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0
0
收藏
分享

应用Ilizarov技术双向骨搬移治疗胫骨造釉细胞瘤1例

发布人:

q****6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7-12-09 15:04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14岁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女,14岁

现病史

6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小腿突发疼痛在外院诊治,以“右胫骨骨囊肿”为诊断行右胫骨中段病变刮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造釉细胞瘤。近2年来,患者自觉右小腿中段逐渐向前弯曲伴轻微疼痛,于2014年7月17日来我院就诊。

查体

右小腿中段前侧可见一长约9CM的弧行手术疤痕,胫骨中段向前弧形隆起,局部压痛,皮温正常,无浅表静脉怒张,同侧腹股沟淋巴结不肿大,小腿肌肉萎缩,右膝、踝关节活动正常,末梢循环好,右下肢较左下肢长2CM,无发热及消瘦。

辅助检查

右小腿等长CR片及CT扫描示右胫骨呈***样向前隆起,中段皮质增厚,病变周围骨质增生硬化,多个溶骨性透光区,骨质疏松,呈泡沫状,不整齐的分叶状,骨皮质膨胀变薄,骨干增粗变形,前侧骨皮质消失,无骨膜反应(见图1)。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于2014年7月18日采用椎管内麻醉,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上气囊止血带,因瘤段长17CM,为减少创伤,分别在瘤灶上下端作小切口,距瘤灶1CM的正常骨组织,用微创截骨器截骨,而后钝性分离中间游离的骨肿瘤,离体瘤段测量长19CM(瘤段17CM),并完整取出,而后安装Ilizarov外固定器,分别在存留胫骨上下段的适当部位横行截骨(见图2),松止血带,完善止血,冲洗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 术后13d(2014年8月1日)行胫骨远近端同时相向骨搬移,近端骨搬移1mm/d,分4次完成,0.25mm/次,胫骨远端生长较慢,远端骨搬移0.75mm/d,分3次完成,0.25mm/次。每10天左右复查X线片,了解骨搬移情况,术后骨搬移第117天,上下游离骨断端接触,骨搬移完成(见图3)。在骨搬移期间嘱患肢适当负重行走,以促进骨质形成。出院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搬移骨质矿化情况及患肢功能情况。 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2周拆线,切口一期愈合。术后骨搬移第117天,断端接触,骨搬移完成,19CM的胫骨缺损完全修复,在骨搬移的过程中,嘱患肢逐渐负重行走。术后瘤体标本分别送两处病检和一处病理会诊,病理报告均为造釉细胞瘤。术后随访2年,骨搬移骨质矿化良好,接近正常骨质(见图4),去除外固定器。患肢功能良好(见图5)。肿瘤无复发及转移。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