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壁瘤一例
发布人:
4****5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5-16 10:02
关注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女,73岁,60kg,155 cm,
因“摔伤致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12h”于2013年12月7日就诊,以“右股骨颈骨折”收入院
现病史
拟行右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3年前发现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治疗,近1个月内有心悸,乏力,能够缓慢步行200m;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150~160/80~90mmHg;2型糖尿病,间断服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于7.0~7.3mmol/L。12年前发现脑梗死病史,无明显遗留症状,近两年间断有头昏、右手麻木表现,近1个月内有短暂意识不清。
辅助检查
血红蛋白115g/L,血小板计数192×109/L,K+3.42mmol/L,空腹血糖8.16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24hHolter示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性早搏,ST-T改变。心脏彩超示射血分数(EF)33%(辛普森法),左心扩大,左室壁阶段性运动异常,心尖部室壁瘤形成,主动脉瓣钙化二尖瓣钙化,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双室功能减低。
胸片示肺纹理重,心影形态未见异常。颈动脉超声示右侧颈动脉球部狭窄70%~99%,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伴斑块形成,脑血管超声示右侧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前交通开放,基底动脉中度狭窄。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患者入室后开放18G和16G两路上肢外周静脉,建立桡动脉置管,右侧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连接Detex-OhemdaS5多功能麻醉监护仪监测心电图(ECG)、心律(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有创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同时连接爱德华Flo-Trac(Vigileo)监测心输出量(CO)、每搏量变异指数(SVV)。双额部行FORSIGHT(CASMED,美国)近红外光仪监测双侧额部无创脑氧饱和度(cerebraltissueoxygensaturation,SCTO2)。监测显示:ABP140/65mmHg,HR75次/min,SpO295%,CO4.6L/min,SVV8%,SCTO2左76、右76,CVP4mmHg。
患者仰卧位,于患侧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连线中外1/3处,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室阻滞,注射1%利多卡因20ml。5min后患侧活动无明显疼痛,患者取左侧卧位屈髋屈膝。**固定完备后,采用直入法L3-4间隙硬膜外穿刺,突破黄韧带后采用针穿针技术置入24GWhitacre腰麻针,有脑脊液流出后缓慢注入0.2%布比卡因2.5ml(0.75%盐酸布比卡因与无菌注射用水稀释配制)。该**下停留5min,测量**法测麻醉平面右侧T12,左侧L1。
血压下降至117/60mmHg,给予去氧肾上腺素50μg静注,继而采用去甲肾上腺素0.05μg/(kg·min)持续输注。血压稳定后改为仰卧位,准备从运送车转移至手术床。患者血压突然下降至60/40mmHg,CVP1mmHg,CO3.0L/min,SVV18%,SCTO2左67(下降11.8%)、右66(下降13.2%),患者呼之能应,意识淡漠。测右侧麻醉平面S~T10,左侧S~T12。给予快速输液约100ml,多巴胺5μg/(kg·min)支持治疗。5min后血压升至120/60mmHg,CVP升至4mmHg;10min后血压升至150/65mmHg,患者未诉明显不适。再次变换**为左侧位,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波动,手术开始。
安装骨水泥型半髋假体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持续至术毕。手术结束后,患者转为平卧位,测定麻醉平面,两侧对称S~T12,缓慢停止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输注,血压无明显波动。术中镇痛效果满意,术毕给予氟比络芬酯50mg。手术历时75min,出血量200ml,尿量200ml。术中血气分析提示血红蛋白97g/L,给予红细胞2U,乳酸林格液1200ml。术后安全返回重症监护室,术后无明显麻醉并发症,术后9d患者出院。
【其他】
【讨论】
危重患者的麻醉需完善的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本例患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心脏彩超示室壁瘤形成,EF33%,活动耐量较为低下,提示心功能较低,代偿能力差,术中出现心力衰竭的风险较大,ASAⅢ级。根据患者特点、手术方式,我们采用低比重低浓度单侧腰麻联合髂筋膜阻滞,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心功能Ⅲ级,髂筋膜阻滞可以减少**变动引起疼痛所致的循环波动,降低心脏风险。
②由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对气管插管全麻的诱导以及插管耐受能力不足。骨折后患者卧床时间长,肺部感染几率增加,全麻增加了机械通气导致相关肺部感染的风险。
③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与患者年龄,注药技术以及**物的浓度、比重、容量等因素有关。低比重药液注药速度可影响麻醉平面,并且低比重药液缓慢注药可以“局限”阻滞平面,出现躯体上下侧(侧卧位时)差异化阻滞,即达到“单侧阻滞”的效果,减缓双侧躯体同时阻滞时快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患者高龄,我们的经验是5mg的布比卡因可以满足此类手术,但是有时会遇到阻滞平面不能满足手术的情况,因此,在局麻药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本例将布比卡因稀释至0.2%,获得较高的容量。文献报道,小剂量、低浓度轻比重布比卡因麻醉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少。
④蛛网膜下腔阻滞可靠的镇痛有利于术中血压的平稳,同时也减少麻醉不全追加静脉镇痛药造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该患者在实施低比重单侧阻滞后,躯体两侧的麻醉平面不同,血压在5min内由140/65mmHg降至117/60mmHg,在安全水平,表明单侧阻滞给予机体代偿提供了缓冲的时间,避免血压迅速下降,尤其是心功能较差的患者。麻醉期间**变动、骨水泥假体固定、手术失血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波动。该患者在单侧阻滞**变动期间,出现了严重低血压。在蛛网膜下腔麻醉成功后,5min的等待时间可能不足以使平面固定。低比重药液容易向头端扩散,患者在麻醉初始转为平卧位后,阻滞平面增加引起了低血压的发生。CO、SVV出现明显的下降提示容量不足,SCTO2下降提示脑灌注不足,提示有脑氧供需失衡的风险。文献报道SCTO2绝对值低于50%或降低10%有脑缺血风险,患者出现意识淡漠提示脑部低灌注。因此在**变动、骨水泥固定假体前进行预扩容,100~200ml的羟乙基淀粉,复合0.05~0.1μg/(kg·min)去甲肾上腺素支持,维持平均动脉压在基础水平或之上,有利于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心功能Ⅲ级以下的患者多需要强心药物辅助。
由于患者高龄,合并心脑重要脏器病变,根据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的伤口引流量,术中给予悬浮红细胞2U,增加血液携氧能力,保证重要脏器的氧供需平衡。目标导向液体治疗适合于老年危重患者,采用CVP和SVV联合判断危重患者的容量状态可以避免容量过负荷,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该患者在自主呼吸情况下,CO、SVV与CVP和临床实际表现有较好的相关性。对脆弱脑功能患者,脑氧饱和度监测具有无创、方便和实时的特点,是监测脑氧供需平衡的有益手段。
综上所述,脆弱心脑功能手术患者的麻醉风险较大,需要围绕重要脏器氧供需平衡实施麻醉,注重细节管理,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