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女性,67岁
消瘦及情绪低落4个月
现病史
6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诊断为“脑梗塞”,治疗后生活不受限。4个月前,患者逐渐出现情绪低落,缺乏兴趣,认为自己没有用,感到悲观,常说自己“快要死了”,食欲下降,体重减轻10kg,乏力,不愿出门和活动,夜间常醒来且不能再入睡。
既往史
曾发现“低血钾”,经补钾治疗后恢复正常;有糖尿病史13年,长期使用胰岛素并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否认抑郁及躁狂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
患者退休后与丈夫一起生活,家庭和睦,不嗜烟酒;性格内向,多思虑,喜欢读书。
查体
体质指数(BMI)20kg/m2,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精神状态检查患者面部表情少,回避目光接触,语音低,语调平淡,定向力完整,记忆力无明显减退,对健康状况及自我评价低,对生活不抱希望,缺乏兴趣。承认情绪抑郁,但归因于身体原因。否认**想法,未引出幻觉和妄想。老年综合评估日常生活能力(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评估正常,无跌倒史,大便正常,无尿失禁。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8%。肝肾功能、电解质和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
脑血管病后抑郁,据统计临床几乎有70%的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过后的半年到一年内出现情绪的改变,精神的异常。抑郁占很大比例。抑郁症通常指的是情感性精神障碍里的抑郁,抑郁状态大多数用于描述神经症的一个症状。
诊断:糖尿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注意 抗抑郁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老年人尤其留守老人更应关注
老年患者要注意躯体方面的疾病,如该病人有糖尿病在用药方面要注意避免使用影响代谢系统的药物,药物剂量较成年人减半,苯二氮卓类药物艾司唑仑在睡眠改善后应及时停用。
抑郁症和抑郁状态不是一回事,抑郁状态可以是躯体疾病后的继发状态,如出车祸截肢的病人得知自己的状况后出现情绪低落,对将来丧失希望,甚至想死,如果病人能接受事实,进行康复训练,抑郁状态能改善,还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的都能出现抑郁状态,而抑郁症患者基本上是原发的,病程持续的时间较长,症状相对严重,必须依靠药物的治疗才能康复。
在药物控制症状的同时,心理疏导,积极的家庭支持系统与患者自身的积极心理自救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