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0
1
收藏
分享

散发性人类朊蛋白病的临床、影像学及脑电图1例

y****k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5-30 16:08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71岁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男性,71岁。
因进行性痴呆3+月,加重15 d入院

现病史

3+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沉默寡言,但尚能与家属进行简单沟通,伴双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曾多次外院就诊行脑电图监测示“额中央、颞区见高幅尖波、尖慢、棘慢综合波”,予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无明显缓解。15 d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右手僵硬,活动不利,并出现精神行为异常,不识家人,不能与人沟通,不言语,全身肌肉僵硬,出现频繁肌阵挛,伴二便失禁。 患病以来患者精神欠佳,不能进食。既往3+年前患“肺气肿”,常年有咳嗽、咳痰,为少量白粘痰。1+年前诊断为“高血压病”,血压最高达180/100 mmHg,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否认患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及输血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

查体

BP:130/90 mmHg,一般情况可,内科系统除心脏偶闻及早搏外其余无异常。神志呈无动性缄默状态,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圆形等大,直径约3.5 mm,光反应灵敏,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存在,伸舌检查不合作,颈软,四肢肌力无法估计,疼痛**见四肢回缩,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双下肢病理征(-)。共济运动无法查。

辅助检查

血常规正常,腰穿脑脊液压力130 mmH2O,常规、生化正常。头颅MRI示双侧放射冠区可见点状、斑片状异常信号影,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改变,FLAIR像呈高信号,病灶边缘模糊,无占位效应。DWI上,病灶弥散不受限,双侧大脑皮质弥漫性高信号。脑沟、池、室明显加深加宽(图1)。 1.png 24 h同步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发现全脑a活动消失,对呼唤**无反应。各导可见4.17~6.25 Hz,35.2~98.7 μV的θ节律并间杂d波,与低幅快波交替出现,双侧脑波基本对称;各导反复阵发、周期性尖波或双向尖波(偶见三相尖波)时限约0.5~1 S,以额、额中央、颞为显,间歇期见约1.5~3 s平坦脑波,持续数分钟又恢复为背景活动(图2)。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追踪患者病情进展,于发病后6个月死亡。结合病史,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头颅MRI和视频脑电图所见,临床诊断为散发性阮蛋白病。

【其他】


【讨论】 人类朊蛋白病是一组致命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被认为属慢病毒感染,主要包括Creutzfeldt-Jakbo病(CJD),Gerst-mann-Straussler综合征(GSS),Kuru病及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FFD,以CJD为最常见类型。 根据不同的病因,CJD分为散发性、遗传性、医源性和新变异型4种类型,以散发性CJD最为多见,约占总发病率的90%。英国和欧洲出现的新变异型CJD(vCJD)证明从牛到人的传播是可能的。 本病主要累及皮质、基底节和脊髓。多在成年后发病,60~70岁为著,全世界年发病率为1~1-5/100万,发病至死亡的病程常多不足1年。据文献报道,将病人的脑组织接种给黑猩猩,经11~71个月的潜伏期,黑猩猩出现与本病病人相似的症状,并很快发展而死亡;1位神经外科医生曾给1位这种病人施行过手术,7年后他也得同样的病。 广州报道1个家系,其中两位得以尸检的CJD老年病人系兄妹关系;上海的1位老年女性CJD病人两年前作为保姆护理过1位症状像她目前的症状一样的女性老人。因此,及早诊断并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甚为重要。不过在医疗实践中,此病并无大规模暴发流行。 CJD临床表现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早期以精神与智力障碍为主,如情感低落、易疲劳、注意力降低、记忆减退等,中期以进行性痴呆、肌阵挛、精神异常、锥体束征和锥体外系表现最为常见,部分患者视觉症状为首发症状。肌阵挛是此期特征性临床表现。晚期出现二便失禁、无动性缄默、昏迷或去皮质状态。 CJD病人的EEG改变是较为特殊的,对临床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关CJD,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先后报道1 7例,均为死后病理学诊断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无EEG报道。张文渊于1 989年报道我国首例EEG提示于患者生前作出CJD诊断的病例。患者女性,54岁,因“头昏”,逐渐地不识家门,不识亲人1个月就诊,作EEG见典型的周期性尖波或三相尖波规律地出现,波幅50~300“V,间隔0.6~0.8 S出现一次,问插波为5~6 Hz的低波幅慢波。依据EEG的特殊波型提示CJD的临床诊断,脑活检病理学诊断为亚急性海绵状脑病(SSE),即证实临床诊断之CJD。此后,有关CJD病人类似的EEG报道大量出现。 文献报道在疾病之发展期易见这种EEG表现,终末期则仅为一般的大慢波表现,不再见这种周期性尖波或三相波构型。由于CJD之病原体系一种慢病毒朊病毒,常规消毒不易灭活,EEG有助于早期诊断,以便临床采取严格隔离措施,自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头颅MRI,常规MRI序列如T1WI、T2WI和FLAIR对CJD诊断的敏感性低,近几年的研究表明,DWI对CJD的早期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92.3%)和特异性(93.8%)。 早期CJD患者即可在DWI上出现皮层和(或)基底节区的异常高信号,皮层异常高信号被称为“花边征”,晚期DWI异常高信号可消失。DWI是诊断早期CJD最为敏感的检查。本例为老年发病,亚急性起病,具有散发性CJD的临床和EEG特征及影像学改变的证据,即符合散发性CJD的诊断。临床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明确诊断,杜绝医源性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