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4
0
收藏
分享

1例96岁高血糖高渗患者救治成功病例分享

发布人:

w****0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3-07-22 15:03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96岁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女性,96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7年,精神萎靡、纳差、恶心、呕吐、乏力6天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17年前因空腹血糖达15mmol/L而诊断为2型糖尿病。病程中先后用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等降糖药物治疗。入院前患者服用格列吡嗪5mgtid,空腹血糖在8~1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波动于15~16mmol/L之间。患者于入院前6天晨起出现头晕、乏力,伴有纳差、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及胃液。无腹痛、腹泻。入院前4天查空腹血糖11mmol/L,血电解质正常。此后数天患者每天进食量少,饮水约250ml,尿量约每天1000ml.4天后因患者出现嗜睡,遂至我院急诊,查T36.8℃,P108次/分,BP150/90mmHg,血糖27.9mmol/L,血钠140mmol/L,血钾3.14mmol/L,尿素氮12.4mmol/L,尿常规示酮体(-),尿糖(4+),血pH7.46.以"2型糖尿病,糖尿病高渗状态"收入我科重症监护病房。

既往史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40余年,有房颤史6年余。2001年接受过直肠癌Mile's术,并造瘘。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入院后最初12小时内予以生理盐水(NS)1500ml,静脉补钾3g,补液速度维持于30滴/分。每小时监测床边血糖。患者12小时尿量为1560ml.因患者血钾偏低(3.14mmol/L),暂未应用胰岛素。此后24小时共静脉输入NS1000ml,5%糖盐水(GS)2000ml,并继续补钾6g.待血钾>3.3mmol/L后,给予短效胰岛素R3U/h静脉微泵输入,患者当日24h尿量为2200ml.同时予以头孢曲松(罗氏芬)抗感染。为保证补液通畅,给予深静脉置管。后又放置胃管,予以安素200mlq6h肠内营养和清水200mlq6h胃管内注入,逐步减少静脉补液量。患者渗透压逐步下降,神志转清。在纠正脱水,且患者能少量进食后,将静脉胰岛素改为中效胰岛素N6Uq12h皮下注射以控制血糖。根据床边血糖检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患者血糖逐日稳步下降,遂将中效胰岛素减为4Uq12h皮下注射。入院1周后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6~8mmol/L,故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格列喹酮30mgbid.出院时患者空腹血糖维持于6mmol/L.

