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0
0
收藏
分享

鞍区原发卵黄囊瘤1例

发布人:

y****n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3-23 14:48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10岁

【病案介绍】

主诉

女,10岁
以“嗜睡1月余,头痛10天,视物模糊6天”为代主诉入院

现病史

1天前至当地医院查头颅MRI示:鞍窝占位。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查体

: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视力不配合,眼球运动不配合。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未引出,膝腱反射正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

辅助检查

MRI检查:平扫示鞍内及鞍上见类圆形短T1(图1)长T2(图2)信号,内信号欠均匀,DWI(b=1000s/mm2)可见不均匀稍高信号影(图3),中脑、桥脑及双侧丘脑受压见斑片状长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可见鞍区病变明显强化,信号稍欠均匀,病变大小约2.96 cm×3.31 cm×3.17 cm(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图4,5)。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鞍区生殖细胞瘤。

诊治经过

术中可见肿瘤位于鞍区,呈灰红色,边界清楚,质软,血供丰富。术后病理学肉眼所见:灰白灰红组织一堆,直径1.5 cm。镜下所见:瘤细胞形状不规则,呈柱形或靴钉样,胞浆淡染,核大呈空泡状,瘤细胞排列呈丝网状、花边样,瘤组织呈疏松空网状的结构(图6)。免疫组化结果:HCG(-),CK(+),AFP(+),CD30(-),Ki-67(60%+),GFAP(-),S-100(-),CD34(血管+),PLAP(-),CD117(+)。病理诊断:(鞍区)卵黄囊瘤。

【其他】


【讨论】卵黄囊瘤是一类可以产生甲胎蛋白的恶性生殖细胞瘤,又名胚窦瘤,儿童及青少年多发,在儿童以及青少年的恶性肿瘤中占3%~8%。卵黄囊瘤从胚外结构卵黄囊发生,通常在性腺部位(如卵巢和睾丸)发生常见,而在性腺外比较罕见,发生于生殖腺者占85%~90%,发生于性腺外者10%~15%。卵黄囊瘤发生于头颈部更为少见,可发生于鞍区,但发病率低,本例为发生在儿童鞍区的卵黄囊瘤,目前国内对鞍区卵黄囊瘤的报道比较少见。原发于颅内的卵黄囊瘤,其组织学起源通常是原始多能生殖细胞,从卵黄囊向生殖嵴的迁移过程中某些生殖细胞中途停留,并在某种**因素作用下,表现出生长及分化的能力,这些细胞继而向体腔组织或滋养叶细胞分化成为肿瘤的主体,从而在颅内形成肿物。卵黄囊瘤恶性程度较高,生长速度快,其MRI表现多不均匀,病变多呈短T1或长T1长T2信号,瘤内常合并囊变坏死,增强扫描时多呈不均匀的明显强化。本例卵黄囊瘤的MRI表现与其他部位的基本一致,只是肿瘤周围脑实质受压可见斑片状长T2信号,发生于鞍上者由于少见易误诊。鉴别诊断:①畸胎瘤:多表现为混杂长T1、长T2信号,常有完整的囊壁,内富含脂肪信号,可伴有瘤内强化结节。②颅咽管瘤:MRI信号混杂,以囊、实性成分为主,MRI信号混杂,增强后本质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呈壳状增强。③生殖细胞瘤:信号基本均匀,T1WI图像上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周围无水肿,易沿脑脊液和室管膜播散,坏死囊变少见。诊断时应予以鉴别。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