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原发性肌上皮癌1例
发布人:
y****k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7-11-01 16:29
关注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男,25岁
因右颌下无痛性包块3个月余于2014年6月13日入院。
查体
颌面部观左右基本对称,右颌下区可见轻度肿胀,表皮完整不红,皮温不高,可触及一约4 cm×3 cm大小的包块,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基底不活动,触压痛不明显。张口、咬合无异常,口内颌下腺导管开口处无红肿,未见异常分泌物,口内牙齿及口腔黏膜未见明显异常。
右侧颈部可触及一约1.5 cm×1 cm大小的肿大淋巴结,余区域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
辅助检查
本院颌面部CT示:双侧颌下及颈部多发结节及肿块,肿瘤位于右侧下颌骨后侧下颌下腺前缘(图1),考虑为肿大淋巴结(肿瘤?)。本院胸片示:双肺、心膈未见明显异常。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右颌下肿物待查。
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常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于全麻下行“右颌下腺及肿物扩大切除术+右侧肩甲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见瘤细胞呈巢团状排列,核分裂多见(图2)。(右侧颌下腺)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肌上皮癌,另送检“颈深上淋巴结”5枚均见癌转移。免疫组化结果:S-100(+)、SMA(局灶+)、EMA(弱+)、NSE(+)、CD56(+)、CKP(-)、LCA(-)、CD3(-)、CD20(-)、CD43(-)、TTF-1(-)、GFAP(-)。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后转入我院肿瘤科行化疗,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
【其他】
【讨论】
肌上皮癌最早由Sheldon于1943年报告并命名,在1991年的肿瘤组织学新分类中,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一类***的肿瘤。肌上皮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组织来源可能有两种:(1)肌上皮细胞,通常存在于人体腺体的分泌部或导管;(2)腺体导管内具有潜在多向分化能力的上皮细胞。涎腺肌上皮癌除原发性的以外,还可由良性肌上皮瘤恶变而来。涎腺肌上皮癌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发病部位以腮腺最为常见,发生于小涎腺者以腭腺多见,偶尔肿瘤还可发生于颌下腺、口底、颊部及上颌窦等处。肌上皮癌在病变早期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物,其大小不一,2.5~15 cm,平均为4~7 cm,肿块均有局部广泛生长,但无明显的恶性征象,多被诊断为多形性腺瘤。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肿瘤可出现突然生长加速或表现出浸润性生长和相应的功能障碍,患者可感觉局部有疼痛、麻木以及出现面瘫等症状。患者的病程长短不一,可为6个月至10年,大多数病程在1年之内。
肌上皮癌患者在发病早期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又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而依据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一般仅能提供肿瘤的大致范围和浸润程度等,因此对于肌上皮癌的明确诊断,其主要依据是组织病理学结果以及免疫组化结果。肌上皮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性表现为肌上皮细胞分化,少有导管和(或)腺泡细胞分化。分化的肌上皮细胞具有肌源性、上皮源性双重分化的特征,其细胞形态变异较大,核分裂象多见,核异形性明显,核膜不规则,核仁大,染色质粗糙或呈颗粒状。肿瘤内常见黏液样间质、坏死灶等,有时还可见小的鳞状上皮分化区。在临床工作中,若某肿瘤从组织形态学上考虑为肌上皮癌时,可加作免疫组化检查,采用一些提示肌上皮源性的标记物,例如S-100蛋白、SMA、VIM等,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对上述标记物均呈阳性染色,此外,肌上皮癌对EMA呈阳性反应,而对MAGE和CEA呈阴性反应,这些免疫标记物的特性都有助于肌上皮癌的确诊。
涎腺肌上皮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应该病的复发率较高,首次治疗时根治性切除是关键,手术务求彻底,应有足够的正常周界。由于该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率不高,原则上可考虑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肌上皮癌的预后表现十分复杂,其临床行为及预后与病理学特征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肌上皮癌的血行性转移率较高,还可能伴有原发灶复发,应常规行肺部及其他脏器检查,如拍胸片和肝脏超声检查等。手术后酌情给予适量放、化疗,以预防原位复发及远处转移。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