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史】
:患者,男19岁无其它病史
【影像涂片】
X线图像
【影像表现】
:骨盆、双侧股骨上段、双胫腓骨下段及足骨见纵行条纹状致密影,条纹之间骨质疏松。
【影像诊断】
:条纹状骨病(osteopathiastriata)
【诊断要点】
:双侧对称性纵行条绞状骨质密度增高X线象,四肢长骨干骺端为好发部位,骨皮质正常。
【讨论】
:纹状骨病是一种罕见的发育畸形,两侧对称性出现纵行条纹状骨质密度增高影为其特点,遗传及家族因素可能对此病有影响,Voorhoeve氏认为可能与软骨发育障碍及骨斑症有关。临床表现:患者无固定的临床表现,亦无骨骼方面的症状。据文献计载本病常见于10~15岁的男孩,本例则为女孩。实验室检查正常,一般均因其它疾病摄X线片而发现。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四肢管状骨为好发部位,为对称性病变,纵行条纹状致密影以干骺端最为明显,条纹之间的骨质可有疏松现象,条纹至骨干中部逐渐变淡而消失。条纹宽度、长度不尽一致,其长度与骨骼的生长速度有直接关系。髂骨受累时,髂翼部条纹状致密影呈扇形分布,椎体受累时,条纹粗而垂直,椎体边缘密度增高,骨骼受累时,表现为致密的斑点状影,大多数患者骨皮质正常。本病的主要X线表现:双侧对称性纵行条状骨密度增高X线象,四肢长骨干骺端为好发部位。鉴别诊断:本病应与石骨症、进行性骨干发育异常、骨斑点症、遗传性多发骨干硬化症等疾病鉴别。掌握各自疾病的主要特点不难区别。条纹骨病又称Voorhoeve病。本病首先由Voorhoeve(1924年)报告,1950年由Fairbank正式命名其为条纹骨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在临床上常无明显症状,多系偶然发现。某些病人有时可伴前额扩大等颅面畸形,还有的病人自觉关节附近不适。
【X线表现】
①与重力线或骨小梁平行的、规则的条纹致密影,由管状骨干骺区伸向骨干,骨纹之间即骨疏松区。条纹的长度,据观察可能与受累骨的生长速度有关。最长的条纹多见于股骨的远侧,或胫骨的远、近两侧。②髂骨的典型表现是致密的条纹由髋臼上区的髂骨体部呈放射状,伸向髂骨翼。③颅盖骨的病变仅为骨密度的升高,可为普遍性,亦可局限于前额、后枕或仅限于颅④椎体的病变可类似骨血管瘤。
全部评论