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34岁,农民
【发病原因】腹壁瘘管
【临床诊断】1.阑尾切除术后,2.腹壁瘘管形成
【治疗方案】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探查,瘘管内口距皮肤3.5cm,与盲肠相连,行瘘管切除,见盲肠外侧一直径0.3cm破口,予单纯缝合,荷包包埋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腹壁瘘管误诊为线结排斥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引流管口反复破溃、流脓3年。
血常规示:白细胞:5.5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56.40%,淋巴细胞比率35.80%,中性粒细胞数3.14*10^9/L,淋巴细胞数1.99*10^9/L。B超示:阑尾切口下及引流管口下均可见一大小2.1*1.3cm低无回声区,形态不规整,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1.患者中年男性,慢性病程;
2.3年前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拆线后3天切口出现一长约0.5cm破溃,少量脓性渗出,切口换药清除数根缝线,后切口、引流管口反复破溃、流脓,间断排出线结数根,间断换药;
3.右下腹可见一长约5cm切口,瘢痕愈合。距切口外侧3cm腹壁处可见一引流管口,微红肿胀,压痛,无波动感,挤压可见少量淡黄色脓液溢出,无恶臭;
4.B超示:右下腹切口下及引流管口下异常回声。
1.腹壁结核:多继发于肺部结核,出现夜间盗汗,午后发热,消瘦,乏力,食欲下降, 脓液呈豆渣样,培养出分枝杆菌可以明确诊断。本例患者挤压可见少量淡黄色脓液溢出,符合大肠杆菌及混合菌感染。
2.结肠癌转移: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压痛,进行性增大,换药治疗不能缓解,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本例患者反复发作局部肿胀、流脓,换药后切口可以愈合,间隔一段时间复又破溃可以鉴别。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考虑大肠杆菌及混合菌感染,予头孢他啶2.0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毫升静点日二次。各项检查结果回报无手术禁忌,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探查,瘘管内口距皮肤3.5cm,与盲肠相连,行瘘管切除,见盲肠外侧一直径0.3cm破口,予单纯缝合,荷包包埋。术后换药,14天痊愈出院。
1.阑尾切除术后,2.腹壁瘘管形成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版权所有:珠海横琴杏林普康综合门诊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全部评论
术前做一个下消化道造影检查不是更明确一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