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0
0
收藏
分享

胃癌术后化疗

发布人:

王晓肿瘤科-肿瘤综合科 主治医师

更新时间:2019-11-02 16:17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45岁,工人

【病案介绍】

主诉

胃癌术后4年,化疗后2周。

现病史

患者于3年前因“上腹部疼痛7年,加重5天”就诊于当地医院,2014年7月19日行胃镜检查示:胃角见不规则溃场,表面不平,周围粘膜呈结节样改变,考虑胃CA。7月21日活检病理示:胃腺癌。于7月28日至上级医院行根治性远端次全切除术。术中探查示:窦小弯侧,大小5cm×4cmX4cm,浸透胃壁全层。7月31日术后病理示:胃(小弯侧)溃疡型低分化腺癌,肿物大小:4×3×1cm,癌侵及胃壁全层:标本两端切缘未见癌:小弯侧淋巴结(5/10)查见转移癌:大弯侧淋巴结(0/2)未查见转移:网與组织未见船。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CK7(+),Her2(1+), Vimentin(-)(病理号:1421657)。于8月21日、9月12日、10月17日、11月12日、12月23日、2015年1月15日给予PF方案全身化疗6周期:替加氟1.0d2-6+亚叶酸钙0.2d2-6+奥沙利铂200mgd1,胃通反应3度,对症处理后改善。于2016年11月8日出现左下肢疼痛,11月16日在当地医院行关节MRI检查示:“脊柱、骨盆及左股骨近端多发骨质异常信号影,考虑多发转移瘤或骨髓痛:双髖关节少量积液”。11月17日ECT检查示:“滑、管、柱多个椎体、双侧多根肋骨、左侧髂骨、双侧骶髂关节、双侧坐骨及左侧股滑多发点状团状异常核素浓聚灶,考虑骨转移瘤”。于11月19日给予唑来酸改善骨代谢治疗,3-4周/次。11月23日给子TP方案全身化疗1周期:多西他赛120mgd1+顺铂40mgdl-3,无明显化疗反应,现患者为求进一步化疗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智清,精神科,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

否认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否认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

T:36.2℃,P:64次/分,R:18次/分,BP:112/74mmHg
T:36.2℃ ,P:64次/分,R:18次/分,BP:112/74/mmhg。中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可,自主**,査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现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存在。耳鼻未见异常。口唇无紫绀,咽部无充血,两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9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上腹部可见一长约13厘米手术疤痕,愈合良好。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未触及包块,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直肠及外生殖器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浮肿,膝腱及跟腱反射存在,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脑膜**征阴性。

辅助检查

2014-07-31 术后病理 胃(小弯侧)溃疡型低分化腺癌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胃癌根治切除术后化疗后并多发骨转移化疗后(IV期)

鉴别诊断

该患者术后病理示:胃溃疡性腺癌,根据其临床表现、活检病理、治疗经过,认为其诊断明确,无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排除化疗禁忌症,给予2周期TP方案全身化疗:多西他赛120mgd1+顺铂40mgdl-3,出现2度胃肠道反应,给予帕洛诺司琼止吐治疗,好转出院。

诊断结果

胃癌根治切除术后化疗后并多发骨转移化疗后(IV期)

【分析总结】


该患者诊断明确,系胃溃疡性腺癌,已行根治切除手术,肿瘤浸润深度达全层,多枚淋巴结转移,分期属于中晚期,具有术后辅助放化疗指征,患者术后给予一线化疗方案PF方案全身化疗6周期,但效果欠佳,病情逐渐进展,出现多发骨转移,遂改二线TP方案全身化疗,同时给予唑来膦酸改善骨代谢,防止骨破坏事件发生。化疗期间,多喝水,清淡饮食。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