【其他】


【入院体检】
T、P同前,BP155/110mmHg嗜睡,脱水貌,皮肤、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颈静脉无充盈,两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扩大,心律120次/分,房颤律。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双侧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讨论】
对病情的基本判断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HHS这一名称与以前一直沿用的"糖尿病高渗昏迷"和"糖尿病非酮症综合征"略有不同,因为患者在出现高血糖、高渗时可不伴有昏迷,而有些HHS患者也可合并轻到中度的酮症。HHS诊断标准包括血糖显著升高,血浆有效渗透压大于320mOsm/kg.H2O,动脉血pH>7.3,不伴或伴有轻度的酮症。该患者入院时血糖27.9mmol/L,血浆有效渗透压326.56mOsm/kg.H2O,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诊断明确。HHS的死亡率达10%~50%,远高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HHS的死亡率与年龄成正相关。有人报告,年龄超过80岁的患者,死亡率可高达50%.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是死亡率的唯一有效预测因子。由于HHS的患者往往合并其他疾病,其真正死亡率仍然难以估算。本例是一96岁的高龄女性,且合并高血压、房颤、直肠癌等多种基础病变,病情极其危重。HHS的起病较缓慢,就诊时患者血浆有效渗透压往往显著升高。该患者实际上在入院前6天就已经起病,表现为纳差、恶心、呕吐,且每日进水量少。入院时患者呈嗜睡状态,脱水貌,皮肤黏膜干燥,眼球凹陷,窦速,血常规示红细胞压积升高,血肌酐、尿素氮均偏高,这均提示容量不足。患者的神志改变首先考虑由糖尿病高渗状态引起。
【对血常规的解释】
感染是HHS最主要的诱因,近20%~55%的HHS患者以此为首发表现,尤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常见。此外任何应激状态,如心血管事件、急性心梗、外伤、用药不当等都是易患因素。从该患者病程看,未发现明确诱因。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偏高,这可能同应激和脱水使白细胞计数相对升高有关。但考虑感染是HHS最常见的诱因,并且许多患者即使存在严重感染,也可能表现为体温正常甚至低体温。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血管收缩、相对胰岛素缺乏导致产热能力降低、脱水导致周围循环不佳,以及某些老人的发热中枢不敏感。鉴于此,虽然患者入院时体温正常,但仍有可能存在隐匿感染,所以我们在未得到细菌培养报告的情况下,仍经验性运用广谱抗生素。对血电解质变化的分析高血糖是导致高渗性低钠血症的重要原因。随着血糖的升高,水从细胞内液进入细胞外液,使血钠呈稀释性下降。为更确切地了解患者体内脱水程度应计算校正后的血钠值:血糖超过5.6mmol/L时,血糖每升高5.6mmol/L,血钠下降1.6mmol/L.校正后的血钠如果超过140mmol/L,则提示存在严重脱水。由于患者的血糖接近28mmol/L,虽然测得的血钠为140mmol/L,但其校正后的血钠为146.3mmol/L.这一方面提示患者脱水严重,更可从中推断当血糖降低后,患者的血钠可能会进一步升高。患者此后的血钠变化也证实了这一推测,其最高测值为146mmol/L.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大量电解质随着尿液丢失。然而在起病之初,患者血钾可能正常甚至偏高。这是由于高渗、酸中毒、胰岛素不足使血钾随着水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如果患者在高血糖时反而表现为低血钾,则往往提示严重失钾。该患者入院时血钾为3.17mmol/L,虽血糖较高,但考虑到应用胰岛素后血钾会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血钾可能进一步降低,因此在严密监测血糖的情况下,我们在入院的最初12小时内未给予胰岛素,仅予以补液、补钾治疗,直至血钾纠正至3.3mmol/L以上时才开始应用胰岛素。
【如何补液?】
HHS患者一旦诊断确立后应立即补液。一般情况下HHS患者的治疗首先是给予生理盐水,补液的速度和液体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脱水程度、有效渗透压来谨慎决定。一般对于心功能正常的患者第一小时内静脉输入1000~2000ml液体,以后根据患者的反应、血压、尿量等以每小时1000ml的速度输入液体。但是这样的补液速度显然不完全适用于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稍快的补液就可诱发严重心衰。然而,如补液不足就又不能纠正患者的高渗状态,亦将导致病情的恶化。该患者96岁高龄,有房颤、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都提示存在严重脱水。为解决这对矛盾,我们给予其深静脉置管与鼻饲管。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条件往往较差,有时甚至无法加快滴速,深静脉置管保证了静脉补液的通畅,并且颈静脉置管可直接监测中心静脉压,保证补液速度的同时可密切监测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在没有条件监测中心静脉压时可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如肺部罗音、血压、心律改变、颈静脉怒张等体征来判断患者心功能状况。口服补液是相对安全的补液措施,对于神志清醒的HHS患者首先应鼓励多饮水。而对于那些神志模糊的患者口服则有引起误吸的风险,此时鼻饲管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患者也许正得益于鼻饲管的液体补充,即减少了静脉补液量,也保证了水分的摄入,没有发生心衰。在高渗纠正后通过鼻饲管早期肠内营养,更利于病情恢复。
【如何降糖?】
出于对低血钾的担心,该患者入院后12小时内一直未予以胰岛素治疗。所幸的是,在采用单纯补液后,患者的血糖由27.9mmol/L下降至14.4mmol/L.这可能与HHS不同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理生理特点有关。当患者血钾高于3.3mmol/L后,我们即给予短效胰岛素3U/h静脉泵入,进一步控制血糖。患者在高血糖高渗状态得到纠正后,开始进食,但无固定时间,且每次量较少。为平稳控制血糖、避免低血糖,我们采用了每12小时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方法,以提供一个平稳的胰岛素基础量。经过这样的治疗后,患者的血糖保持稳定,并最后改用口服降糖药格列喹酮,平稳出院。通过对这一96岁高血糖、高渗患者的抢救,我们再次深刻体会到从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入手,仔细分析每一个检查结果,严密观察病情,在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做出恰当的医疗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只是个例经验,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对我们的有些治疗措施,尤其是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同行提出批评,以进一步提高抢救糖尿病重危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的水平。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1****3 新手达人

楼主理论基础扎实,佩服!

x****i 新手达人

楼主理论基础扎实,佩服!最主要的是患者病情轻,患者才能恢复健康,我今天接诊一例高血糖高渗的患者,静推30单位胰岛素,短时间内(三小时)点滴60单位胰岛素,3小时补液4000毫升患者血糖还是31.9mmol/L,患者入院血压为0,抢救1.5小时才有血压。惊险啊

z****9 新手达人

看看!!!

卢淑云 内分泌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