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其他
0
0
收藏
分享

1例诊治过程曲折的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

发布人:

p****8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5-26 15:11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46岁

【其他】


【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46岁
【 主诉】 因反复发热6个月,黄疸10天入院。
【 现病史】 2009年3月初,患者夜间无明显诱因突发畏寒、寒颤后高热,当时未测体温,伴全身出汗,汗出后热退,未予特殊治疗,后症状好转。2009年4月再次出现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9.6℃,伴畏寒、乏力、纳差、多汗,无头痛、咽痛、咳嗽、胸闷气促、腹胀腹痛、皮疹、关节肿痛等,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当地医生诊为“感冒”,予补液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好转。随后间歇性发作畏寒高热数次,发热间隔时间由20余天逐渐缩短至3、4天,每次发热持续时间短,当天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伴明显出汗、纳差、乏力,曾有一次感双膝关节不适,无皮疹、头痛等。多次查血象有轻度贫血,并有加重趋势,白细胞、血小板大致正常。5月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脾肿大,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至某肝胆外科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3.6×109/L,红细胞2.66×1012/L,血红蛋白(Hb)87g/L,血沉38mm/h;各项肝炎病毒指标均为阴性;自身抗体阴性;B超示胆囊炎,脾大,考虑“肝功能异常待查”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等保肝对症治疗后肝功能有所好转,但患者发热症状无改善。随后转至某中医医院就诊,拟诊“不明原因发热”入院。住院期间查血常规、血沉、肝功能基本正常;B超示颈部、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血培养示“腐生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中段尿培养为“变异链球菌”,考虑“脓毒症”,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2天后,患者体温曾正常1天,第3天再度出现发热,体温反复,最高达39.5℃,6天后停用利奈唑胺,改用左氧氟沙星,效果不佳。患者自动出院后至上海另一三甲医院就诊,拟诊“发热待查,自身免疫性肝炎”入院。住院期间查血常规示三系减少,肝功能示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增高,白蛋白减少,肝炎病毒指标、各项自身抗体均阴性,血培养阴性;腹部B超及CT仍示肝大、脾大,曾予**、羟氯喹、尼美舒利、莫西沙星等治疗,体温控制尚可,偶有>38℃,但出汗仍较多,且逐渐出现胸闷、气促、腹胀及双下肢水肿。住院2周后,肝穿病理报告提示“肝寄生虫感染,倾向微孢子虫”;骨穿报告提示“组织胞浆菌病可能”,予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但疗效不佳,患者逐渐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呈茶水样,伴肝区疼痛,腹胀加重。为进一步诊治至我院感染科就诊,查血常规示红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外周血涂片示异形淋巴细胞1%,B超示肝脾肿大,以“不明原因发热: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入院。 
【 既往病史】 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吸烟、酗酒史。否认结核、伤寒、血吸虫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疫水毒物接触史。患者直系及旁系亲属无特殊遗传性疾病。
【 查体】 体温39.8℃,神志清,精神萎靡;贫血貌;皮肤巩膜轻度黄染;颈部及腹股沟等处可扪及绿豆大小肿大淋巴结;腹壁静脉无曲张,腹稍膨隆、软,剑突下及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4~5cm,剑突下5~6cm,边缘钝,表面光滑质中,触痛(+),脾脏AC线8~9cm,过脐,边缘钝,表面光滑,质软无触痛,墨菲(Murphy)征(-),肝区叩击痛(+),肠鸣音正常。
【 治疗经过】 诊治经过患者入院时已有明确的病史特点,也有病原学依据,但为何诊断依然不明?外院诊断不明的原因考虑如下。⑴患者以发热伴黄疸起病,症状缺乏特异性;病程进展过程中出现血常规三系进行性下降,肝脾肿大,骨髓象提示增生活跃,极易于血液系统疾病混淆。⑵外院骨髓穿刺已提示组织胞浆菌可能,但肝穿病理却又提示微孢子虫感染可能,表明组织胞浆菌与微孢子虫在形态学上极易混淆。⑶组织胞浆菌病发病率较低,临床上较少见,不同医生、不同医院对该疾病的理解有所差异,诊断发热相关性疾病时易漏诊。为明确诊断,须进一步采取哪些措施?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入院后采取如下措施:①重新采集观察骨髓涂片及肝穿病理切片;②根据骨髓涂片及肝穿病理报告用药并定期复查骨穿以观察疗效,结合骨穿结果与治疗效果作出最终诊断。在使用抗真菌药物前对患者行骨穿,见巨噬细胞内大量荚膜组织胞浆菌(图1,箭头所示)。 随后予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同时加强保肝退黄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应用伊曲康唑3天后,患者体温逐渐降至正常,肝脏脾脏进行性缩小,肝功能逐渐好转。治疗1周后,患者体温再次升高达39℃,两下肺闻及较多湿音,查胸部CT示“两肺磨玻璃样改变,两下肺渗出性炎症改变可能,双侧少量胸水”,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考虑合并肺部感染,予头孢吡肟、依替米星抗菌治疗,并加用甲泼尼龙抑制炎症渗出,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治疗2周,随访骨髓穿刺示组织胞浆菌减少。治疗3周后,患者体温再次升高,最高达40.3℃,期间加用三代头孢,体温控制不佳,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底可闻及湿音。腹软,肝脾肿大,脾脏肋下约5指,查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复查骨髓穿刺仍可见组织胞浆菌(图2),且患者体温出现反复,脾脏较前增大,提示伊曲康唑对病原菌效果减弱。患者在伊曲康唑治疗期间,反复再次发热,应如何调整治疗方案?组织胞浆菌病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该患者发病初期肝功能不全、血常规三系减低、低蛋白血症,应用两性霉素B存在禁忌证,遂给予伊曲康唑治疗,患者病情一度出现缓解、稳定。伊曲康唑是新一代的三唑类药物,单药应用最大的问题就是疗效的持续性不佳,长期应用可诱导变异耐药。目前患者病情反复,体温复燃,肝脾又出现肿大,且骨髓培养中仍有组织胞浆菌,考虑伊曲康唑疗效不稳定,遂停用伊曲康唑,改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并予白蛋白、血浆支持治疗。随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2周后,累计使用量为1.4g(100mgqd),复查骨髓穿刺见组织胞浆菌明显减少(图3),且患者未再出现发热,肝脏脾脏肿大逐渐缩小,肝功能好转,白蛋白正常,病情缓解,遂予以出院。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伊曲康唑序贯治疗,并且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