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0
0
收藏
分享

对侧面动脉蒂鼻唇沟岛状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6例

发布人:

w****3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4-18 11:56

关注

【病案介绍】

主诉

选取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例舌癌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53—72岁,平均56.7岁;原发灶部位均局限于舌侧缘,病变范围:(2.5 cm×2.0 cm)~(4.0 cm×3.0 cm)。 病例纳入标准:(1)50岁以上舌癌患者。(2)皮肤松弛,抓捏实验不引起严重牵拉。(3)不伴重大系统性疾病。(4)术前无头颈部肿瘤放化疗等治疗史。(5)患者依从性良好。
患者男,58岁
以“发现左舌肿物3月余”为主诉于2014—04—14入院。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病理活检结果为:左舌缘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诊治经过

6例患者均采用经患侧鼻气管插管全麻,行舌部原发灶扩大切除、同侧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以及对侧鼻唇沟皮瓣修复术。 1.2.1对侧鼻唇沟皮瓣制备 根据舌组织缺损大小及形态,沿面动脉走行为轴设计对侧鼻唇沟皮瓣。在健侧下颌下第一颈纹处做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分离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面动脉和面前静脉,仔细结扎面动脉或面前静脉入下颌下腺的分支,面动脉解剖至二腹肌后腹深面,面前静脉解剖至颈外静脉汇入处或颈内静脉汇入处。下颌骨骨面向上解剖面动脉及面前静脉,必要时配合使用显微镜分离,注意避免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分离至设计皮瓣下端。沿设计皮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内侧以上下唇动脉层面为界解剖分离,结扎上唇动脉及下唇动脉,外侧注意保护腮腺导管,深面可至颊脂垫上、表情肌下。皮瓣越靠近蒂部皮瓣的厚度应越厚,包含部分表情肌,解剖分离至血管蒂。皮瓣制备完成后暂置供区创面滋养。 1.2.2舌再造 原发灶切除及同侧颈淋巴清扫完毕后,将对侧鼻唇沟皮瓣修整后通过舌下肌间隙转移至患侧修复舌及口底缺损,将皮瓣远端与舌尖方向缝合,近端与舌根方向缝合。 1.2.3供区关闭 供区稍作潜行松解后直接无张力拉拢缝合,其间注意缝扎下颌下腺包膜,避免涎漏。 1.2.4术后处理 (1)密切观察皮瓣,头位尽量固定,避免过度牵拉静脉,不做加压包扎。(2)术后鼻饲流质2~3周,避免直接进食影响皮瓣成活。(3)每天口腔护理2次。 2.结果 本组采用对侧面动脉蒂鼻唇沟岛状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共6例,术中对侧面动脉蒂鼻唇沟岛状瓣到达修复位置均无张力。面积最小为8.0 cm×3.0 cm,最大为10.5 cm×4.5 cm。术后手术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供区与皮瓣未见感染、开裂,皮瓣无局部坏死,不伴面神经损伤表现。其中1例男性病例术后第8天出现对侧腮腺下极周围肿胀,有波动感,穿刺抽出淡红色清亮液体,考虑涎液外渗积聚,给予排除液体处理后局部加压,并口服阿托品抑制涎腺分泌,5 d后症状消失。术后根据切口愈合情况,约1个月后流质饮食。 手术边界取冰冻活检均未见癌,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1例72岁女性患者发现颈部淋巴结(5/14)转移,术后51 d开始接受放疗,剂量累计60 Gy。1例52岁男性患者发现颈部淋巴结(3/15)转移,术后36 d开始接受共60 Gy剂量放疗。其余患者未见淋巴结转移,术后未作放疗。 术后随访8—1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有严重并发症,也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等事件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时,再造舌外形满意,皮瓣颜色偏白,舌活动度良好,无明显偏斜现象,对侧面部供区稍凹陷,瘢痕在患者可接受范围内。术后半年复查时,皮瓣有一定的萎缩,舌形态较满意,活动度有改善,皮瓣颜色较前红润,患者语音、吞咽功能接近正常。对侧面部供区凹陷减轻,瘢痕较前明显变小、变浅。
2014—04—17全麻下行“左舌恶性肿物扩大切除术+功能性左颈淋巴清扫术+右侧面动脉蒂鼻唇沟瓣转移修复术”(图1),术中出血约250 mL,冰冻结果示切缘阴性,手术时间5 h 25 min。术后予抗炎消肿等对症处理。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