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史】患者家族史无特殊,
【讨论】我们对病例1、病例3行皮肤病理组织活检示表皮角化增厚,**延长,PAS及银染可见角质层出芽的真菌孢子(图2略)。三例患者真菌直接镜检(美兰染色)均查见真菌孢子(图3略)。痂壳在含菜籽油的培养基上培养均长出酵母样菌落(图4略)。挑出部分菌落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圆形、椭圆形真菌包子。三株菌落均鉴定为马拉色菌。我们采用Sugita教授的方法分别从病例1、3的石蜡组织以及病例2的痂壳中提取了DNA,并用马拉色菌属引物、球形马拉色菌及限制马拉色菌种引物对DNA产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三例DNA均检测出球形马拉色菌,第二例DNA检测出限制马拉色菌。
病例1经口服伊曲康唑(0.2g bid)以及外用聚维酮碘治疗16天(图4a略),病例2、病例3经口服伊曲康唑(0.2 bid)以及外用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外洗2%酮康唑洗剂治疗14天,皮疹好转(图4b,c略),直接镜检未见真菌。至文章发表之日三例患者均未复发。
三例患者均为青年女性,年龄16-21岁。三例患者均未曾罹患花斑糠疹或者脂溢性皮炎。这个年龄段的女性雌激素水平常较高,但三例患者的性激素相关检查均正常。乳腺彩超亦正常。我们并未发现报告病例与内分泌的关系。Terra-forme病及皮肤垢着病临床表现相似,其黑褐色斑块可轻易的用酒精去除。然而我们报道的病例患者尝试了用肥皂、香皂、酒精等均未将痂壳完全去除。马拉色菌感染相关的**角化过度症少见。马拉色菌属是一类嗜脂性酵母,是皮肤的常驻菌群之一。已有报道表明马拉色菌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花斑糠疹、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毛囊炎、特应性皮炎以及银屑病。Taizo等曾报道在融合性网状**瘤病患者的皮损中发现了马拉色菌,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0例融合性网状**瘤病,其中6例皮损中发现了马拉色菌。Taizo等提出假说,马拉色菌可能影响了角质形成细胞的正常生理性角化,导致了疾病的发生。本文报道的三例病例可能与融合性网状**瘤病有同样的异常角化。Boralevi曾报道2例马拉色菌相关的头颈部角化过度,其皮损中检测出了球形马拉色菌以及合轴马拉色菌。本文报道的三例患者中,病例1及病例3的皮损中检测出了球形马拉色菌,病例2的皮损中检测出了限制马拉色菌。这种差异是因为不同的人体部位还是人种地域差异尚未可知。
总之,我们在患者皮损中检测到了马拉色菌,抗真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推测马拉色菌可能在**角化中起了一定作用。虽然目前尚无法肯定马拉色菌是否是直接致病因素,但我们的经验表明,在**角化的病例中,治疗除了冷冻、维A酸类药物之外,抗真菌药物也可作为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
全部评论
在**角化的病例中,治疗除了冷冻、维A酸类药物之外,抗真菌药物也可作为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