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1
0
收藏
分享

醛固酮瘤伴正常血压者1例

济******馨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3-08-21 16:44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30岁

【病案介绍】

现病史

患者女,30岁;自1998年起出现四肢乏力,查血钾2.56mmol/L,予补钾治疗后好转。此后,患者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于1999年收入本院内分泌科。

辅助检查

查血钾2.08mmol/L,同步尿钾70.98mmol/24h;血醛固酮8Am卧位值为273.9pmol/L(10.6~58.1pmol/L),****试验:站立4h后为90.0pmol/L;尿醛固酮为17.76μg/24h(正常值2.25~21.4μg/24h);血浆肾素活性(PRA)基础值0.01ng/ml/h(0.1~5.5ng/ml/h),站立4h后激发值为0.01ng/ml/h(0.73~17.4ng/ml/h);尿pH6.88;血皮质醇8Am卧位值为157μg/L(70~220μg/L),尿游离皮质醇为64.9μg/24h(20~90μg/24h)。心电图示U波明显;CT显示左肾上腺腺瘤,1.2cm×1.8cm(图1)。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该患者在病程中从未出现过高血压,否认高血压家族史,测血压120/80mmHg(1mmkg=0.133Kpa)左右,在住院期间行24h动态血压检查,未发现血压增高(图2)。追问病史,患者发病前血压约100/70mmHg左右。诊断明确后准备立即行"左肾上腺腺瘤摘除术",但因患者个人原因当时未能手术,遂予螺内酯、氨苯蝶啶交替口服,并用氯化钾口服补钾治疗。经上述治疗后患者乏力症状改善不明显,夜尿增多达3~5次/夜,频发低血钾,多次查血钾波动于2.5~3.0mmol/L,但血压仍正常。患者于2004年6月接受手术,病理结果显示:肿瘤包膜完整,切面呈金黄色,提示皮质腺瘤,伴同侧肾上腺皮质萎缩,免疫组化结果INHIBIN(+),MELAN(+)。手术后患者症状改善,低血钾得以纠正,血尿醛固酮恢复正常(表1)。血压进一步下降,约95/65mmHg左右(2)。

诊断结果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左肾上腺醛固酮瘤。

【其他】


【讨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导致的综合征。正常血压型的原醛症患者非常罕见,1976年由Snow等首先报告,目前全球共报告20例,我国发现4例。患者多为中年(23~56岁),女性多见,约占60%.患者多因低血钾症状(乏力、手足搐搦及麻痹)就诊,2/3为腺瘤,没有家族性的报告。
【原醛症患者血压正常的原因可能有】 :(1)处于疾病的早期该患者有明确低血钾病史1年余,而未发现高血压,故与上述假设不符。(2)基础血压低患者在病前有低血压或术前血压相对性升高,而术后下降,因此患者术前血压的绝对值正常是由于本身基础血压水平低所致,而原醛症仍导致其血压相对升高。(3)糖皮质激素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RA)该症患者生化改变及临床表现普遍较一般原醛症患者为轻,有11-β羟化酶/醛固酮合成酶嵌合基因的存在,因此醛固酮的分泌受ACTH调控,可被**抑制,但尚未有在GRA患者中发现自主性肿瘤的报道,故本患者不予考虑。(4)环境与遗传因素的影响在目前全球报告的20例该症患者中,亚欧人群占80%,其中尤以日本患者多见,提示有一定的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5)在某些原醛症患者中可能低血钾较高血压早出现;(6)机体对升血压物质反应减弱;(7)某些扩血管物质(如前列腺素)作用放大;(8)伴有垂体功能减退。表1患者手术前后生化检测结果生化项目手术前手术后血钾(mmol/L)2.083.9尿钾(mmol/24h)70.9835.24血醛固酮(8Am,卧位,pmol/L)273.927.5血醛固酮(12Am,立位,pmol/L)90.0-尿醛固酮(μg/24h)17.762.25PRA(8Am,卧位,ng/ml/h)0.011.68PRA(12Am,立位,ng/ml/h)0.01-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济******馨楼主 新手达人

该患者在病程中从未出现过高血压,否认高血压家族史,测血压120/80 mm Hg(1 mm kg=0.133 Kpa)左右,在住院期间行24 h动态血压检查,未发现血压增高(图2)。追问病史,患者发病前血压约100/70 mm Hg左右。 诊断明确后准备立即行“左肾上腺腺瘤摘除术”,但因患者个人原因当时未能手术,遂予螺内酯、氨苯蝶啶交替口服,并用氯化钾口服补钾治疗。经上述治疗后患者乏力症状改善不明显,夜尿增多达3~5次/夜,频发低血钾,多次查血钾波动于2.5~3.0 mmol/L,但血压仍正常。患者于2004年6月接受手术,病理结果显示:肿瘤包膜完整,切面呈金黄色,提示皮质腺瘤,伴同侧肾上腺皮质萎缩,免疫组化结果INHIBIN(+),MELAN(+)。手术后患者症状改善,低血钾得以纠正,血尿醛固酮恢复正常(表1)。血压进一步下降,约95/65 mm Hg左右(图2)。 讨 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导致的综合征。正常血压型的原醛症患者非常罕见,1976年由Snow等首先报告,目前全球共报告20例,我国发现4例。患者多为中年(23~56岁),女性多见,约占60%。患者多因低血钾症状(乏力、手足搐搦及麻痹)就诊,2/3为腺瘤,没有家族性的报告。 原醛症患者血压正常的原因可能有:(1)处于疾病的早期 该患者有明确低血钾病史1年余,而未发现高血压,故与上述假设不符。(2)基础血压低 患者在病前有低血压或术前血压相对性升高,而术后下降,因此患者术前血压的绝对值正常是由于本身基础血压水平低所致,而原醛症仍导致其血压相对升高。(3)糖皮质激素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RA) 该症患者生化改变及临床表现普遍较一般原醛症患者为轻,有11-β羟化酶/醛固酮合成酶嵌合基因的存在,因此醛固酮的分泌受ACTH调控,可被**抑制,但尚未有在GRA患者中发现自主性肿瘤的报道,故本患者不予考虑。(4)环境与遗传因素的影响 在目前全球报告的20例该症患者中,亚欧人群占80%,其中尤以日本患者多见,提示有一定的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5)在某些原醛症患者中可能低血钾较高血压早出现;(6)机体对升血压物质反应减弱;(7)某些扩血管物质(如前列腺素)作用放大;(8)伴有垂体功能减退。 表1 患者手术前后生化检测结果 生化项目 手术前 手术后 血钾(mmol/L) 2.08 3.9 尿钾(mmol/24 h) 70.98 35.24 血醛固酮(8Am,卧位,pmol/L) 273.9 27.5 血醛固酮(12Am,立位,pmol/L) 90.0 - 尿醛固酮(μg/24 h) 17.76 2.25 PRA(8Am,卧位,ng/ml/h) 0.01 1.68 PRA(12Am,立位,ng/ml/h) 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