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1
0
收藏
分享

低热、乏力伴大便异常一例

a****1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4-04-29 14:00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47岁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女性,47岁,
主因“发热、乏力2个月,大便异常1个月余”于2007年10月25日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2007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体温39.7℃,伴咽痛,外院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接受抗菌、抗病毒治疗4天后,体温降至正常。此后患者自觉乏力、畏寒,间断低热,每周出现2~3天,无明显时间规律,最高温度37.3℃,无盗汗、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曾于外院就诊,未见其他异常。9月初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WBC)7.26×109/L,血红蛋白(HGB)97g/L,血小板(PLT)340×109/L。1个半月前排暗红色大便2次,成形,无其他不适。近1周来,自觉明显乏力,轻微运动即出现心慌,无胸闷、憋气。因既往有甲状腺疾病病史,于10月24日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便常规提示潜血阳性,血常规:WBC5.48×109/L,HGB85g/L,PLT307×109/L,血沉18mm/h。查体发现右上腹包块,为进一步检查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食欲可,大便1~3次/d,成形,间断暗红色便。体重下降5kg。1997年因“肺炎”住院,怀疑为“肺结核”,但未接受抗结核治疗。1998年发现胆囊息肉,2003年被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减退”,曾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半年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停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传染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史、婚育史、个人史和家族史均无特殊。

查体

一般情况可,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无压痛,右上腹可触及直径约3cm包块,边界欠清,质偏硬,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3次/min。双下肢无浮肿。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贫血、便潜血阳性待查,消化道肿瘤待除外,胆囊息肉,结节性甲状腺肿

【其他】


【辅助检查及治疗】 血常规:WBC4.44×109/L,HGB76g/L,红细胞压积(HCT)26.6%,平均红细胞体积(MCV)68.4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286g/L,PLT376×109/L;生化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9U/L,白蛋白(ALB)40g/L,总胆红素(TBIL)10.9μmol,K+4.1mmol,肌酐(Cr)52μmol/L;便潜血阳性;凝血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均正常。腹部B超提示:右肝内低至无回声,胆囊壁毛糙,脾稍大。胃镜提示,轻度贫血,胃黏膜改变。结肠镜显示:横结肠近肝曲处肿物,分叶状,长6~7cm,似有蒂,表面尚光滑,无糜烂及溃疡,肠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图1,2)。结肠病理:结肠绒毛腺管状腺瘤,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双侧胸膜下散在小结节影,右肺尖条索影,考虑陈旧性肺结核可能性大。腹盆腔增强CT:横结肠肝曲处占位,局部肠套叠,肝脏内存在多发性小囊肿,脾大。患者入院后曾自觉腹胀、排气减少,未排便,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查立位腹平片:未见肠梗阻或穿孔征象。给予对症通便治疗后,排出较多褐色糊状便,自觉腹胀明显减轻。
【讨论】 患者为中年女性,以低热、乏力、贫血为主要表现,病史并不复杂。起病初期有明显发热,以低热为主。曾行常规检查未见异常。但仅在数天后查血常规提示Hb下降,半个月后出现血便,但未引起注意。后因心悸,患者就诊于内分泌门诊,进一步查体发现轻度贫血貌,右上腹包块。检查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化验大便潜血阳性,至此才考虑到贫血由慢性消化道失血所致,结合查体所见推测,病变位于肠道的可能性较大。结合本例病史,病因考虑如下。(1)肠结核:主要包括溃疡型和增殖型,以回盲部受累多见,增殖型肠结核主要临床表现为消瘦、腹部包块、腹痛,严重者可发生肠梗阻,反复出血者相对少见。患者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并有乏力、体重下降等结核中毒症状,查体也发现腹部包块,不能除外肠结核的可能性,需要行结肠镜检查,并且取病理,如果病理发现有干酪样肉芽肿或找到抗酸杆菌,则可以确诊。(2)结肠癌: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人群,病变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变的进展症状逐渐加重。结肠癌的常见症状为血便和贫血,根据病变的部位,表现各异,如大便性状的改变,黑便、暗红色或鲜血便,可以伴有低热、乏力。同时右半结肠癌以肿块型多见,由于右侧结肠的肠腔宽大,通常腹部症状不明显,当肿物体积较大,发现腹部包块时才就诊。该患者属于结肠癌高发年龄,从临床症状和体征上有很多支持点,因此要高度警惕。(3)其他肠道病变:如结肠息肉,好发于中老年人,小息肉通常没有症状,大的结肠息肉容易出血,可以表现为间断便血或便潜血阳性,行结肠镜检查即可以明确,并可以做内镜下息肉切除治疗,预防肿瘤的发生。另一可能病变为胃肠道间质肿瘤,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低,病变多位于小肠,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少见原因,需要通过超声内镜、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该患者病史较短,但有相关症状,应考虑到这些病变的可能性。故本病例高度怀疑结肠病变,特别是位于右半结肠的病变。根据以上分析,内镜检查应作为病因诊断首选的检查方法。本病例若没有查体的提示,针对贫血、黑便等症状通常要首先进行胃镜除外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等可以导致消化道慢性失血的常见上消化道病变,然后行结肠镜进一步明确结肠情况,如无异常发现再进一步行小肠造影、小肠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同时行相关血液学检查,如肿瘤标志物等。各种影像学检查也可以帮助病因和病情的判断。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x****o 实名认证

十二指肠的肿瘤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