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男,58岁
因间断呕血、黑便10个月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10个月前出现大量呕血、黑便,经止血治疗缓解。5个月前、1个月前又出现2次大量呕血及黑便,诊断为隐源性肝硬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分别2次给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此次患者出现呕血及黑便,伴有头晕、乏力遂再次入院。
既往史
自幼多食,肥胖,18岁开始柔道生涯3年,当时体重指数(BMI)37.8kg/m2,后从事铁路扳道3年。无肝炎病史,无饮酒及药物滥用史,15年前发现垂体瘤手术治愈。发现轻度糖尿病15年。脂肪肝及高甘油三酯血症15年。
查体
血压120/70mmHg。—般状态佳,体态肥胖,BMI28.48kg/m2,轻度贫血貌,无肝脏及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未见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末梢血白细胞2.4x109/L,红细胞2.70x1012/L,血红蛋白81g/L,血小板121x109/L。凝血酶原时间13.1秒,凝血酶原活动度67%。尿常规未见异常。大便潜血阳性。血清白蛋白34.9g/L,甘油三酯2.81mmol/L,胆固醇6.8mmol/L,空腹血糖7.39mmol/L,凝血象正常。血清抗-HBS阳性,抗-HCVIgG阴性。血清铜蓝蛋白、铜及铁含量正常;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及抗肝肾微粒体抗体均阴性。肝功能储备:ICG15分钟滞留率16.3%(正常值小于10%)。胃镜见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肝脏彩超所见:肝位置上界右侧第6肋间,右肋弓下0mm,右肝斜径161mm,门静脉主干内径13.4mm,肝实质回声粗密,分布欠均匀,管道系统欠清晰。脾厚径45mm,肋弓下0mm,脾长径136mm,超声提示肝实质弥漫性病变,脾肿大。肝CT平扫+三期增强提示:肝形态欠规整,表面欠光滑,各叶比例失调,肝裂增宽;食管末端及胃底黏膜下可见静脉迂曲扩张。
【其他】
【病例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肪高热量的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Ⅱ型糖尿病)。随着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行,近20年来NAFLD在亚洲的发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我国部分发达地区成人的NAFLD患病率高达15%。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缓慢,国外随访10~20年肝硬化发生率为0.6%~3%,而NASH患者10~1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15%~25%。
【诊疗经过】
临床考虑患者有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遂于入院第3d行胃镜检查见食管静脉重度曲张,给予套扎治疗。入院第5d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显示:绝大多数肝细胞呈气球样变,部分肝细胞脂肪变,窦周纤维化可见,门管区纤维化及桥接纤维化易见(图1,2)。临床诊断为NAFLC,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多稀磷脂酰胆碱、复方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保肝,奥曲肽降门静脉压治疗,共住院10d出院。出院嘱其避免高脂饮食、不易过饱、增加户外运动,口服复方灵丹胶囊抗肝纤维化治疗。患者出院接受随访5个月,目前自觉无何不适,再无消化道出血。
【讨论】
本例患者自幼肥胖多食,18岁时BMI高达37.8k/m2,15年前患者体检发现脂肪肝、过度肥胖、n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些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表现。本次入院后初步考虑患者有NAFLD和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脏体积增大,肝储备、血小板及凝血机制基本正常,因而进行了肝活组织检查。肝穿刺活组织Masson三色染色显示明显的门管区纤维化和桥状纤维化,窦周纤维化亦可见(图1),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绝大多数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Keratin18在气球样肝细胞明显减少(图2),提示肿大肝细胞存在明显的细胞骨架损伤,这一点符合NASH的病理特征。综合患者入院前10个月反复出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表现,以及本次的化验、影像学、胃镜检查及肝组织学的病理特征,该患者符合NAFLC、门脉高压症、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标准。鉴于本例患者的诊疗经验,作者认为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疑似非酒精脂肪性的可能,在患者肝脏形态学和出凝血机制许可的情况下,尽早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立诊断,在治疗方面建议患者低糖低脂的平衡饮食,进行中等量的有氧运动,合理控制体重,适当的中药(如复方灵丹胶囊)抗肝纤维化有利于纤维化降解,硬化肝脏结构重建,由此缓解门静脉高压症。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
这种病现在是越来越多了!
z****g: 维生素E和C有点效果
电脑族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