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合并急性心梗及心衰一例
发布人:
s*********f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4-05-23 09:26
关注
【病案介绍】
主诉
男性,29岁
因反复胸痛3年,活动耐量下降1年
现病史
3年前,患者饮酒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剧烈疼痛,无其他部位放射痛,持续1~2小时后自行缓解。同年,患者被发现右肘部及左颈部皮下有无痛性结节(大小约为1×2cm)。当地医院血常规检查结果示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至40%,结节活检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性淋巴结炎,未予治疗。1个月后,患者饮酒后再次发生持续性心前区剧痛伴大汗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心电图示急性前侧壁心梗,心肌酶升高。
查体
患者血压96/60mmHg,心律72次/分,呼吸15次/分,体温36.7℃。自主**,未见皮下结节及皮疹,颈静脉充盈,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部闻及Ⅲ~Ⅳ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未闻及湿音,肝肋下4cm,质地中等,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血常规示白细胞4.2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56.4%,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5%(正常值0.5%~5%)。血生化检查示肾功能、心肌酶、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正常。抗核抗体(AN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为阴性。总胆红素水平为46.8μmol/L(正常值为5.1~22.2μmol/L),血浆IgE水平为75kU/L(正常值≤60kU/L),B型钠尿肽水平为554pg/ml(正常值《100pg/ml)。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ECHO示全心扩大(左房前后径58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3mm),心尖部室壁变薄且无运动,内膜回声增强,其余部位室壁运动度减低,LVEF为31%,二尖瓣和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计算机体层摄影冠脉造影(CTA)显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段管壁不规则(约50%~70%狭窄),回旋支近段细小,远段显示欠清,不除外重度狭窄,右冠状动脉无明确狭窄。胸部CT示右下肺少量胸腔积液,右肺中叶少许索条影,心影增大。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当地医院考虑患者可能为CSS累及冠状动脉导致的急性心梗,给予患者**(60mg口服,每日1次)和环磷酰胺(0.4g静脉注射,隔日1次),2周后逐渐减量,1年半后停药。患者住院期间曾经服用依那普利和倍他乐克,但出院后未坚持服药,平时日常活动未受限,并且无胸痛发作。1年前,患者出现活动耐量下降,平地行走即感喘憋,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少尿。心脏彩超(ECHO)检查示全心扩大,左室舒张末内径64mm,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35%]。予以强心利尿治疗后患者症状减轻。
【其他】
【既往史和个人史】
患者自幼鼻腔不通畅伴嗅觉减退。7年前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及咳痰,未接受系统诊治。否认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否认哮喘病史,无吸烟史,偶尔饮酒。
【诊治策略】
入我院后,因患者血沉和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正常,考虑为CSS稳定期,给予抗心衰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
【病理检查】
皮下结节活检结果示,血管周围纤维脂肪组织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有淋巴滤泡形成,小血管增生,部分血管壁增厚变性。
【诊治思维】
患者为年轻男性,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皮下结节活检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有肺部受累(慢性咳嗽和咳痰史),自幼鼻腔不通畅(考虑慢性鼻窦炎可能性大)。依据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诊断标准,患者的CSS诊断可成立。患者心前区剧烈压榨性疼痛持续半小时以上,伴心电图改变和心肌酶学升高,心梗诊断成立。然而,患者年龄仅为29岁且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等),应考虑急性心梗为CSS累及冠状动脉所致,而非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治疗CSS首选激素,重要脏器受累或激素治疗效果欠佳者必须加用免疫抑制剂。本例患者心功能不全症状十分突出,但心衰逐渐加重是出现在CSS稳定期,故心衰原因可能与患者未坚持抗心衰治疗相关。临床上引起急性心梗的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因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冠状动脉栓塞、血管炎、嗜铬细胞瘤、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肌桥和冠状动脉先天畸形等。本病例提示,无论是否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急性心梗,患者在发生心梗后均应该坚持冠心病二级预防和抗心衰治疗,特别是应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抑制左室重塑,否则会逐渐发生心脏扩大、心功能降低和心衰。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