊(+),无松动,右上6叩诊(一),无松动;

辅助检查

全颌曲面体层片显示右上4、5牙周膜增宽及根尖部低密度阴影,范围约1 cm×1 cm,阴影周围无骨白线,右上4远中邻面龋,右上5、6根管治疗后金属全冠修复。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根据临床检查及全景片,考虑右上4根尖部牙槽黏膜出现瘘管,远中牙颈部有龋洞,叩痛阳性,并且x线片出现根尖部阴影,右上5、6既往已行根管治疗,故初步诊断为右上4慢性根尖周炎伴瘘管形成,

诊治经过

拟行右上4牙体牙髓治疗。当在右上4咬合面开髓至牙本质浅层时,患者有牙齿酸痛感,且冷**敏感,由此判断右上4为活髓牙,遂终止开髓计划,考虑初步诊断有误,右上4根尖部位的瘘管并非由它本身龋洞所致,需进一步检查判明真正病灶牙所在。 故以牙胶尖示踪法查找瘘管来源,以0.5%碘伏液消毒瘘管黏膜,以20#牙胶尖尖端自瘘管口顺行插人窦道约2 cm后有阻力感停止,嘱患者带牙胶尖再次拍牙片,发现牙胶尖尖端正好位于右上5根尖部,进一步仔细阅片发现右上5、6既往根管治疗欠完善,部分区域根管充填不实。根据牙胶尖走行自右上4根尖部黏膜的瘘管口通向右上5根尖部牙槽骨,结合全景片判断瘘管真正的病灶牙应为右上5,并非瘘管1:1所对应的右上4牙位。 分析右上4虽然有牙颈部龋,但尚未累及牙髓,不足以导致根尖周炎,它之所以出现叩痛可能与右上5根尖周炎症累及有关,而右上5虽于6年前行根管治疗,但根充欠完善,仍有形成慢性根尖周炎的可能。遂更改诊断:右上5牙体牙髓治疗后慢性根尖周炎并瘘管形成、右上4深龋。 更改治疗计划为:右上4去腐质,备Ⅱ类洞,保存活髓,分层充填;右上5拆除金属全冠,行根管再治疗。治疗过程中当在去除右上5全冠及咬合面充填物后,打开髓腔,即闻及厌氧菌感染所致恶臭味,再次证实右上5为病灶牙。去除原根充物,以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根管内放置棉捻开放引流,同时嘱患者口服头孢氨苄及甲硝唑3日,预防慢性根尖周炎转为急性而致面颊部软组织肿痛;3日后再次复诊行根管冲洗,进行根管预备,仍开放引流;至1周后第三次就诊时瘘管口已明显缩小,右上4、5无叩痛,右上5根管内无脓性渗出物,给予根管封药1周,瘘管口消褪,进行右上5严密根管充填、垫底及窝洞充填。 随诊半年患牙无疼痛、无松动、无牙龈肿胀及瘘管形成等症状出现。复查全景片患牙根尖部低密度影大部分消褪。右上5根管再治疗成功。

【其他】


【讨论】 慢性根尖周炎是牙体牙髓科的一种常见病,长期慢性根尖周炎可穿破骨质达黏膜下形成瘘管,一般来讲瘘管口多数位于患牙相对应的根尖部牙槽黏膜上,但有时还可出现在远离患牙的其他牙齿部位,被称为异位瘘管。瘘管异位现象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如下颌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炎性渗出物顺下颌骨外斜线向前流注,导致第一磨牙根尖部出现黏膜瘘、甚至面部皮肤瘘;又如上颌前牙慢性根尖周炎,牙根较长接近鼻底的可出现鼻前庭黏膜瘘或鼻旁瘘,患者易就诊于耳鼻喉科,如未考虑到牙源性瘘管形成可能,以息肉等炎性肿物切除,而忽视治疗病灶牙,不久复发造成诊治失误。 下前牙区可见龈瘘、颏瘘、颏下瘘。但上颌后牙区出现瘘管口异位的情况并不多见,此种瘘管异位原因与根尖孔的解剖位置有密切关系,也可能与颌骨外形及解剖结构的个体差异性有关,分析如果患牙根尖部位于颧牙槽嵴等骨质致密处,则瘘管可能顺附近骨质薄弱处走行,导致瘘管口出现于邻近活髓牙的根尖部,此时应注意鉴别判断病灶牙所在。 因根尖周炎多为牙体牙髓病变的延伸,应仔细查明患牙是否存在可能导致根尖周炎出现的龋洞、是否有牙体充填治疗史、是否有外伤史等。结合以上病例,总结经验教训,虽然起初病灶牙判断错误,造成误诊,但因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错误,纠正诊断,更改治疗计划,而并未造成误治,对患者未造成任何损害。提醒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如遇病灶牙难以辨别的情况,我们要考虑到异位瘘管的可能性,而此时牙胶尖示踪法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可辅助临床检查及x线片加以判断,找准病灶牙。随着锥形束CT(CBCT)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还可以利用CBCT技术协助寻找病源牙。从而避免出现给正常牙开髓的失误,提高牙体牙髓病诊治水平。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