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1
0
收藏
分享

腹股股斜疝嵌顿、肠坏死、肠梗阻

发布人:

曾宪付外科-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更新时间:2018-09-13 00:08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60岁

【病案介绍】

主诉

女性,60岁
腹痛伴恶心呕吐5天。

现病史

患者于近5天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当地卫生院治疗后未见好转,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腹痛”收入我科住院治疗。入院症见:腹部疼痛,全身汗出,头昏,倦怠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便未解,小便可。自发病以来神清,精神欠佳,无明显咳嗽,无意识丧失,二便失禁及四肢抽搐等,无明显体重下降。

既往史

既往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

查体

T:36.8℃,P:65次/分,R:19次/分,BP:100/70mmHg
/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发育正常,形体偏瘦,扶入病房,查体合作。急性病容,表情痛苦,面色无华。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伸舌居中,巩膜及皮肤黏膜无黄染及明显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明显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HR65bpm,律齐。腹软,剑突下、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击痛(±),Murphy征(±),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双侧肾区压痛、叩击痛(-)。四肢肌力、肌张力可,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胸腹联透示:肠梗阻。解质二号:钾 2.90 mmol/L ↓, 磷 0.88 mmol/L ↓, 氯 95.00 mmol/L ↓, 钠 130.0 mmol/L ↓, 血清铁 5.9 umol/L ↓; 肝功能一号:胆红素 22.30 umol/L ↑, 直接胆红素 7.4 umol/L ↑; 甲免全套: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1.95 pmol/l ↓; 肾功能一号:胱抑素C 0.49 mg/L ↓; 心肌酶谱一号:羟丁酸脱氢酶 230.0 U/L ↑; 血细胞分析(三分类):淋巴细胞百分比 14.94 % ↓, 淋巴细胞计数 1.12 X10^9/L ↓,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0.14 % ↓,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16.24 fL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7.14 % ↑; 血脂一号:高密度脂蛋白-ch 1.67 mmol/L ↑; 肿瘤标志物全套(女):糖类抗原125 69.590 u/ml ↑。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肠梗阻。2、冠心病

鉴别诊断

腹股沟区包块:临床表现:包块持续存在于腹股沟区,平卧休息时不能消失,B超可辅助诊断。

诊治经过

在连硬外麻醉下行“左侧腹股沟股疝修补术+ 剖腹探查术+肠坏死切除吻合术”,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沿左侧耻骨结节至左侧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上方2cm连线上,做一长约6cm斜切口,手术顺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等至腹股沟管。将剪开的腹外斜肌腱膜向外侧分离至腹股沟韧带返折处,向内分离至联合肌腱。术中见疝囊位于腹股沟韧带外侧方,提起疝囊并切开,见疝内容物内肠管,呈暗褐色,伴大量渗液;疝囊壁与肠管粘连严重,无法钝性分离。向上扩大创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横机、腹内斜肌及腹膜,扩大疝囊内环口,将疝内容物还纳腹腔;肠钳钳夹坏死肠管两端,切除坏死肠管,结扎肠系膜血管;碘伏消毒残端后以1号丝线吻合肠管;清洗腹腔内血性液体;检查无活动性出血,留置引流管后缝合腹膜及腹壁肌层;将疝囊剥离到颈部,在颈部做高位贯穿缝合结扎疝囊。在距缝合处约0.5cm处剪去多余的疝囊壁。裁剪合适的网片,缝合于腹股沟返折处、耻骨梳韧带与联合肌腱上,缝合满意。充分止血,顺次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顺次缝合手术切口,术中出血约100ml,清点器械、敷料等无误,顺次逢合手术切口。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未输血。术后病人安返病房。

诊断结果

1、左侧腹股股斜疝嵌顿;2、肠坏死;3、肠梗阻;4、弥漫性腹膜炎;5、电解质紊乱;6、低蛋白血症。

【分析总结】


患者未诉特殊不适,一般情况可。体检:生命体征稳定,心肺功能未见异常,手术切口无红肿、渗液、敷料干燥。患者现一般情况良好,现应注意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可进食少量流质食物,少食多餐。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唐杰 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

肠坏死还放补片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