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1
0
收藏
分享

增强现实技术联合3-D打印技术行半椎体置换治疗椎体肿瘤一例

发布人:

q****4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4-09 14:13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66岁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男,66岁
因查体时发现右下腹部占位4d入院。

查体

检查右下腹部有一拳头大小包块,无下肢麻木及放射痛。

辅助检查

盆腔CT增强扫描显示,脊柱腰骶部右侧旁盆腔内见一8.9CM×7.8CM×7.6CM大小的不均匀明显强化肿块,相邻L5、S1椎体骨质破坏,破坏骨质边缘呈压迹状轻度硬化,肿块推压对应右侧输尿管前移,右肾盂轻度扩张积水;CT血管造影显示,右侧髂总、髂外、髂内动静脉均被肿块推压向外前方移位,右髂内、外静脉受压明显变细;腰骶尾椎MRI显示,肿块呈稍长T1、长T2混杂信号,弥散加权像呈不均匀高信号,肿块部分内侧缘与L5、S1椎间孔关系密切。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行病理检查考虑为神经鞘膜瘤。术前利用Mimics软件处理CT扫描数据,模拟手术切除肿瘤,并设计L5、S1椎体模型,然后将椎体模型数据导入3-D金属打印机,采用钛合金(Ti6AL4V)按照1∶1比例打印实体椎体。见图1。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全麻后,患者先取截石位,在膀胱镜下行右侧输尿管置管术以保护输尿管;再更换为仰卧位,右臀部垫高,术者佩戴导入了术前重建AR影像的Hololens眼镜后手术。取右下腹倒“八”字切口,长约15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腹横肌,保护并向左侧推开腹膜,显露肿物,利用Hololens眼镜所虚拟的图像与现实相叠加,精准定位肿瘤和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显示肿物呈卵圆形,大小约11CM×9CM×6CM,质硬,表面光滑,与周围软组织及L5、S1椎体右侧粘连明显,髂内动脉、髂外动脉、髂静脉及右侧输尿管受推压并移位;仔细分离肿物,结扎并切断肿瘤供血动静脉,保护并牵开髂内动脉、髂外动脉、髂静脉及右侧输尿管,见肿瘤蒂位于右侧L5神经根鞘膜,仔细分离并保护正常的L5神经根,清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以咬骨钳及刮匙去除瘤体至正常骨质,检查术区并仔细止血,安装术前打印的钛合金椎体,拧入数枚锁定螺钉固定。 结果 本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45min,术中出血量约1200mL。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腹膜后脊柱旁)神经鞘瘤,细胞生长活跃,体积11CM×9CM×6CM。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S-100(+)、CD34(–)、SMA(–)、Des(–)、CD117(–)、Ki-67(–)、CK(–)、CD99(+)、NF(–)。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5分降至2分;X线片及CT复查示钛金属椎体呈部分骨性融合,位置良好,无断裂、脱出,椎体无塌陷。见图2。

【其他】


【讨论】 3-D打印技术应用 脊柱原发骨肿瘤相对少见,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但由于脊柱特殊的解剖结构,传统手术方式难以彻底切除瘤体。为最大程度暴露并切除肿瘤,减少周围血管、神经及脏器损伤,手术方案的选择尤为关键。本例患者术前CT血管造影检查示右侧髂总、髂外、髂内动静脉均被肿块推压向外前方移位,进一步通过三维重建模型明确了肿瘤与重要神经、血管的毗邻关系,并模拟手术切除肿瘤,以指导临床实际操作,有效避免了重要结构的损伤。另外肿瘤切除后,无匹配的假体,通过3-D打印制备个性化腰椎假体行半椎体置换,达到完美匹配。 AR技术应用 我院应用的AR技术是基于三维自动化骨重建技术算法的自动化三维建模技术,根据影像数据进行边缘检测,获取模型表面的三维坐标,采用表面搜索算法提取表面特征点,用三角形法生成表面三维网格模型,渲染生成三维模型。重建的软组织可透明化,术中术者能明确骨周围软组织情况。将该系统用于脊柱肿瘤手术过程中,转变了传统的充分暴露肿瘤及周围组织,直接将肿瘤及周围组织的三维解剖叠加于手术视野上。利用特制的AR眼镜作为跟踪工具和***屏幕,将术前分割、规划的手术方案和术中肿瘤信息叠加至现实手术场景中,解决了传统手术***系统中***信息与手术场景相分离的问题,使手术过程更简便、直观,缩短了手术时间,既能高效、准确地分离肿瘤,又能保护周围重要血管、神经及脏器。但AR技术的虚实空间配准交互融合、三维图像配准、视觉定位与跟踪、路径规划等关键技术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发。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l****n 新手达人

学习啦,**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