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肾脏浆细胞瘤
发布人:
梁伟楠内科-肾病内科 主治医师
更新时间:2023-08-01 14:22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33岁,在职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孤立性肾脏浆细胞瘤
【治疗方案】行全麻下腹腔镜右肾根治性切除术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平稳
【病案重点】孤立性肾脏浆细胞瘤
【病案介绍】
主诉
右肾占位性病变1个月
现病史
入院前1月患者右侧腹部偶有轻微疼痛不适,可耐受,疼痛呈阵发性,可自行缓解。未经任何诊治,今因腹痛不缓解前来我院就诊。病程中患者无咳嗽、咳痰,无心悸、气短,无呼吸困难,无腹胀、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患病以来,睡眠不良,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平素身体健康状况较好,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胆囊炎等病史,无传染病史,否认结核接触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无输血史,无外伤或手术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查体
T:36.4℃,P:80次/分,R:20次/分,BP:110/90mmHg
查体:一般状态良好,自动体位,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律整,无杂音。专科情况:右腰部未触及肿物,右肾触诊不清,肾区无叩击痛。
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无异常。B超示右肾中下极见3.3cm*4.1cm低回声占位,边界较清楚,内部可见散在血流信号。
增强CT提示右肾中下极背侧占位,肿物类圆形,直径3.8cm*4.0cm。平扫密度较均匀,CT值29HU,增强后可见轻度均匀强化,CT值48HU。肾门处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右肾占位性病变,肾细胞癌可能?
诊断依据
1. 女性,右肾占位性病变1个月。
2. 查体:右腰部未触及肿物,右肾触诊不清,肾区无叩击痛。
3. 辅助检查:B超示右肾中下极见3.3cm*4.1cm低回声占位,边界较清楚,内部可见散在血流信号。增强CT提示右肾中下极背侧占位,肿物类圆形,直径3.8cm*4.0cm。平扫密度较均匀,CT值29HU,增强后可见轻度均匀强化,CT值48HU。
鉴别诊断
①肿瘤病灶经病理诊断为浆细胞瘤,有或无区域淋巴结受累;
②临床及影像学上无骨髓破坏或侵犯的证据;
③血清免疫蛋白电泳、尿本周蛋白测定阴性、骨髓穿刺未见骨髓瘤细胞骨髓浆细胞数
诊治经过
入院后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各项术前检查,行全麻下腹腔镜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肿物直径4cm左右,似有完整包膜,瘤体部分突出于肾包膜外。肿瘤切面颜色灰黄及灰褐色,实性,质地较脆,未见瘤体内部坏死灶或周边卫星病灶。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1周出院。术后查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尿本周蛋白(-)。骨扫描未见异常,骨髓穿刺提示骨髓增生活跃,涂片未见恶性细胞,浆细胞比例2%。病理检查显示:肿瘤细胞形态与浆细胞相似,胞质丰富,胞核多为卵圆形,偶见核分裂,部分胞核内可见核仁。免疫组化:CD138(+),CD38(+),AE1/AE3(-)。病变符合浆细胞瘤伴坏死,累及肾被膜,未侵及肾盂输尿管及血管断端未见病变(图1)。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
图1:肿瘤细胞形态图
诊断结果
孤立性肾脏浆细胞瘤
【分析总结】
浆细胞来源恶性肿瘤,包括浆母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孤立性骨浆细胞瘤和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plasmacytomaEMP)。糖外架细胞瘤又称为原发性软组织浆细胞瘤,来源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软组织中的浆细胞成分,其组织起源为B淋巴细胞,是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病变中较为罕见的一种,占所有浆细胞肿瘤的2%左右。浆细胞是一种高度成熟的B淋巴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浆细胞肿瘤是由未成熟B细胞向浆母细胞转化过程中形成的病理性浆母细胞演变而成。EMP的发病率约3/100000,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倍,中位发病年龄55岁,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位年龄相比年轻10岁,其中位生存期为7年。肿瘤好发部位为头颈部,约占总病例数的70%,如鼻旁窦、鼻腔、鼻咽部等,也可发生于肝、脾、胰腺、胃肠道、胸腹膜等。也可发生于泌尿系各部位,如肾周间隙、尿道、输尿管、膀胱等,发生于肾脏者极罕见。在肿瘤遗传学角度上,随外浆细胞瘤与多发性骨髓瘤有一定相似性。多发性骨髓瘤遗传学变化包括染色体变异、癌基因改变及黏附因子表达差异等。约20%~40%的多发性骨髓痕者存在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异常,常见有多倍体和染色体丢失,以及异位、缺失和突变。髓外浆细胞瘤与多发性骨髓瘤有相似的染色体异常,包括DNA拷贝数增加呈多倍体、非整倍体和1号染色三体等,提示EMP可能是MM的早期表现。
临床表现:髓外浆细胞瘤无任何症状,仅在查体时可见占位性病变,或根据肿瘤所在不同部位及大小而出现出血、梗阻、疼痛等症状,另有极少病例出现肿瘤外表现如髓外造血功能等。诊断上主要依靠CT或MR,如在增强CT上表现为可增强的占位性病变,一般增强后密度较均匀,少数肿块内部出现继发改变,如出血坏死,点状钙化等。由于肿瘤在影像检查上无特异性表现,因此最后确诊常常依靠术后病理。本例肿瘤原发于右肾,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B超表现为中低回声病变,边界清楚。增强CT提示密度较均匀一致的占位性病变。
病理特点:EMP病理学分类上被归入非何杰金淋巴瘤(NHL)范围内。2001年WHO将浆细胞肿瘤分为浆细胞骨髓瘤和浆细胞瘤两个亚型,其中浆细胞瘤又可分为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SPB)和髓外浆细胞瘤(EMP)两个变异型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病理学上可将髓外浆细胞瘤分为3级:1级分化较好,细胞形态接近正常浆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偶见病理性核分裂像。2级细胞异型性明显,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3级肿瘤细胞似浆母细胞,胞核巨大,核分裂像多见,有明显中位核仁,胞质少,可见多核或多核巨瘤细胞。本例患者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提示CD38及CD138均为阳性,AE1/AE3(-)。CD38主要表达在浆细胞,可用于浆细胞瘤的诊断,CD138阳性则被认为是浆细胞来源肿瘤最特异的诊断指标AE1/AE3是来源于上皮细胞的角蛋白,AE1/AE3(-)除外该肿痛来源于上皮细胞。
治疗及预后:髓外浆细胞瘤临床可分为3期:期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期已累及局部淋巴结;Ⅲ期出现多处转移病灶。由于髓外浆细胞瘤对放射治疗较为敏感,通常对于期或部分期肿瘤的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为主。如肿瘤范围局限并可彻底切除,但多数髓外浆细胞瘤发生于软组织中,界线不清,难以彻底切除。文献报告,肾脏孤立性浆细胞瘤行肾切除后,肿瘤于切口复发及原位复发因此认为即使手术切缘干净,术野无肿瘤残留,仍然可以辅助术后放射治疗。局部照射剂量>40Gy时局部肿瘤控制率可在90%以上,而剂量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