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0
0
收藏
分享

幼儿前囟区皮样囊肿1例

y****4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4-13 10:22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8个月

【病案介绍】

主诉

患儿男,8个月。
“家长发现头部包块8月余”入院。

现病史

患儿足月剖宫产,出生时发现额部一小包块,随着年龄增长成渐进性增大,包块偶有破溃,有浓性分泌物排出。头颅CT扫描:额部头皮下可见约3.3 cmx2.1 cm囊实性包块,边缘光滑,其内可见多囊状脂肪密度影,局部颅骨受压(图1),增强后包块内实性部分强化明显,脂肪成分未见强化(图2,3)。

查体

T:36.9°C,神志清楚,前额部可见一约直径约3 cm大小包块,质软无波动,压痛阳性。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头皮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大量脓性分泌物溢出,逐步用电刀分离皮下,见包块呈球样增生,质韧,边界清,与皮下及帽状腱膜粘连较紧,将包块完整切除送病理学检查(图4)。病理诊断:(头皮)皮样囊肿并感染。

【其他】


【讨论】 皮样囊肿好发于头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突起的缝隙以及躯干中心处。发生于婴幼儿的前囟门的皮肤囊肿较为少见,文献多以个案报道出现。由于前囟在1.5~2岁时闭合,故发生于2岁内前囟区的皮样囊肿临床表现与脑膜膨出相似,临床上易误诊。 在尚未闭合的前囟区生长出皮样囊肿系胚胎第3~5周,自神经沟分离的上皮异位在两个胚层之间而形成,为胚胎发育期遗留在身体组织内的外胚层组织发展而形成的囊肿,出生时即存在,但多在后期增大后才被发现。 本例出生后即被发现,可能系囊肿在胎儿时期生长较大所致。发生于前囟区的皮样囊肿,与皮肤无粘连,但与深部筋膜或骨组织粘连紧密,由于长期压迫,在前囟区邻近骨面上可形成压迹,本例颅骨及术中所见与专著描述一致。 术前CT增强检查对前囟区皮样囊肿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由于囊肿内含大量脂肪,包块密度不均,可有脂肪密度影,CT平扫时多呈高、低不均混杂密度,边界清楚,杨明等认为CT增强肿块多无强化。但其它文献表明表皮样囊肿无强化,而皮样囊肿可出现强化。本例病理结果为皮样囊肿,CT平扫下其内为混杂密度,含明显的脂肪和软组织成分,CT增强后软组织成分出现明显强化,脂肪成分无强化。此点可与表皮样囊肿鉴别。若皮样和表皮样囊肿均表现为脂肪密度,且包膜完整,边界清晰时,则CT鉴别困难。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